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企業
              商城
              縣域
              讀報
              專題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十強產業看淄博 |“滾石上山”升級產業,百年工業名城的“齊民要術”

              來源:新黃河  2022-08-19 09:58:29
              A+A-
              分享

                

                電視劇《士兵突擊》有一句經典勵志臺詞:“不拋棄,不放棄”,字里行間透著熱血澎湃、奮發向上的精神。

                在淄博轉型發展的道路上,這種精神盡顯其中。不拋棄傳統產業,不放棄任何一絲躋身前列的機會。

                淄博有著超過110年的近現代工業發展歷史,在全國41個工業行業大類中,39個在當地實現了規?;l展,工業體系完備、門類齊全、配套能力強。然而,淄博傳統產業和重化工產業占比重、資源能源消耗較大成為眼前的真實處境。作為全國首批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淄博清醒地認識到,傳統產業是經濟的“壓艙石”,不能丟,但也不能固步自封。

                產業革新迫在眉睫。近年來,這座“百年工業名城”用“滾石上山”之態,做到傳統產業“彎道超車”,新經濟“換道超車”,重塑一座新時代的產業之城。

                “傷筋動骨”改造升級傳統產業

                在很長一段時間,淄博的傳統產業占工業比重70%、重化工業占傳統產業比重70%。傳統產業是淄博的飯碗,也成為轉型升級的痛點。

                新中國成立之后,淄博有著工業基礎優勢,建立了齊魯石化勝利煉油廠,這也是當時是全國年處理原油量最大的煉油廠。久而久之,化工產業逐漸成為淄博工業第一支柱產業。近年來,隨著要素成本上升、資源環境壓力加大等嚴峻形勢,淄博面臨著巨大的轉型壓力和考驗。

                沒有落后的產業,只有落后的產品和技術。

                現代化的工業園區

                “我們通過安全環保風險、土地規劃等手續、評級評價等多方面因素,首先關閉退出違規、落后企業600多家,占了全市化工企業的一多半。”淄博市工信局副局長韓俊波介紹,此外,還開展化工園區認定、建設,高標準搭建產業發展平臺;出臺政策支持,加大重點企業、重點產品培育力度;高質量策劃、實施重點項目,以項目推動產業轉型等措施。

                8月1日,在淄博市化工聚集地臨淄區,齊翔騰達發布公告,天辰齊翔投資建設的尼龍66新材料項目(一期)繼丙烯腈裝置、己二胺裝置成功開車后,20萬噸/年己二腈裝置順利打通全流程,開車成功并產出己二腈優級產品。作為國內首套擁有完整產業鏈的工業化尼龍66裝置,徹底打破國外對我國己二腈的技術封鎖和壟斷。

                天辰齊翔常務副總經理柴永峰介紹,淄博化工新材料產業鏈完整,化工產業、人才底蘊深厚,與天辰齊翔上下游產業鏈契合度較高。從產業鏈上游鏈接產業鏈下游,由價值鏈低端邁向價值鏈高端,從大煉油到煉化一體化,淄博放大化工優勢,做強高端化工特色產業集群,化工產業在補鏈、延鏈、強鏈中不斷轉型升級。

                目前,淄博持續開展傳統產業技改三年行動,對化工、機械、醫藥等產業制定“一企一策”改造提升方案,推動優化技術工藝、優化產品體系、優化產品質量、優化產業鏈條、優化經濟效益“五個優化”。在全國首創“技改專項貸”扶持政策,累計發放貸款27.64億元,拉動技改投資277.67億元;創新性推出“春風齊鑫貸”,累計發放貸款1353筆、17.46億元,助力中小微企業增收約39.8億元,帶動3069人就業和再就業。

                著眼戰略未來加速起勢新興產業

                淄博在端穩傳統產業飯碗的同時,也在著眼新興產業。因為這是關乎城市未來的飯碗。

                根據淄博亮出的“半年報”成績單顯示:全市規模以上新材料、智能裝備、新醫藥、電子信息“四強”產業增加值增長14.4%,快于全部規上工業水平5.3個百分點。其中,智能裝備產業、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6.1%、55.5%。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淄博市工業趨勢性軌跡呈現向上向好態勢,新興產業正加速成勢。

