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企業
              商城
              縣域
              讀報
              專題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閃電評論丨三載向海圖強 山東“蹄疾步穩”

              來源:閃電新聞  2022-10-23 11:58:32
              A+A-
              分享

                2022年10月22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閉幕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后,張連鋼代表亮相二十大“黨代表通道”并接受媒體記者提問。生于1960年的張連鋼是山東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別專家。他帶領平均年齡34歲的團隊,破解了十幾項世界級難題,建成了世界上自動化程度最高、作業效率最快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并先后9次刷新世界紀錄。

                海洋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港口是海洋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對于山東省而言,港口是戰略性資源、最大的比較優勢和最強的開放基因,是重要“棋眼”。建設海洋強省,港口既是窗口,也是支柱。2019年8月,山東省委省政府高點站位、精心謀劃,成功組建了山東省港口集團,青島港、日照港、煙臺港和渤海灣港四大港口整合到一起,標志著山東港口由群雄逐鹿的局面邁向全面一體化融合發展的新時代的同時,也擔當著推動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高質量發展和海洋強省戰略的重任。這是遵循經濟發展規律的歷史選擇,更是從根本上實現山東港口由大變強的必由之路,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p>

                新舊動能轉換積厚成勢 山東港口“走在前”

                2018年1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山東省建設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五年來,山東省按照“一年全面起勢、三年初見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優勢”的總體部署,持續掀起新舊動能轉換熱潮,呈現出一系列深刻變化。

                山東港口自組建以來,始終牢記使命,聚焦省國資委確定的主責主業,發揮處于“一帶一路”海陸十字交匯點的地緣優勢,努力發揮暢通腹地客戶企業進出口業務的樞紐節點作用,打造集聚資源、鏈接產業的“萬能接口”。重新梳理優化業務結構,完善港航產業生態,向傳統業務、新興業務并重轉型,構建起“1+4+12+N”的一體化協同發展格局;堅持騰籠換鳥、科學布局,加速由生產資料港向生產、生活資料港轉型;聚力建鏈補鏈延鏈強鏈,啟動建設中國北方生活消費品分撥中心,初步形成“濟青雙中心、沿黃多基地”布局;設立中國北方國際油氣中心、港信期貨公司,布局大宗商品交易運營中心,破題推進公共海外倉建設,進一步完善供應鏈服務體系?! ?/p>

                三年來,山東港口吞吐量連跨三個“億噸”臺階,突破15億噸;集裝箱量突破3400萬標箱,穩居全球第一、第三位,增幅連年超過全國沿海港口平均水平。航線總數達到325條,航線數量和密度穩居北方港口首位,開辟內陸港30個、班列80條,海鐵聯運箱量連續保持全國第一。各港口集團在全球、全國的名次實現進位爭先,青島港吞吐量躍升至世界第四,日照港躋身全球第九,煙臺港穩居全國第八,渤海灣港生產經營實現翻番式增長。

                在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的關鍵節點上,山東港口的發展變得更“立體”,樞紐平臺作用不斷放大,產業鏈價值鏈加快向高端邁進,尤其在國際貿易、多式聯運、數字平臺等領域,在搶占海洋產業發展制高點、助推全省新舊動能轉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引領智慧綠色創新發展 山東港口“做示范”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智慧港口、綠色港口高質量發展之路,是現代化港口的本質要求,也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應有之義?! ?/p>

                三年來,“智慧綠色”始終是山東港口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底色。作為全國獲批的首個“交通強國”智慧港口建設試點,山東港口在智慧綠色港口建設上積極發揮升級演變、引領示范作用,依托內部市場規模大、應用場景多等優勢,強化與頭部企業合作,創新搭建起“1+N”開放共享共建模式,不斷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發布了《自動化集裝箱碼頭設計規范》等14項行業、地方和企業標準,建設行業首個中央決策智慧大腦,率先建成全球智能空軌集疏運系統、順岸開放式全自動化碼頭、干散貨專業化碼頭全自動控制系統、原油運輸“管道智腦系統”,在全國港口率先完成全系列自動化技術試點攻關,創造了多個全國乃至全球的領先成果。

