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玥 隋忠偉 安臻
“草長平湖白鷺飛”,“一行白鷺上青天”,“輕舟點點飛白鷺”……此等意境,向來只在詩情畫意之中,但在現在的日照市白鷺灣濕地公園,卻是平常。每年11月,在白鷺灣的田里、路邊、水畔、樹上,隨處可見候鳥翩躚。幾百上千只候鳥集體飛起,甚是壯觀。青山綠水之間,人與候鳥,相見而不懼,相望而不擾,顯然繪就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畫卷。
候鳥舞翩躚
80余種鳥類過冬港灣
過去,白鷺灣所在的地方是潮白河流域附近的一片四荒地,后來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以“藝術+旅游”模式,推動文化旅游、現代農業等產業聚集,實現三產聯動和城鄉融合發展,打造一種新型發展業態,既保護了綠水青山,又帶來了金山銀山,形成了一派生態、生產、生活“三生”融合的熱鬧景象。
不遠處的水面上,幾只天鵝或游或走,鼓翼歡歌,時而展翅滑翔、輕盈踏水,時而引頸長鳴。水面上還棲息著不少白鷺、綠頭鴨、白骨頂雞、鴛鴦等,畫面和諧溫馨,同蔚藍的天空、清澈的河水交相輝映。
環境好不好,鳥兒說了算。白天鵝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對環境和水質的要求極高,這里環境靜謐,水質甘純,林木成行,綠樹成蔭,為候鳥們提供了理想的棲息繁衍場所。2013年飛來了第一只白天鵝,從最初的1只到現在的40多只,數量在逐漸增加的白天鵝,也見證著日照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十年。
據介紹,隨著日照濕地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吸引了白天鵝、鵜鶘、鴛鴦、白鷺、綠頭鴨等80多種鳥類在此“安家”過冬。
為了保護天鵝等鳥類的棲息環境,白鷺灣在潮白河濕地公園白鷺灣段及周邊區域籌建白天鵝越冬重點保護區,禁止在重點保護區開展捕魚、捕鳥、釣魚、開墾、行駛橡皮艇等各類影響白天鵝棲息越冬的生產活動。
此外,還成立了白鷺灣天鵝護衛團隊,團隊負責人劉明被人們親切地稱為“鳥爸”,十年如一日保護著鳥兒和濕地,定點投食,宣傳保護野生鳥類知識,營造了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想家園,“起初我喂食的時候他們會有些怕人,但是時間長了它們也仿佛把我當成了一位熟悉的老朋友,不再害怕我。”劉明開心地說。
振興現代農業
助推鄉村振興
沿著蜿蜿蜒蜒的大道,穿過層層疊疊的林木,蘋果、櫻桃、藍莓、桃子、獼猴桃的種植地悉數亮相,當無人機高高飛起的時候,一片橘燦燦的柿子林映入畫面,樹枝瘦瘦的、干干的,滿樹的柿子將樹枝壓彎了腰,樹下有幾個孩子歡快地跑著、跳著。
白鷺牧場通過在高低起伏的場地上營造草地、樹木、湖泊、梯田等自然景觀,構建出一幅秀美的田園風光,并以此為基礎、以文化旅游產業為主導布局一、二、三產業,實現三產聯動和城鄉融合發展。“現完成景觀綠化及果木種植面積3000畝,采用以色列耐特菲姆水肥一體化智能化系統,其中種植果木約900畝,種植蘋果、櫻桃、藍莓、桃子、獼猴桃等;完成綠化苗木種植2100畝,種植櫻花、紅橡、紅楓、樸樹及日本厚樸等。”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白鷺灣吸引周邊7個村集體參與合作建設白鷺牧場藍莓、櫻桃育苗基地,建立利益共享機制,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每年可帶動村集體增收約3萬元。致力于建設“農民的致富田園、游客的休閑田園、投資者的創業田園、市民的心靈田園”,作為園區片區治理開發的一種有效形式,實現“穿點成線、以點帶面”的綜合治理發展新思路,探索出一條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路徑。
生態立市
擘畫日照綠色發展新藍圖
天藍水清,鷗鷺翩躚,清清河流綿綿蜿蜒,山海之間,光影流轉,跨過道道青山,穿越碧海藍天。如今的日照,“幸福”一詞,被賦予更厚重的生態底色。
在日蘭高速路出口、迎賓路兩側,大片的波斯菊、百日草等競相綻放,昔日的裸土礦坑披上綠衣,曾經的城市“瘡疤”成了如今的花海綠廊。市政污泥和裸露土地協同治理,實現固碳2000噸/年,有機固體廢物資源化和裸露土地整治經驗在全省推廣。這是日照市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一個縮影。
“天越來越藍了,像水晶、像翡翠、像藍色的綢緞,朵朵白云點綴;水越來越清了,一條條河流穿城而過,兩側綠樹掩映,將城市襯托得愈發靈動;地越來越綠了,‘轉角遇到綠’是我們的最大感受,街頭綠地、口袋公園俯拾皆是,滿眼的綠色讓人目不暇接。”市民內心的認可和臉上洋溢的笑容,成為生態日照、幸福日照的真實寫照。
生態是日照最大的優勢,為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日照堅持鐵腕治污、精準科學依法治污,PM2.5和PM10平均濃度分別降低53%和50.8%,空氣質量全面達到國家二級標準,“藍天白云、繁星閃爍”已經從“奢侈品”變成了“常用品”;扎實開展“林水會戰”,全市森林覆蓋率增加到27.72%,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典型示范區;堅持林水共治,大力開展清清河流行動,全面完成主城區雨污分流改造,下決心從根本上治理農村畜禽養殖污染,國控考核斷面水質均值全部達標,河湖管理工作獲國務院表揚激勵;堅持海陸共治,在全國率先實施港口岸線退用還海工程,近岸海域優良水質面積比例保持100%,綿延不斷的黃金海岸線水清沙軟、魚鷗翔集,繪成了一幅“藍天、碧海、金沙灘”的美麗畫卷。
生態治理,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環境保護,需滴水穿石、久久為功。日照精準施策,堅持規劃引領,堅持依法治污,強化科技賦能,嚴守安全底線,強化源頭管控,開展生態修復……一系列呵護生態“顏值”,提升經濟“含綠量”的舉措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如今的日照,優質的生態美景與快速發展的城市脈搏同頻共振,走出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的“日照路徑”,在齊魯大地上譜寫出一曲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綠色華章。
2023-04-18 09:17:34
2023-04-18 09:12:24
2023-04-18 09:11:24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