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進得去村,也出得了海
超47億件快遞“跑”出山東好品新市場
□本報記者 張文婷
本報通訊員 孫 陽
“今年‘雙十一’芋頭賣得很好,感謝親們支持。”11月18日,五蓮縣洪凝街道大古村社區電商負責人趙凱在社交平臺致謝。“雙十一”期間,他足不出村幫農戶售出5萬多斤芋頭,“快遞通到村里太便利了,幾千件快件家門口當天就發走,省內第二天就能收到,方便了老百姓銷售農產品。”
郵政快遞業連接千家萬戶,是擴大內需的重要助推器。今年1-10月,山東快遞業務量達47.74億件,同比增長6.5%,支撐實物型網絡零售額3600多億元。省郵政管理局市場監管處負責人介紹,1-10月全省快遞服務農產品寄遞量累計達到5.48億件,有力促進了農民增收和農村電商發展。
目前,山東已基本實現行政村快遞進村全覆蓋。在濟南市萊蕪區和莊鎮青石關村,每天兩趟的公交班車,準時將包裹送到村里的快遞點“快萊小鋪”,再將村里要寄出的包裹帶走。“公交班車載客也捎貨,村民再也不用跑到4公里外的鎮上收寄快遞了,現在每天的快遞有30-40單。”小鋪工作人員說。除了送快遞上公交,山東各地還探索建設了“紅色速遞”服務站、“鄰里中心”村級快遞服務站等,有效破解進村快遞效率低、成本高等制約。
在快遞進村的基礎上,山東正加快完善縣鄉村寄遞物流體系,為農產品上行搭建高速路。當前,全省快遞服務農產品金銀銅牌項目數量再創新高,服務“一地一品”“一市多品”項目達到83個,培育煙臺蘋果、樂陵小棗、安丘大姜等超千萬件項目22個,保持全國領先水平。
不斷升級的基礎設施是快遞提質增效的“加速器”。去年建成投運的中通快遞濟南轉運中心,日處理快遞數量最高可達1000萬件,是亞洲單體面積最大的轉運中心。“用上全自動分揀系統,全程幾乎不用人工參與。”轉運中心相關負責人說,中心配備的雙分揀線每小時可分揀快遞9萬件,準確率高達99.99%。
快遞進得去村,也出得了海。“實在沒想到能這么快,這還不到2天。”家住韓國京畿道平澤市的郭先生,經常在速賣通上購買中國商品,今年“雙十一”買的T恤僅過了37個小時,就從中國漂洋過海來到韓國送貨上門。
11月9日,菜鳥聯手速賣通正式啟用煙臺出口優選倉。目前,從優選倉發往韓國市場的訂單已逐步實現“隔日達”,部分訂單可以做到“次日達”。優選倉能提供上門攬收、集貨直發、履約托管等服務,進一步優化全鏈路物流時效。以韓國市場為例,備貨煙臺倉和威海倉省去了國內攬收和調撥的時間,跨境包裹通過海運12小時內可抵達韓國口岸,實現“夕發朝至”。菜鳥及速賣通數據顯示,今年優選倉發往韓國包裹同比增長超過300%。
省郵政管理局局長杜繼濤表示,山東郵政管理部門將進一步推動郵政快遞業服務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等實體經濟。同時,突出區位優勢,重點打造日韓、歐美、“一帶一路”等主要寄遞通道,從空、陸、海、鐵四個領域加強網絡布局,助力郵政業實現新跨越。
2023-04-18 09:17:34
2023-04-18 09:12:24
2023-04-18 09:11:24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