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企業
              商城
              縣域
              讀報
              專題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十大創新看濱州丨科創賦能,濱州最濃郁的發展“味道”

              來源:新黃河  2022-08-15 10:14:10
              A+A-
              分享

                新黃河記者:薛冬

                “在濱州待得越久,就越能體會到這個城市獨特的味道,這些味道來自于發展、來自于產業、來自于科創、來自于開放、來自于品牌。”濱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宋永祥將濱州近年來的高質量發展概括為“濱州味道”。他說,自2020年以來,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濱州味道”越來越濃郁;2021年,全市規上工業營收、利潤分列全省第3位、第1位;制造業技改投資增速列全省第1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列全省第4位。

                而創新正是濱州最“濃郁”的發展味道: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全面推進“雙型”城市建設,賦能增勢效應加速顯現;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36%,列全省第1位,綜合創新水平指數上升位次列全省第1位;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同比增長28.0%,占全部規上工業的比重達到42.0%,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

                在北方經濟第一大省山東,濱州長期以來似乎沒有太強的存在感,既體現于經濟總量,也見諸產業層次。如今的濱州,圍繞新舊動能轉換,靠“雙型”闖出城市路徑,幾年時間從“制造型”向“創造型”轉變,從“創業型”向“創新型”提升的態勢凸顯,創出非同尋常的“濱州速度”。

                創新已成為濱州發展的最強引擎。

                厚植城市創新“土壤”

                將科技創新擺在首位,濱州厚植城市創新“土壤”,不斷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

                據統計,2021年濱州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到3.36%,列全省第1位;綜合創新水平指數上升位次列全省第1位;制造業技改投資增速列全省第1位。工業利潤總額列全省第1位,增速列全省第2位;每萬名就業人員中研發人員提高幅度列全省第2位。

                上述排名是對濱州創新戰略實施頗有成效的最好證明。

                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壓艙石”,濱州“雙型”城市架構的根基和主體就落在“實業”上。“雙型”即產教融合型、實業創新型。

                在濱州鄒平的鶴伴二路東首,有座“鋁谷大廈”。這里裝滿了“鋁”的故事。而這段故事的“講述者”,便是在世界鋁業有一席之地的山東魏橋創業集團(以下簡稱“魏橋集團”)。

                魏橋集團是山東的,更是世界的。它成立40年以來,從不足百人到十幾萬人,發展成了全球最大的棉紡織企業和鋁業生產企業。2022年8月,《財富》雜志發布2021年世界500強企業榜單,魏橋集團連續第11年上榜,比上年上升83個位次。

              魏橋紡織生產線

                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誰抓住了科技創新的“牛鼻子”,誰就能夠引領創新發展。在新舊動能改革的浪潮下,魏橋集團的鋁產業被倒逼著開始尋求高質量發展:以“輕量化”為著力點和突破口,制造業向綠色轉型,著力提升產品附加值。

                魏橋集團通過智能化改造,集團加大各類裝備的應用,促進裝備升級換代,始終保持行業領先;機器人、大數據應用等手段大幅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減輕工人勞動強度,節約用工時間。魏橋集團走出了一條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之路。

                創新為媒,助推高質量發展

                “項目紡紗車間的智能落紗粗紗機、新一代超長智能細紗機、筒紗智能包裝物流系統,織布車間的高速噴氣織機、電子提花機、漿紗機、整經機、穿經機,都是世界先進水平。”魏橋紡織股份公司總經理魏家坤告訴新黃河記者,紡紗萬錠用工10人左右,這一數字創造了紡織界的世界紀錄,不僅如此還實現了紡紗物流的全智能化。

                在魏橋輕量化鋁業基地,一塊漂浮在水面上的蜂窩狀鋁塊吸引了記者們的關注。原來,這是一塊高性能泡沫鋁。密度雖不及水的一半,壓縮強度卻是碳鋼的5倍,目前,它廣泛應用于電子通信、交通運輸等領域。

