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企業
              商城
              縣域
              讀報
              專題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未來13年,全國看山東

              來源:大眾報業·風口財經  2022-09-03 21:33:26
              A+A-
              分享

                “到2027年,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實現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

                這是日前,國務院印發的《國務院關于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 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稱《意見》)中的重要一句?!兑庖姟返某雠_,精準的踏在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的關鍵節點上。

                何為深化?就是向更深的程度發展。這是對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前一個五年的最大肯定。而當年“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表述,正是在理念和實踐的不斷深化中,豐富為“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這是下一個五年中,對山東更大的期許。

                “到2035年,山東成功跨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常規性長期性關口,努力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發展動能持續轉換升級和綠色低碳發展的體制機制基本成熟定型,建成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這是《意見》中的另一句。

                不到100個字,卻是最大命題——在“雙碳”成為我國中長期發展的重要框架下,唯有現代化經濟體系才能適應已經發生變化的生產函數,以成功的“質變”實現優質的“量增”,才能承載高質量發展的藍圖。

                大省挑大梁。以此為始,未來13年,全國看山東。

                01

                為什么是山東?

                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這個重大戰略使命,為什么賦予山東?

                經濟大省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頂梁柱”,作為經濟大省的山東,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支點,這就要求山東省準確把握在全國大局中的位置,著眼國家所需、山東所能,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對內,山東處在我國由南向北擴大開放、由東向西梯度發展的戰略節點,北接京津冀,南連長三角,東臨黃渤海,向西輻射黃河流域腹地,是南北均衡發展、東西陸海統籌的“紐帶”。對外,山東毗鄰日韓,處于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的中心地帶,是黃河流域唯一出???,具備構建東聯日韓、西接“一帶一路”的東西互聯互通大通道的先決條件。特別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深入實施,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等重大平臺加快建設,戰略疊加優勢凸顯。山東完全有條件、有能力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打造形成以東帶西、承南啟北的新增長極和動力源,為全國大局作出更大貢獻。

                經過多年接續奮斗,山東發展的比較優勢日益凸顯,突出體現在九個方面:三次產業可以齊頭并進,供需兩端可以協同發力,新老動能可以相得益彰,各類企業可以比翼齊飛,陸海資源可以統籌開發,交通運輸可以四通八達,城鄉區域可以均衡發展,對外開放可以提擋升級,人文沃土可以深度耕作。

                這些都是山東的特色稟賦和厚實家底,為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奠定了良好基礎、創造了有利條件。山東要進一步鞏固拓展這些優勢,推動迭代更新,探尋轉化路徑,讓優勢更優、長板更長,努力把比較優勢變成發展勝勢,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中搶占先機。

                今年上半年,山東省經濟增長3.6%,比全國平均水平高了1.1個百分點。今年,山東省還要完成一項特殊使命:要堅決扛牢穩經濟重大政治責任,牢牢把握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方向,扎實推進“三個十大”行動計劃,加力加大有效投資,促進消費全面恢復,穩定外貿外資,持續推進改革開放,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努力為全國大局多作貢獻。

                對沖經濟下行壓力、應對各類超預期變化、助力中國經濟爬坡過坎,這就是關鍵時刻,經濟大省的擔當。

                而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山東的另一項光榮使命。為此,山東要奮力跑出新舊動能轉換加速度,在高質量發展上蹚出一條新路,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

                02

                為什么是現在?

                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為什么是現在?

                新舊動能轉換是事關山東全局長遠發展的大事要事。自2018年1月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獲批建設以來,山東已經順利實現一年全面起勢、三年初見成效,目前正在向五年突破收官沖刺。

                在外部環境復雜多變、突發疫情嚴重沖擊、困難挑戰不斷增多的嚴峻形勢下,山東能實現一系列標志性、突破性的重大變化,關鍵在于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在推進新舊動能轉換上篤定奮進、久久為功。

                可貴的是,困難面前,山東始終保持了戰略定力。新舊動能轉換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長遠大計,不轉就沒有出路。認準了這一點,山東咬緊牙關向前沖,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滾石上山的韌勁,跳出傳統思維慣性和路徑依賴,全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奮力蹚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這五年,山東省錨定“一年全面起勢、三年初見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優勢”目標,系統擘畫各領域各方面發展藍圖,并以工程化、清單化、項目化方式,逐項破解發展難題、狠抓各項任務落實,強力推進動能轉換。

                這五年,山東把新舊動能轉換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高點站位、精準施策,堅定落實“三個堅決”,“十強”現代優勢產業快速成長,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確定的主要指標基本完成,119項重點任務全面落地,綜合試驗區建設成效凸顯。

                這五年,山東省堅持以“十強”產業為主戰場,加快推動新興產業擴容倍增、傳統產業蝶變升級,謀劃提出年度行動計劃,273項重點任務加快落地,“十強”產業高端化、集群化發展態勢凸顯,143個“雁陣形”產業集群總規模達到7.2萬億元。

                這五年,山東省堅定不移嚴控“兩高”優化其他,不斷拓展發展空間。累計治理“散亂污”企業11萬多家,化工園區由199個壓減至84個,化工企業入園率由不足20%提升至38%,整合退出地煉產能2352萬噸,壓減焦化產能1866萬噸。

                ……

                一個個數字,是山東保持戰略定力,不斷縱深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生動注腳。

                苦心人,天不負。經過五年的不懈努力,山東新生動能不斷涌現聚集,傳統優勢不斷夯實塑強,發展動力越來越強,發展質量越來越高。如今的山東,產業結構提檔升級、創新動力蓬勃迸發、數字賦能態勢強勁、綠色低碳成效彰顯、營商環境系統重塑,成績令人欣喜。

                在這個關鍵節點,國務院發布《意見》,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這是對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前一個五年的最大肯定!

                03

                未來怎么干?

                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未來怎么干?

                這個時候,新舊動能轉換需要更高的目標。

                ——到2027年,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實現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產業數字化轉型全面推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能源結構、產業結構顯著優化,增量能源消費主要依靠非化石能源提供,重點行業和企業能效水平全國領先。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大幅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下降,城鄉人居環境和居民生活品質顯著改善。重點領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營商環境達到全國一流水平。

                ——到2035年,山東成功跨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常規性長期性關口,努力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發展動能持續轉換升級和綠色低碳發展的體制機制基本成熟定型,建成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國務院也提出了明確路徑:

                一是降碳提質并舉,全面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傳統支柱產業綠色化高端化發展,加快重化工業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

                二是堅持清潔低碳安全高效,推動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促進非化石能源大規模高比例發展,優化交通設施布局和結構。

                三是推動數字綠色文化賦能,積極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全面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培育壯大數字產業,大力發展海洋特色新興產業集群,積極發展綠色低碳新興產業。

                四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重大創新平臺建設,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加快塑造發展新優勢。

                五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強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提升生態系統功能和碳匯能力,建立綠色低碳發展體制機制,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六是構筑高質量發展空間動力系統,推動省內區域協調聯動發展,提升城市建設和治理現代化水平,扎實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城鄉區域協調。

                七是建設改革開放新高地,健全動能轉換的市場化機制,建設高效能服務型政府,拓展對外開放合作新優勢。

                這是國家層面給予一個大省的方向指引、路徑設計,一字一句,貫穿未來十幾年國家的發展主線。大使命期待新塑造,山東領命開新途。

               ?。ù蟊妶髽I風口財經記者 劉曉 李兵 景毅 報道)

              【編輯:劉飛】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