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企業
              商城
              縣域
              讀報
              專題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這就是山東|產業興 生活富 新圖景——泰安:護好東平一“湖”水

              來源:魯網  2022-11-16 19:33:31
              A+A-
              分享

                編者按:一渠清水連通南北,千里水脈利澤萬方。為深入挖掘南水北調工程蘊含的時代價值,日前,“南水浩蕩潤齊魯”網絡主題活動正式啟動?;顒右詫嶋H行動宣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挖掘在南水北調工程的潤澤下,山東各市在生態保護與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的成就,講好“南水北調故事”山東篇。

                魯網11月16日訊(記者 范金鑫)初見東平湖,就被煙波浩淼,曲溆暢還,魚翔淺底的生態美景填滿眼眸。湖中的漁民們或劃舟搖楫,或捕魚勞作,一派山水田園景象。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竣工以來,奔騰的長江水經過13級泵站來到了位于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境內的東平湖。出湖后分兩路,一路繼續向北穿黃河后到德州大屯水庫,另一路向東經濟南通過膠東輸水干線輸水到青島、煙臺、威海等膠東地區。一渠碧水潤澤著廣袤的齊魯大地,也深深影響著沿線城市的定位發展。

                東平湖是山東省第二大淡水湖,同時在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中起調蓄、輸水的樞紐,作用至關重要。近年來,東平縣狠抓生態建設、做實以湖興利文章,當地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綠色發展之路。

                興產業抓治理,繪就生活新圖景

                作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重要的調蓄水庫、長江水的再分配控制點,東平湖的水質直接影響到輸水水質安全。為了保障清水北流,東線工程東平段相關部門開展退漁還湖、清網凈湖、生態治理行動,曾經的沿湖居民生產生活也因此發生了很大變化。

                坐落于東平湖畔東側的東平縣老湖鎮,這里山承岱宗脈絡,水襲汶水風韻,景色秀麗,風景迷人,是北方少有的山水之鄉。2019年數據顯示,東平清網凈湖行動累計騰空水面12萬畝,拆除網箱6.7萬架、網圍8萬余畝。漁民上岸后,如何解決沿湖居民的生計?水利部門的幫扶就成為其中的重要一環。

                在老湖鎮水利扶貧產業園青島即發集團華山針織有限公司,張祖英正在做衣服包裝。張祖英對記者說道:“之前我們這里都是靠湖捕魚討生活,很辛苦。如今有了這個廠子,離家近還不耽誤照顧孩子,每個月收入也不少,生活更有奔頭了。”青島即發集團東平負責人鐘慎波告訴記者,如今工廠有職工160人,都是老湖鎮當地村民,工作時間很靈活。

                水利移民扶貧產業園是在省水利廳派駐老湖鎮第一書記幫扶下建設的“兩區共建”項目,總投資2億元,利用拆遷騰空的500畝建設土地分期建設,通過整合政策資金入股、扶持資金建廠、當地注冊企業,致力于構建產業、居民、社區利益共同體,使產業園形成產業集聚、土地集約、人才集成的產業化集聚發展基地。產業園主要輻射濱湖、水滸、滸源3個社區,引進即發華山針織、麗海網繩加工、吉樂尼工藝品加工等項目,年產值約2億元,吸納2000余人就業。

                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為老湖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在南水北調東平段另一處投資項目東平新源工具制造有限公司生產基地內,王健廠長告訴記者,這些投資項目不僅讓生產制造的產品有了更大的市場空間,還帶動了周邊興起了四家同類型企業,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好生態激發經濟新活力

                南水北調,不只是調水。走進州城街道汶河灣漁業露天養殖基地,老板顧春雷正在魚池邊指揮工人捕撈魚苗,一網網活蹦亂跳的小魚躍入水箱中,場景分外喜人。“這些魚苗一會兒要送到東平湖里增殖放流,用到的都是咱的本地原生魚類,青、草、鰱、鳙之類。”

                東平汶河灣漁業項目占地300畝,是集種苗繁育、商品魚養成及新品種、新技術試驗推廣于一體的漁業發展項目,年培育各種優質魚苗5000余萬尾,各種商品魚80萬斤,產品主要銷往北京、天津、濟南等城市,年銷售額1500多萬元,年利潤400多萬元。

                南水北調工程通過置換超采地下水,實施生態補水等綜合措施,使河湖、濕地面積明顯擴大,不僅改善了生態,也間接激發了經濟新活力。

                在優質水體的滋潤下,近年來,東平湖周邊還涌現多個特色品牌產品,包括國家地理標志斑鳩店大蒜、安山大米、大青蝦、紅心咸鴨蛋等。同時,泰安市全面推進東平湖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成功打造南水北調東線第一個無人工漁業養殖湖區。

                眼下,在位于東平縣戴廟鎮內的山東泰禾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智能化生產車間內菌菇長勢喜人,不斷有成筐的香菇從里往外運,進行分級、稱重、打包、裝車,運往香菇批發市場進行銷售。

                “南水北調對該企業投資2300萬元,企業興建起了智慧化工廠,極大解決了周邊村民的就業問題。”東平縣戴廟鎮企業聯合黨支部書記宋廣東告訴記者,作為一家以菌業研究、食用菌種植與深加工為主的現代化農業企業,泰禾農業日產菌菇散包達2.1萬斤,已然初具規模。

                南水北調工程影響深遠,意義重大,作為國之大策實至名歸。而以“綠”為底,碧湖生“金”的東平,也正因這南來之江水,煥發出無窮的活力!

              【編輯:劉飛】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