                優化配置岸線資源,在山東港口日照港完成國內首個港口岸線退港還海生態岸線工程;聚焦“雙碳”目標,因地制宜推動打造“中國氫港”、“數字能源港”、“風光儲”一體化零碳港等特色發展板塊,建成全國首個港口加氫站、首個集卡自動換電站、首座“散改集”封閉艙,首個跨區域、多港區統籌聯動的大氣環境智慧管控平臺,大力推進“公轉鐵”、海鐵聯運,推廣清潔能源使用,2021年,鐵路、水路、管道集疏運占總集疏運比例達到76.2%,電、氣、氫等清潔用能占比達到52%。

                科技創新是“關鍵變量”,也是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作為山東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專家,黨的二十大代表張連鋼對此體會深刻:“黨中央要求我們引領世界港口發展方向和潮流,對此我們要保持清醒頭腦,增強憂患意識,瞄準科技發展前沿,主動創新求變,著力解決‘卡脖子’問題,通過拼搏奮斗,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繼續搶占世界自動化碼頭技術的制高點。”他帶領團隊進行流程再造,規劃設計、建設集成和商業運營“三位一體”,自主研發了機器人自動拆裝集裝箱扭鎖技術及系統等多項全自動化碼頭核心技術,推出自主研發、集成創新的“氫+5G”“全球首創機器視覺+自動化技術”等多項科技成果。隨著全球領先的智能空軌集疏運系統(示范段)在山東港口青島港竣工,實現港區交通由單一平面向立體互聯的突破;全球領先的順岸開放式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在山東港口日照港落地,為全球港口提供傳統碼頭改造升級為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的“中國樣本”……張連鋼和團隊站在更高平臺上不斷開展科技創新?! ?/p>

                立足新時代把握新機遇 山東港口“劍指深藍”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面向未來,山東港口將以建設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為抓手,強化與天津、河北、江蘇等沿海省份港口合作互動,增強輻射能力,提升樞紐地位。到2027年,集裝箱航線總數預計達到400條,開辟內陸港60個,開通班列110條以上,全面提升效率、效能、效益,實現由目的港向樞紐港轉型,打造世界級港口群?! ?/p>

                以多方賦能供應鏈為抓手,加快培育現代航運綜合服務體系,加速構建世界一流港口生態圈層,建設全國領先的大宗商品電子倉單平臺、全省大宗商品期現聯動綜合交易平臺、東北亞國際船舶交易服務平臺、油氣全鏈條集采平臺等,做優港口供應鏈綜合服務。到2027年,實現由物流港向樞紐港、貿易港、金融港升級,成為國際知名的港口運營商和現代航運綜合服務商。

                以國際領先的智慧綠色港口為抓手,高標準完成交通強國試點任務,培育打造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高端裝備制造商和智慧港口行業領軍企業。聚力能源替代,加快建設青島港氫能港、日照港數字能源港、煙臺港源網荷儲示范港、渤海灣港風光儲零碳港,實現清潔能源占比年均增長3%以上、綠色電力占比超過40%。進一步完善多式聯運體系,推進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重點港口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10%以上,鐵路集疏港比例超過5%,率先實現港口“碳達峰”,加快推進“碳中和”。

                三載春華秋實,三載向海圖強。山東港口在服務全國全省發展大局中的“棋眼”作用愈加彰顯。往昔已展千重錦,明朝更進百尺竿。乘著黨的二十大的東風,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張連鋼代表信心滿懷:“我們要瞄準全球港口科技最前沿,在港口自動化、智能化、無人化領域創新攻關,完成‘超大型綜合港口泛在感知與預測術’和‘7000馬力氫動力拖輪研制’等十項重大創新任務,把科技的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建設世界一流的智慧、綠色港口中,展現新作為,作出新貢獻!”

              【編輯:孔祥雷】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