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8月16日,“港口雄開萬里流”網絡主題活動在山東青島啟動,本次活動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山東省委網信辦、上海市委網信辦、江蘇省委網信辦、浙江省委網信辦、福建省委網信辦、天津市委網信辦、河北省委網信辦、遼寧省委網信辦、廣東省委網信辦、中國經濟網主辦,山東線活動由齊魯網·閃電新聞、山東省港口集團承辦,青島、日照、臨沂、棗莊、東營、煙臺、濰坊、濟寧、威海、濱州等10市黨委網信辦協辦。
8月16-19日,活動將深入山東各地通過挖掘港口這一發展引擎,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鮮活呈現十年非凡成就。閃電新聞客戶端將推出“港口雄開萬里流”系列報道。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8日訊 初秋的山東港口濰坊港,作業區車來車往,但卻看不到工作人員。集裝箱門機無人理貨、渤海通客戶服務平臺“余額支付”功能、濰坊港區場站系統、全要素綜合安防平臺等系統的上線,讓碼頭工作更加智慧化、高效化、安全化。
2020年7月4日,整合東營、濱州、濰坊三市港口資源的山東港口渤海灣港正式入駐濰坊,開啟渤海灣港和濰坊港發展的嶄新航程。
山東港口渤海灣港雖起步晚,但腹地資源豐富,產業基礎雄厚,發展潛力巨大。乘著山東港口一體化改革的東風,渤海灣港明確功能定位,朝著打造特色化、差異化、協同化發展的“區域良港”發力。三年時間里,在濰坊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渤海灣港吞吐量增長1.62倍,集裝箱吞吐量增長3.75倍,營業收入增長1.77倍,航線數量增加至15條,港口發展實現新跨越。
新格局里的新作為
2020年3月份,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港口正常疏運秩序。面對車輛運輸受阻、大量貨物積壓的現實情況,濰坊港機械大隊黨支部不等不靠,牽頭成立貨運車輛接領專班,奔赴高速路口服務外地運輸車輛接卸集裝箱。24小時換班值守,打通了濰坊港腹地內集疏港主要道路通道,保障了終端客戶生產的正常運轉,助力港口當月吞吐量創新高。
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渤海灣港始終把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作為國有企業的“根”和“魂”,以黨建引領企業航船破浪前行。
聚焦“黨建引領、品牌示范、強基固本、融合發展”這一主線,樹牢“圍繞經營抓黨建 抓好黨建促發展”理念,緊扣黨建引領“強不強”和生產經營“好不好”兩大關鍵,全面落實“基層黨建創新提升工程”,加強過硬黨支部建設,推進基層黨建系統化、標準化、制度化以及融合化。持續深化黨建特色品牌創建,挖掘培養黨員特色品牌,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黨日活動,“點線面”結合,全面推動黨的建設和生產經營雙融合、雙促進、雙提升。
目前,過硬黨支部創建比例達到87.5%,18個支部全部創建特色黨建品牌,形成了“一支一品”工作格局;創建黨員品牌70余個,初步構建品牌矩陣。
挽弓如滿月,利箭向海洋。萊州灣形似一張弓,從東到西,濰坊港、東營港、濱州港猶如三個支點,支撐起渤海灣港的夢想與信心。作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踐行者、扼守山東港口北大門的堡壘,在山東港口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的進程中實現新作為,既是渤海灣港的使命,更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擔當!
