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企業
              商城
              縣域
              讀報
              專題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走在前開新局|“三個十大”見行動&#12986;:“十大擴需求”看東營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2022-08-24 22:00:20
              A+A-
              分享

                7月4日起,大眾日報及客戶端等全媒體平臺推出“走在前 開新局”大型主題報道,記者深入16市基層一線調研采訪,集中展現各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錨定“走在前、開新局”,推進“三個十大”行動的創新舉措、進展成效,生動講述各地砥礪奮進、創新實干的鮮活事例,充分反映山東發展的新變化新氣象,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今天刊發第四十五組報道:“十大擴需求”看東營。

                外貿保穩提質、項目建設提速、消費擴容升級,東營——

                找準需求空間 創造更優供給

                □大眾日報記者 賈瑞君 李明 李廣寅

                8月17日,在山東華泰集團紙業股份有限公司成品倉庫,十多輛集裝箱運輸車有序停放,多臺叉車來來回回將不同型號的銅版紙產品裝車。“這些產品主要發往加拿大、哥倫比亞等國家和地區,訂單已經排到10月份。”華泰集團國際貿易公司總經理李新泉說。

                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聞紙生產基地,華泰集團生產的新聞紙一直深受國內外客戶青睞。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原材料價格上漲和電子媒體沖擊等多重因素影響,訂單不斷減少,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嚴峻挑戰。

                對此,東營市縣兩級部門靠上服務,助力華泰積極調整產品結構,抓住國外客戶對銅版紙需求加大的有利契機,研發推出了多款性價比超高的銅版紙產品。同時,通過技術改造,使同一生產線可以生產不同種類的產品,實現所有生產線滿負荷運轉。

                “我們把產品進一步升級,做成不同品種的啞光、高光、雙面銅版紙、單面銅版紙,使之更加符合客戶的需求。”李新泉介紹,由于產品質量過硬,定位準確,國外訂單接踵而至,產品出口國家數量由去年的22個增加到了現在的60個,上半年出口量達2.26萬噸,比去年增長了11倍還多,回款同口徑增加了12倍。

                華泰集團銅版紙國外熱賣是東營推動外貿保穩提質的一個縮影??朔H形勢變化、原油價格上漲等不利因素,東營著力穩定原油、鐵礦砂、優質農產品等大宗商品進口,搭建多層次多領域洽談對接平臺,落實境外百展市場開拓計劃,指導幫助企業穩訂單、拓市場,全力穩定外貿增長。上半年,全市完成外貿進出口1258.9億元,總量居全省第4,同比增長25%。

                今年以來,東營圍繞我省“十大擴需求”行動計劃,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發力項目建設、消費擴容、外資外貿,推動東營經濟行穩致遠。上半年,全市生產總值1741.48億元,同比增加3.6%。

                近日,在廣饒縣廣饒街道乘南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現代育苗車間,工作人員正在對西紅柿種苗進行裝箱,上市銷售。示范園3000萬株/年蔬菜種苗培育項目為廣饒縣重點工程項目,占地129.4畝,建設有2個玻璃溫室和11個日光溫室大棚,年可供應圓茄、西紅柿苗等高標準種苗3000萬株,覆蓋周邊地區1200多戶蔬菜種植戶的生產需求。

                今年以來,東營積極謀劃項目、爭取項目、推進項目,實施省市縣三級重點項目1106個、年度計劃投資1328億元,分別比去年增加252個、322億元。項目滾動接續、壓茬推進,推動全市經濟繼續保持高位運行、進中提質的良好態勢,規上制造業增加值、工業技改投資等主要經濟指標躍居全省前3位。

                “目前購買新能源汽車免購置稅,還可以享受政府發放的6000元消費券,再加上廠商推出的促銷活動,非常實惠。”在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一汽車4S店內,市民劉建立正向銷售員認真詢問著汽車性能、價格等問題。今年初他就看好了一款20多萬的新能源汽車,但礙于手頭資金緊缺,一直在猶豫不決。恰好近期在開發區買車可以享受多重優惠,又一次點燃了他的購車熱情。

                豐富的消費場景,對于快速拉動消費意愿、提振消費活力至關重要,如何更好拓展消費場景是促進消費提質擴容的關鍵。東營在全省率先推出汽車、家電、餐飲三大類消費券政策,設立5000萬元專項資金,撬動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同時,舉辦“2022惠享東營消費年”活動,分別于6月、9月、12月舉辦促銷活動。著力抓好消費擴容,東營鼓勵發展直播電商、網紅經濟等新業態,繁榮首店首發經濟、夜間經濟、小店經濟,推動特色商業街區改造提升,市級以上特色商業步行街區達到10條以上。政策紅利提振信心,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6%,增速居全省第2位。

                東營堅持項目導向,助力外貿企業抓機遇拓市場,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錨定擴大需求 激發內生動力

                □大眾日報記者 賈瑞君 李廣寅 李明

                今年以來,東營市積極落實省“十大擴需求”行動計劃,謀劃實施重大項目建設,堅持生態優先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升人居環境;及時有效解決外貿企業困難,促外貿保穩提質,同時讓內需拉動經濟的“引擎”更強勁;堅持人民至上,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現代化強市面貌日新月異。

