<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企業
              商城
              縣域
              讀報
              專題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泰安貫徹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激活消費市場,抓好文旅融合 項目為王,迸發內需活力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2022-08-03 10:20:27
              A+A-
              分享

                □ 本報記者 王洪濤 曹儒峰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7%,高于全省7.2個百分點,居全省第3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8%,居全省第1位;進出口總值增長42.6%,居全省第3位……日前,泰安市經濟半年報出爐,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增速均居全省前列。

                泰安市貫徹落實省“十大擴需求”行動計劃,把抓項目、穩投資、促消費作為穩增長的關鍵舉措,持續加大投資力度,“三駕馬車”穩中有進、持續發力。

                項目牽引,服務黃河重大國家戰略

                7月26日,位于東平縣彭集街道的兗礦泰安港新能源數字陸港產業園,機械轟鳴,堆場、集控綜合樓、碼頭作業區一派繁忙景象。

                俯瞰項目效果圖,煤炭“乘坐”火車由瓦日鐵路東平站轉園區鐵路專用線進入物流園,“兵分兩路”——進倉儲備或轉運換乘。進倉儲備的煤炭將被妥善安置在50萬噸儲煤設施內,轉運的煤炭則通過水、陸兩種渠道送往四面八方。

                這個總投資約40億元、年轉運量1620萬噸的項目,已作為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項目被列入省重大項目。“項目具備物流配送、應急儲備、配煤加工、煤炭交易四大功能,集散疏運能力居全省內河港口前列,建成后將成為重要的區域性能源集散中心,形成西煤東運、北煤南運的新通道。”東平縣委書記馬煥軍說。

                泰安占山東黃河流域面積達47.5%,全市83.2%的面積位于其中,是山東唯一一個黃河覆蓋所有縣市區的市。泰安市在擴大有效投資中緊緊抓住黃河重大國家戰略這個“牛鼻子”,緊扣環境問題整治、深度節水控水、生態保護修復、黃河長久安瀾、綠色低碳發展等重點領域,完善全市黃河重大國家戰略重點項目庫,以項目建設牽引黃河重大國家戰略走深走實。

                “我們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為立足新發展階段迎來的重大發展機遇,努力建設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泰安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濤說。目前泰安市謀劃實施了100個年度重點項目,總投資391億元,有28個項目入選省2022年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數量居全省第2位。

                一泓清水引來白鷺、黑天鵝等鳥類棲息,3000畝的蓄水面與其中的百畝松林小島有機融合,形成了水庫景觀公園、汶河濕地公園連片式生態長廊,這是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重點項目王家院水庫完工并蓄水后的景象。

                如今,王家院水庫已打造成一座集雨水利用、供水調水、旅游觀光于一體的水庫綜合體,構建起水生態長廊。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成功入選全國試點項目,策劃實施項目67個,子項目326個,完成投資154.42億元。

                作為黃河重大國家戰略重點工程,3月18日,“引黃入泰”項目開工。項目沿大汶河經東平縣、肥城市、岱岳區鋪設引水管道,新建引黃入湖進湖閘、東平湖取水閘。

                “項目全長80余公里,總投資約22.98億元,預計2023年底竣工。工程建成后將大幅提高城市供水保障能力、改善群眾生活質量,解決泰安市水資源短缺的局面。”泰安市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許偉說。

                8月2日上午,記者在泰安市岱道庵路街角公園看到,園內各種設施一應俱全,休憩、鍛煉的居民絡繹不絕。“以前帶娃不方便去遠點的公園玩,現在出了小區門就是公園,環境真不錯。”家住華新山水居的宋芳為提升改造后的街角公園點贊。

                城市更新是擴內需和促轉型的有效抓手。泰安市新建、改建街角公園19處,方便群眾共享城市綠色福利;打造智慧生態公廁45處,小切口提升城市生活品質;全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全域垃圾分類“泰安模式”成效顯著……“我們下足繡花功,牽頭泰城水環境‘一張網’建設、完善城市排澇體系等,打造讓百姓安心、舒心、暖心的美好城市。”泰安市城市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任軍說。

                深挖潛力,激活消費市場

                “第一次遇到這么大的購車優惠,這款19萬的車,能少繳8400多元的購置稅,縣里還補貼1.52萬,共省下2萬多元。”近日,在寧陽縣凌云汽貿城,李國強向記者細算起她的購車賬。

                截至7月1日,寧陽縣共拿出3900多萬元對購車消費者進行補貼,全縣累計銷售汽車3671輛,實現銷售額4.89億元,分別是去年同時段的12倍和16倍。

                為發揮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泰安市出臺一系列支持促進消費的政策,全力激活消費市場“一池春水”。5月底,泰安發布《促進汽車消費的活動方案》;6月,泰安家電補貼政策出臺,從開展家電惠民活動、鼓勵家電以舊換新消費兩方面推動家電消費市場回暖。

                “以前拿快遞必須到鎮上去,來回幾公里,費時費力?,F在,快遞直接送到村里的快遞服務點,網購更省心了。”新泰市劉杜鎮高家圈村村民王倩說。

                為助推電商產業發展,5月27日,新泰市占地1.5萬平方米的網紅直播基地投入使用,為電商創業人員提供實體性直播電商服務平臺,并整合網絡快銷產品、網紅帶貨主播、物流配送,幫助小微企業拓展市場。