由創新帶來的新突破
一體化改革之后,各港口從競爭逐漸走向競合。與其他大港相比,渤海灣港除了面對國際經貿環境復雜嚴峻、國內疫情多點散發等挑戰,還有“體量小、泊位少、業務相對單一”的現實問題。怎么辦?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只有跳出窠臼創新發展,才能打開全新的一片天。
科技創新是所有創新的核心。去年,交通運輸部印發《數字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進一步明確了智慧港航建設的具體任務。作為交通運輸部首個“智慧港口”建設試點單位,山東港口制定發布了全國首張智慧綠色港口建設頂層設計方案。依靠山東港口一體化平臺,渤海灣港口集團著力在智慧綠色港口領域發力,以科技創新引領港口高質量發展。
理念創新是港口轉型升級的思想保障。7月3日,山東省港口集團與馬來西亞森達美集團在濰坊簽署濰坊森達美港股權轉讓協議。通過此次整合,順利實現港口規劃“一盤棋”、資源開發“一張圖”、管理服務“一張網”,有力提升渤海灣港吞吐量規模和整體服務能力。
2019年以來,渤海灣港與青島港、日照港以及煙臺港等兄弟港口交流不斷加深,先后開通了“濰坊-青島”“濰坊-日照”“濰坊-煙臺”“濰坊-虎門”等9條航線。截至2022年6月,航線數量提升至15條,干散貨轉水不斷做大、集裝箱往來份額相繼增加。
“以前的機械大隊擁有諸多設備,一個周卻干不到一、兩班船?,F在都是壓茬推進,不斷打破新記錄。5月9日至5月15日,集裝箱裝卸作業完成12759標箱,創造單周歷史新高。”濰坊港機械大隊隊長王官強說。
主營業務額節節攀升的同時,石油焦、菱鎂石粉、石英砂、煅后焦等多項新業務也實現“零的突破”。目前,濰坊港石油焦操作量超過50萬噸,操作量躍升至全國沿海港口第二位。糧食產業園區倉儲設施(一期)項目順利通過交工驗收,做到“糧倉開倉之日即滿倉之時”,上半年完成糧食吞吐量9萬噸,創造糧食貨種新高。
港產城融合的新篇章
港口是基礎性、樞紐性設施,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尤其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作為對外貿易和往來樞紐,港口對城市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愈加明顯。早在2019年山東省港口集團成立之初,就明確提出了“三個更加”“三個滿意”思路,并將推動港產城融合發展作為重點工作。
為此,渤海灣港始終緊扣服務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局,在當地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切實發揮出港口在區域經濟發展、產業布局和綜合物流中的平臺作用,全力以赴當好城市發展的“金牌合伙人”。目前,渤海灣港各單位累計為濰坊市政府貢獻稅收9000余萬元。
港產城融合的基礎在產業。借助濰坊港石油焦集散中心地位,大力拓展石油焦產業鏈條,帶動相關項目落地濰坊。利用糧食產業園項目的建設和進境糧食口岸的獲批利好,為當地糧食加工企業搭建便捷流通通道。粗步測算,僅此一項可為客戶節省綜合物流成本超過30元/噸。
在高新區渤海路勝利街路口,總投資4.06億元的渤海灣航運中心項目建設正酣。該項目是山東港口深度融入地方發展大局,深化多領域、深層次、全方位協同合作的重點項目。建成后,將有效帶動地方物流、航運、貿易等產業發展,為濰坊推進現代海洋產業發展提供強大動力。目前,項目已累計完成投資2.47億元,完成主樓二十三層樓板澆筑工作。配套項目總投資16.2億元,目前累計完成投資9.54億元。
依托山東港口物流集團渤海灣區域公司,濰坊開通“龍口港-興福站”鐵路煤炭班列,打造煤炭公鐵集裝箱聯運散改集和工業鹽集散聯合發運模式,日送煤炭達4000噸,助力昌邑地區工業鹽生產企業產銷供一體化經營;開通“鲅魚圈港—煙臺港—壽光港”新航線,推動氧化鎂粉通過新的物流通道到達濰坊地區,大大降低了企業生產經營成本。
因海而生,以港興市。三年來,渤海灣港持續放大樞紐功能、加快轉型發展、推進項目落地,形成港口、物流園區、城市互為依托的發展格局,促進腹地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再升級。
千頃松濤翻萬里,萬般龍脈卷千瀾。三年時間的一體化改革發展,讓渤海灣港進一步鞏固集裝箱優勢、做大吞吐量規模、拓展臨港新業態。展望未來,渤海灣港將繼續沿著“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道路闊步前行,用實干和奮斗書寫因海而興的藍色篇章!
閃電新聞記者 李濤 濱海融媒 徐曉宇 濰坊報道
2023-04-18 09:17:34
2023-04-18 09:12:24
2023-04-18 09:11:24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