                緊抓項目建設,厚植高質量發展生態底色

                近日,在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山東瀚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廠房內,工作人員正為項目開工做最后的準備工作,機器轟鳴聲漸次響起。

                該公司主要生產風力發電葉片配套玻纖復合材料制品,是海上風電裝備產業“鏈”上企業。“開發區產業集群上下游企業高度集聚的優勢十分吸引我們,我們的產品從出廠運至下游企業,半小時內就能送達,很大程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談到項目緣何落地開發區,公司負責人吳翔這樣解釋。

                當前,在實現“雙碳”目標大背景下,海上風電駛入高潛力賽道,纖維、葉片、風電主機、塔筒等各項產業的進駐,讓開發區的海上風電裝備全產業鏈逐漸完整。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招商引資工作人員介紹,與以往的招商引資思路不同,開發區目前積極探索創新以“鏈”招商、聚商的理念,吸引了更多“鏈”上企業前來,發揮出項目集中、企業集聚、產業集群的乘數效應。

                堅持發展以項目為導向,緊抓項目建設不松手,東營市加強全周期調度推進,強化要素資源保障,過去兩年實施了總投資7794億元的1617個項目,其中過百億元項目21個;還招引東材科技、大業股份等行業龍頭企業,有效盤活了勝通光學膜等破產企業優質資產,有力推動東營綜合實力跨越提升、動能轉換強勢突破,高質量發展的支撐更加堅實。

                今年以來,東營又謀劃實施了總投資6795億元的1106個項目,滾動接續、壓茬推進,集中資源力量加快項目建設,推動全市經濟繼續保持高位運行、進中提質的良好態勢。今年上半年,東營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1%,分別高于全國全省6個、4.6個百分點。

                8月20日,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水草豐美,鳥飛魚躍,一派欣欣向榮的生態畫面。近年來,保護區積極推進退耕還濕、退養還灘7萬余畝,修復鹽堿蓬、海草床4.7萬畝,近三年的生態補水量達到了4.67億立方米,為黃河三角洲濕地保護修復和生物多樣性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水資源保障。如今,保護區的鳥類由187種增加到了371種,每年約有600萬只鳥在這里遷徙、越冬、棲息、繁衍。

                生態底色是東營高質量發展的鮮明特點。近年來,東營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謀定打基礎、利長遠的大事,多干保護自然、修復生態的實事,聚焦治水有方、顯濕露水的好事,推動東營生態文明建設結出累累碩果,實現了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提升,生態屏障更加安全牢固。

              東營不斷發掘特色文旅資源,加強公共文化服務載體建設,更好地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圖為孫子文化園。

                濕地是東營最大的特色和優勢。為構建起濕地生態系統,東營積極推進城市濕地及綠化項目,鞏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成果,切實完善綠地系統,提升園林綠化水平。立足獨特的“河、海、湖、濕地、城”城市風貌資源,東營致力打造城市功能片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健全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城市社區功能,充分凝聚各方面資源和力量,把打造良好的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著力提升城市宜居水平。據第二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東營市濕地有5類14型,濕地總面積達45.81萬公頃,約占山東省的四分之一,全市濕地率達到了41.6%。

                助企抓機遇拓市場,力促外貿保穩提質

                近日,由科瑞油氣研發制造的四臺套F1000拖運式高度集成機泵組順利發運,奔赴哈薩克斯坦客戶作業現場。作為中國油氣能源開發裝備制造行業發展的縮影和名片,科瑞油氣在拓展業務版圖的同時,也將中國制造帶向了全世界。截至目前,由科瑞研發制造的油氣能源裝備已經遍布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油氣田作業現場。

                和科瑞油氣一樣,東營市各外貿企業積極提高產品附加值,依托優質多樣的外貿產品,提升海外競爭力,外貿訂單實現一路長虹。今年上半年,東營完成外貿進出口1258.9億元,總量列全省第4位,同比增長25%。

                針對重點產業,東營市完善外貿運行監測制度,加強對重點行業、重點市場、重點企業的運行監測。出口方面,積極協助橡膠輪胎、石油裝備企業解決物流運輸難題,抓住國際油氣市場復蘇有利時機,指導石油裝備企業積極承接新興市場訂單,并組織精干力量成立RCEP政策研究專班,深入分析不同行業、不同領域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積極擴大對RCEP市場進出口份額;進口方面,重點抓好原油等大宗商品進口,爭取原油進口配額及早發放,并建立原油進口臺賬,指導企業合理安排進口進度,全市原油進口增長17.5%。

                鼠標輕輕一點,訂單線上呈現。近日,在“2022年東營出口商品云展會(橡膠輪胎及汽車零部件專場)”上,25家東營本地外貿企業和25家來自俄羅斯、塞爾維亞等國家的采購商,在前期精準匹配的基礎上,進行了100場次的“一對一”在線洽談,產品涉及各類型橡膠輪胎、車輪、剎車片等。