                被納入山東省“十四五”規劃綱要的魏橋輕量化基地于2019年破土動工,在原鄒平一電、二電項目拆除基礎上建設,未占用任何新增土地,規劃了輕量化結構件、全鋁車身總成、泡沫鋁、鋁型材、中試基地等五個項目,打造“鋁水—零部件研發到制造—整車組裝”的完整產業鏈,能耗、碳排放不到之前的十分之一,規劃產值卻是之前的十倍。

              魏橋紡織輕量化車間生產線

                “魏橋的輕量化基地項目總投資32.2億元,目標是打造國內最先進、全流程的汽車輕量化研發試驗制造基地。”山東魏橋輕量化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剛告訴新黃河記者,其中輕量化中試基地項目,目前已經吸引了國內外輕量化領域頂級專家20余名,研發人員200余名,建立了完整的研發體系。

                2021年10月19日,項目首臺全鋁車身下線并批量化生產,這臺車身突破了10多項“卡脖子”關鍵技術。彼時,蔚來、理想等國內外20多家整車廠商云集于此,只為見證這一歷史時刻。

                通過輕量化轉型,鋁產業徹底擺脫原來“利薄如紙”的賣原料模式,實現從規模經營向“價值效益”的整體攀升。今年上半年,鄒平高端鋁產業集群營收達到1520億元,同比增長7%,中高端鋁制品占比達到71%。

                魏橋集團通過智能化改造,集團加大各類裝備的應用,促進裝備升級換代,始終保持行業領先;機器人、大數據應用等手段大幅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減輕工人勞動強度,節約用工時間。

                一場新舊動能轉換的風暴下,魏橋集團利用創新實現了鳳凰涅槃,真正走向高質量發展。

              魏橋紡織輕量化鋁合金車

                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升級

                2022年2月18日,在濱州市第十次黨代會報告中,濱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宋永祥總結濱州市過去五年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時,把轉型發展定義為最現實路徑,科技創新則是最強勁動力。他說,濱州必須堅持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必由之路,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必須堅持深化“雙型”城市建設,打造各類創新主體協同互動、創新要素順暢流通、創新資源高效配置的優良創新生態。

                與積極推動建設“雙型城市”、高度重視產學研合作相匹配的是,濱州從諸多層面創新舉措,營造富有活力的科創生態。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魏橋國科研究院等“五院十校N基地”科創格局正加速構建,“政產學研金服用”科創生態正全面塑成。濱州在山東首創“人才節”,實施百名高端專家、千名碩博士、萬名大學生進濱州“三進”工程,人才“凈流入”持續保持后勁。積極推進“濱周到”服務品牌建設,努力做到環節最少、時間最短、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濱州是全省唯一、全國首批“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一網通辦”走在全省前列。濱州極其重視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連續召開企業家大會,定期舉辦“濱州企業日”活動,設立優秀企業旗幟廣場,親商、重商、安商氛圍非常濃厚。濱州堅持“讓企業和企業家舒服”的理念,持續用心服務、主動服務、高效服務,不管國資、民資、外資,無論大、中、小、微,都將獲得最優服務、享受最高禮遇。

              魏橋紡織輕量化車間

                未來五年,將是濱州實現大發展、大跨越、大轉型的關鍵時期,濱州將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之間架起橋梁,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產業優勢、科技優勢、人才優勢變成現實生產力,催生更多高新技術企業,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四新”經濟投資、高新技術產值等實現大躍升。

                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升級,開放包容、服務品牌贏得市場客商云集。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濱州經受住了嚴峻疫情考驗,取得了顯著成績:全市實現生產總值668.9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8.8億元,增幅連續3個月保持全省前4位。

                如今,主動創新求變、蓄勢發展的濱州正以新發展理念統領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全面“起勢”、正在“成勢”的良好態勢,打造創新高地、集聚創新資源,賦能產業發展。面向未來,創新必定是引領濱州發展的第一動力。

                攝影:劉琳  攝像:劉琳  剪輯:劉琳  校對:劉恬  編輯:韓璐瑩

              【編輯:任玉偉】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