                透過新恒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可以看到淄博新興產業的發展勢頭。展廳中擺放著銀行卡、手機卡等芯片。據了解,該企業是全球唯一的集引線框架、模塊封裝、晶圓減薄劃片與測試為一體的集成電路企業。蝕刻金屬引線框架以及物聯網eSIM封裝已經實現量產,產品打破國際壟斷,填補國內空白,廣泛替代進口。同時,在萬物互聯的物聯網安全領域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為企業后續發展開拓廣闊的道路。淄博市在電子信息產業重點投入、加速發展的政策,為新恒匯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環境與政策空間。新恒匯自成立第一天就確立了上市發展的階段目標,將引領產業集群發展。

                新恒匯電子產品

                近年來,淄博電子信息產業異軍突起,成為當地增長最快的新興產業之一。淄博已成為產能全球第一的IC卡封測基地,建有集MEMS專用器件研發設計和制造于一體的產業基地,涌現出了新恒匯、信通電子、智洋創新、淄博美林、兆物網絡、卓創資訊、亞華電子等一批細分領域具有領先水平的骨干企業和重點產品。

                淄博市發改委副主任趙云龍表示,淄博堅持以“擴增量”推動新興產業換道超車,分行業制定精準支持政策,加快實現率先突破。按照“緊盯前沿、打造生態、沿鏈聚合、集群發展”的產業組織理念,實施產業組織提升計劃,著力培育20條重點產業鏈,大力開展新經濟培育“沃土”行動,制定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的《意見》和12條支持政策。截至目前,以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綠色能源、數字農業等11條新賽道為支撐的“新經濟”項目97個,占“四新”項目的比重達30%。2021年全市“四強”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48.9%。

                數字與智慧賦能農業農村發展

                中國古代農業百科全書之首《齊民要術》的著述源于淄博,而今淄博正在進行一場數字化革命,探索一條現代高效農業。

                在高青縣紐瀾地數字農業展示中心,一頭頭體型壯碩的黑牛臥坐牧場,享受著輕音樂。其生產的黑牛肉實現了從牧場到餐桌的直供。據介紹,正是因獨特的數字化養殖方式,才造就了紐瀾地黑牛不菲的身價和滑嫩口感,如今紐瀾地黑牛最貴的部位每公斤售價超過2000元,每頭牛的售價至少在10萬元以上。

                廚師烹飪紐瀾地黑牛

                目前,山東紐瀾地何牛食品有限公司實現了肉牛行業的“全產業鏈+全國冷鮮供應鏈+高端牛肉品牌+黑牛特色產業園區”四位一體發展模式,在黑牛育種、生態養殖、屠宰分割、精深加工、智能交易市場、冷鏈物流、終端配送等環節的監控管理,建設優質高青黑牛全產業鏈產業集群。圍繞數字農業建設追溯體系和數字監控平臺,以智能芯片鏈接ERP,并與阿里、盒馬的追溯系統打通,實現了一品一碼、一盒一碼,方便消費者在終端掃碼獲取全鏈路溯源信息。

                該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實行全鏈路數字化品質把控,與阿里合作完成線上銷售布局,自養的高青雪花黑牛入駐盒馬鮮生24個城市310家門店,年銷售額突破6億元,成為盒馬鮮生鮮品肉類國內第一品牌。

                今年,淄博“數字賦能聚力打造數字農業農村中心城市”的做法入選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典型案例。而早在兩年前,農業農村部等17個部委批準淄博為國家農村改革試驗區,承擔數字農業農村改革試驗任務。淄博在全國率先提出打造“農業3.0時代”數字農業農村中心城市。

                淄博市數字農業農村發展中心黨總支副書記馮源介紹,目前全市已推動數字技術在種植、養殖、加工等環節廣泛應用,數字化改造農業企業、園區、基地88家,相關企業成為農業發展新龍頭。此外,運用平臺思維、生態思維,推進與國內高端平臺戰略合作,打造冷鏈物流產業生態圈,同步培育本地電商。

                不久的將來,淄博通過數字農業農村改革為契機,以數字化、智慧化改造提升農業全鏈條、農村各領域,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顯著影響力的數字農業農村中心城市。

              【編輯:崔崴】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