                東營市商務部門圍繞主導產業和市場情況,制訂了全市境外市場開拓計劃,謀劃了24場云展會和90個線下展會,組織參加了第131屆廣交會,韓國、新加坡、日本、泰國等RCEP市場云展會,機電產品、高端裝備和新材料云展會等。今年上半年,東營出口市場達到22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出口371.7億元,增長39%。

                與此同時,商務、海關、稅務、外匯等部門還合力開展外貿調研和政策會商,幫助企業紓困解難,通過政策培訓和“一對一”上門服務等方式,開展航運企業“中小直客”政策宣講,全市16家企業與中遠海運簽約“中小直客”政策;開展應對國際貿易摩擦、RCEP政策、進出口政策等培訓活動,指導企業抓機遇、防風險,拓市場、穩增長,累計培訓600余人次。

                外貿保穩提質可期,內需拉動“引擎”也在持續發力。得知河口區發放消費券的消息,河口區村長家的疙瘩湯餐飲店經理王娜第一時間通過云閃付App提交資料,注冊成為餐飲電子消費券活動商家。王娜說,受疫情影響,餐飲店今年第一季度銷售額和往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此次河口區發放的消費券,有效提升了餐飲店的客流量和銷售額。

                為充分挖掘消費潛力,今年東營在全省率先推出汽車、家電、餐飲三大類消費券,設立5000萬元專項資金,撬動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截至7月27日,全市已發放乘用汽車消費券1700萬元,帶動汽車銷售12.77億元,發放家電消費券1060萬元,帶動消費7106.2萬元,有力提振了市場消費活力。

                增進民生福祉,打造“15分鐘幸福生活服務圈”

                8月19日,東營市墾利區楊廟社區北范村果蔬種植合作社里,村黨支部書記趙小華正組織社員在高溫大棚里管理栽上不久的網紋瓜苗。“上一季網紋瓜一個大棚產了8000多斤,純收入有一萬元。”趙小華說,今年下半年,合作社又在六個大棚里種上了這一品種,力爭十月中旬有個好收成。

                和北范村一樣,楊廟社區有6家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盤活閑置土地700余畝。“去年,楊廟社區把6家合作社進行整合,成立了產業聯合社,并吸引周邊3家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和1處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孵化園加盟,共同做強沿黃特色果蔬產業。”董集鎮副鎮長、楊廟社區黨委書記張麥榮說。

                楊廟社區是東營推動城鄉基層治理,建設幸福家園的一個典型代表。近年來,東營把提升人民群眾生活品質作為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力推動城鄉基層治理,建設幸福家園,形成了群眾幸福指數與消費需求層次相互帶動、齊頭并進的良性循環。

                聚力培育壯大村集體經濟,東營市、縣財政今年繼續列支專項資金,扶持150個集體經濟項目發展,近期又成立了沿黃黨建聯盟,把10個鄉鎮(街道)的179個村及產業園區、生產基地、旅游景區等各類組織聯結起來,區域同向發力、抱團發展。目前,全市農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達到1160家,強村企業發展到350家,村集體經濟1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88%。

                網格是服務社區群眾的“最后一百米”,直接關系到社區群眾的生活質量。為確保“最后一百米”暢通無阻,東營持續深化網格化治理,全域做實網格黨支部(黨小組),推動“資源、服務、管理”進網格,目前已通過“公益微創投”等方式引入120余家社會組織,吸收4萬名在職黨員、物業職工、社區志愿者擔任網格協管員,開展“組團式”服務;同時全面推行“網格議事”機制,挖掘2600余名社區治理能人,把議事會開到每個樓棟,去年以來累計開展小區議事協商6萬余次,解決居民問題訴求1.2萬余件。

                自東營區黃河路街道玉景社區開設了文體活動室后,家住玉景花園小區的油田退休職工王斌便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如今他成了社區舞蹈隊的一員,固定每周一上午和隊員們一起來到排練室跳跳舞,老人直呼“退休生活有滋有味”。

                玉景社區下轄多個油田老舊小區,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占總人數的45%左右,且以退休油田職工居多,對精神文化生活有著較高的要求。為滿足社區居民高質量的文化需求,玉景社區探索創新工作方式,建立了文化超市,居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掃碼加入文化隊伍、選擇上課時間及地點,隨時享用社區文化大禮包。

                今年以來,東營在全市開展黨群服務中心“迭代升級”專項行動,推動黨群服務中心與政務服務中心等一體化建設,臨時身份證辦理、交通違章處理、營業執照辦理等政務服務紛紛下沉社區,工會、團委、婦聯等群團組織資源不斷向社區流動。目前,全市已建成黨群服務中心(驛站)1256處,已基本建成“15分鐘幸福生活服務圈”,居民不出社區就能享受到優質的便民服務。

                文字:賈瑞君 李廣寅 李明

                視頻:陳輝 李廣寅

                編輯:王彤彤 王召群 徐超超 沈靜

                美編:鞏曉蕾

              【編輯:顧楊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