                快遞下鄉在推動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的同時,能激發更多消費需求。泰安探索打造“快遞+商超+電商公共服務中心”三體融合模式,有效破解農村電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難題。

                發展現代物流產業是推動消費提檔升級的重要一環。泰安發布《泰安市千億級現代物流產業集群規劃》,著力打造現代物流千億級綠色低碳產業集群,5年內建成國內重要物流樞紐城市,形成以物流樞紐為核心的“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化物流運行體系。

                在泰山區的山東泰山啤酒有限公司,“月光下的運輸車”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家公司白天生產線“休眠”,深夜開足馬力生產。凌晨三點,一輛輛運輸車把剛從生產線上下來的原漿啤酒送到全國近30個省份的2800多家專營店以及消費者的餐桌上。

                適應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潮流,泰山啤酒創新供給,主動擁抱新需求,主打僅有7天保質期的原漿啤酒,成為深受消費者喜愛的爆款產品。啤酒保質期短,公司以強大的物流作保障,“月光下的運輸車”遂成為泰城一景。

                “2021年,泰山原漿啤酒總銷量超13萬噸,同比增長30%,已連續5年實現雙位數增長。”泰山啤酒市場總監馬曉瓏說。

                新需求催生新供給,新供給創造新需求。泰安市圍繞打造“養老泰安·養生泰山”品牌,率先提出并大力發展免疫力經濟。“我們構建起全球首條萬噸級小麥糊粉層產業化示范線、國內領先的泰山黃精工業+旅游智能工廠等‘一梁五柱’免疫力經濟產業鏈,打響了泰安康養福地建設和大健康產業發展的新品牌。”泰安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蔡麗霞說。

                強有力的政策措施,促使泰安市消費市場持續升溫、復蘇腳步加快。上半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48.4億元,同比增長2.8%,高于全省3.1個百分點,高于全國3.5個百分點,增速位居全省首位。

                文旅融合,打造發展新引擎

                “住在這里耳目一新,還有陶藝、書法、繪畫等手工體驗項目和新鮮果蔬采摘,孩子可以體驗山中樂趣。”7月25日,來自濟南的游客張甜甜入住泰山區泰前街道曳尾園民宿,對民宿的環境和配置十分滿意。

                “開門見山、出門見綠。我們對環山路兩側15家精品旅游民宿,按照一舍一品引領、連點穿線成片的思路,對白馬石村等6個村規劃一個核心引領、五大片區并進的發展格局,著力打造全國數得著、全省叫得響的旅游民宿集聚區。”泰前街道黨工委書記張永智說。

                文化、旅游碰撞出的全新元素,漸成泰安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泰安以泰山文化傳承發展示范區入選全省加快建設的4個示范區為契機,把“文旅融合”作為突出抓的六項重點任務之一,推動景點“穿珠成鏈”,激發消費潛力,全力打造泰山文化發展新高地和泰安文旅融合升級版。

                “今年以來,泰安市先后推出云游泰山、暢游泰安府、唐鄉尋寶、云游四季東平湖等26項主題活動、30余項惠民措施、16條文化體驗類旅游產品,激發文旅消費活力。”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侯衛國說。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夜經濟”是城市繁華的重要體現,也是促消費增長和升級的有效途徑。泰安老街、泰山西湖、岱廟廣場……泰山腳下的夜經濟正在復蘇。

                6月24日,泰山區徐家樓街道夢泰山·潮樂夜肆夜經濟集聚區開街,推出城市文化、網紅直播、場景消費和午夜味蕾四大特色主題活動,為泰安夜經濟注入新活力。“夢泰山·潮樂夜肆的開街將進一步豐富夜經濟形態,彰顯泰安地域文化特色,增強夜間消費對泰安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山東夢泰山啤酒城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言濤說。

                滿眼荷花三百頃,采蓮人語隔秋煙。盛夏時節,數百里東平湖呈現出一湖碧水、兩岸綠色、水鳥翔鳴、風光旖旎的秀美景色。當前正值暑期旅游熱,東平縣旅游市場持續升溫。白天游客漫步湖邊,看鷗鷺翔集;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水滸影視城的潑水節拉開序幕,游客在歡聲笑語中感受盛夏時節的清爽。

                “我們著力培植以東平湖為核心的文旅產業,打造東平湖生態旅游品牌,推出運河文化、水滸記憶、非遺體驗等主題特色旅游線路,持續釋放消費潛力。”東平縣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劉華說,7月份東平縣旅游市場營業收入197.36萬元,東平湖景區入園人數4.99萬人,同比分別增長26.05%、37.47%。

                同樣火熱的還有新泰市的紅色旅游,當地依托龍廷鎮掌平洼村史紀念館、太公峪村黨性教育基地、龍溪莊村革命烈士陵園、老瓜峪村新泰縣第一次黨代會會址等紅色遺址遺跡,與綠色資源優勢相結合,著力發展紅色旅游產業。

                今年,泰安市入選2022文旅融合創新典范城市,巖巖泰山·青青岱岳精品旅游產業集群入選省級“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岱岳區入選全省首批文旅康養強縣。在一系列措施加持下,6月以來泰安文旅行業加速復蘇,泰山景區日接待游客恢復到萬人以上,歡樂指數在自然景觀類排名中位居榜首。

              【編輯:孔祥雷】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