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民宿催熱鄉村旅游、智慧大棚“遙控”農作物種植、坐在家里點開手機APP就能用數字智能大喇叭廣播......一幕幕生動場景,詮釋出數字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的強勁動能。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數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近日,由中共山東省委網信辦主辦的“這就是山東丨打卡齊魯數字鄉村”網絡主題活動正式啟動,展現了新時代山東“數字鄉村”建設的高質量發展畫卷。
乘“云”而上,繪就“數字鄉村”新畫卷,恰逢其時。較之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傳統要素,數據是一種新型生產要素。發展數字鄉村,意義不僅在于“蓄水”,以數據流帶動資金流、技術流、人才流、物資流等向農村集聚;更重要的是“布新”,為鄉村振興帶來全新的發展方式和治理方式,促進傳統農業生產、經營、交易的數字化轉型。近年來,山東持續發力數字鄉村建設,推動智能社會治理向基層延伸,圍繞鄉村治理熱點、難點、堵點,打造了智慧村務、“云公章”等一批貼近群眾現實需要的數字化應用場景,有效提升了鄉村治理和信息惠民水平。
乘“云”而上,繪就“數字鄉村”新畫卷,前景廣闊。在互聯網信息技術應用不斷拓展、深入的今天,鄉村要大發展、快發展,就要加快打通城鄉數據壁壘,讓鄉村振興搭上數字化的“快車”不斷縮小彌合城鄉“數字鴻溝”。山東通過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向鄉村延伸覆蓋,促使政務服務“網上辦”“掌上辦”“快捷辦”,實現數據惠民。在濟寧市汶上縣白石鎮,以數字化為基礎建設的“一屏觀全鎮,一網管全域”的數字白石鄉鎮一體化平臺,實現了全鎮資源數據采集、匯總、分析和可視化運用,引領了基層治理模式的新變革。此外,讓農業數字化向全產業鏈延伸,山東加快推動智慧農業設施布局,在提升農產品科技含量、提高農民收入的同時,為農業數字化轉型按下加速鍵。濰坊峽山生姜、棗莊周營薄皮辣椒、煙臺海水養殖……鄉村發展一經“觸網”不斷煥發新生機,鄉村振興邁向“數字時代”。
乘“云”而上,繪就“數字鄉村”新畫卷,任重道遠。對于許多地方來說,數字鄉村還是新生事物,缺乏建設經驗。因此,要做好頂層規劃設計,設定合理目標,選準發展路徑。特別是針對農村網絡基礎設施條件參差不齊的客觀現實,要因地制宜加大農村地區物聯網、人工智能、5G等技術設施的投入力度。要結合農村生產生活實際,主動向農民群眾普及手機應用、網上辦事、電商物流、直播帶貨等知識。要打造人才薈萃“蓄水池”,吸引大學生、在外能人回鄉創業,培育一批“土專家”“田秀才”,將其鍛造成為帶領群眾增收致富的“主力軍”。
云端發力,數字賦能,大有可為。循著數字鄉村發展的“施工圖”扎實推進,山東定能在廣闊天地奏響數字時代的田園牧歌,讓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的鄉村振興畫卷鋪展在齊魯大地希望的田野上。(文/董丹丹)
2023-04-18 09:17:34
2023-04-18 09:12:24
2023-04-18 09:11:24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