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南三澗溪村吸引青年就業創業
在鄉村振興中顯身手
本報記者 徐錦庚 王 沛
一大早,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三澗溪村村委會主任葉貴芬騎上電動車,直奔區政府所在地。今年,三澗溪村加快產業升級,新建的商業酒店、冷鏈物流基地、商業中心需要協調辦理有關手續。40歲的葉貴芬,這陣子一直忙前忙后。
做講解、搞旅游,短短幾年間,返鄉大學生葉貴芬快速成長,得到村民廣泛認可,去年當選村委會主任。
這些年,200多名像葉貴芬這樣的年輕人返鄉下鄉就業創業,為三澗溪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力量。去年,村集體資產達到2.73億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過3萬元。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要積極培養本土人才,鼓勵外出能人返鄉創業,鼓勵大學生村官扎根基層,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6月在三澗溪村考察時的殷切囑托,我們一直銘記在心。”三澗溪村黨委書記高淑貞說,“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我們將下更大力氣匯聚人才,吸引和激勵更多有志青年在鄉村振興中顯身手。”
引才用才育才,讓返鄉下鄉青年有機會有舞臺
今年26歲的于錫是三澗溪村的“百事通”。“跟我來,給你看看我的資料庫。”推推鼻梁上的眼鏡,于錫一溜小跑來到村委會辦公室三樓,走進一間屋子,打開電腦,“三澗溪村的家底就在這兒。”
于錫2020年考取了濟南市的鄉村振興專員崗位,分配到三澗溪村工作沒多久,就投入建設數字服務中心的工作中。
“雖然算是科班出身,但心里還是直打鼓。”于錫說,“村里黨建、民生、戶籍等方面幾十年積攢的檔案、數據,都要錄入電腦。就拿戶籍信息來說,稍有差錯就會影響村民利益,還關系到村里安置房分配。”
有村民擔心:“小丫頭初出茅廬,這事能干好?”高淑貞說:“年輕人有知識、有闖勁,得讓他們放手干、加油干。”
將紙質檔案一一掃描、分類、編碼、線裝,三澗溪村的歷史仿佛在手中流過。“我和兩個伙伴經常加班加點,一心想干出個樣子來。”說起那些日子,于錫頗有成就感。
兩個月后,三澗溪社會治理現代化綜合平臺順利上線,老年人補貼發放、低保人員統計等都可以在線上處理。輸入姓名,村民的拆遷補償條件、動遷費發放情況等信息自動生成表格,一目了然。
村委會原委員徐紹霞這些天來幫于錫整理檔案材料,開口就忍不住夸,“這姑娘肯吃苦、能干事。”
來到三澗溪村,許多年輕人感覺如魚得水。90后劉亞楠把三澗溪村官方新媒體賬號運營得風生水起;95后退伍軍人李其曉在農創園田園綜合體創業,單次直播銷售額逾1.3萬元……
去年,三澗溪村兩委完成換屆,村干部平均年齡43歲,其中新當選的5名干部平均年齡不到35歲,還有兩名是大學畢業生。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章丘區委組織部副部長楊玉新說,“三澗溪村的實踐說明,推進鄉村人才振興,要善于引才用才育才,讓返鄉下鄉青年有機會有舞臺。”
提供機制保障,讓創業平臺吸引人留住人
三澗溪村的農創園里,大棚內瓜果成行。不少大棚入口處,都貼著經營者的照片。上前一看,一張張年輕面孔青春洋溢。
“這些都是由村里的返鄉青年經營的,每人租一個大棚,參與農業創業。”濟南源虎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元虎介紹。
王元虎和妻子李少清是三澗溪村第一批返鄉創業大學生。在當地黨委和政府的惠農政策扶持下,夫妻倆歷經13年,打造出一家年銷售收入超千萬元的濟南市農業龍頭企業。
“創業不易,我吃過苦頭,也栽過跟頭。”王元虎頗為感慨,“返鄉創業的年輕人有闖勁,但遇到挫折有時也容易泄氣。”
“咱得著力完善機制、強化保障,讓農村的創業平臺吸引人、留住人。”高淑貞說。在三澗溪村,產業增長點在哪里,專業合作社就建在哪里,黨組織就延伸到哪里,發揮好黨員干部示范引領作用。如今,村黨委下設青年創業、個體私營企業、康養服務、物業管理、古村旅游5個黨支部。
王元虎擔任青年創業黨支部書記,帶動121名年輕人組建綠澗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成立農創園田園綜合體。
劉亞楠是首批進駐農創園的年輕人之一。她于2018年嫁到三澗溪村,也想從事農業創業,可當時難題不少,建大棚前期投入至少十幾萬元,自己經驗也不足。
“在農創園,一個大棚一年租金1萬元,還有黨組織協調,幫助解決技術、配送難題。”入駐當年,劉亞楠不僅收回了本錢,還拿到了入股合作社的分紅。2020年,她獲得濟南市創業大賽一等獎。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王元虎說,“有志青年投身鄉村振興正逢其時、大有可為。”眼下,他又有新謀劃,將8700平方米的舊豬舍轉型為農樂園,打造集休閑觀光、研學旅游、勞動體驗、農事科普等為一體的農業旅游園區,為有志于推進鄉村振興的年輕人就業創業提供更多機會、更好環境。
今年5月,4名00后大學生來此實習,成為農創園的推廣主力。“鄉村振興的發展機會越來越吸引年輕人。”其中,19歲的武昊計劃留下來。
煥發鄉村活力,讓更多人才建功立業
膠濟鐵路橫穿三澗溪村,路北是生態客廳,路南是冷鏈物流基地和古村。村西頭,章丘區中醫院樓群拔地而起;村東頭,電商基地已開始運行……
這張村莊規劃圖,深深地印在高淑貞腦中。三澗溪村根據自身資源條件,發揮毗鄰城區的優勢,持續匯聚人才、資金等資源,著力打造新型產業平臺,有序推進田園綜合體、工業產業園和旅游、研學、康養產業,讓廣袤田野煥發新活力,讓鄉村更有吸引力。
位于三澗溪生態客廳的悅然三澗溪酒店,曲徑通幽,花團錦簇。“我們提供宴會、婚慶、預制菜等服務,現在已經輻射整個章丘區。”悅然三澗溪項目負責人孫兆民,早年和姐夫在章丘城區做餐飲,生意蒸蒸日上,“三澗溪生態客廳的發展定位,讓我們慕名而來。”
目前,悅然三澗溪創業車間已解決80余名村民就業,每年可增加村集體收入70多萬元。
禾木直播負責人、85后楊志剛也是慕名而來。他帶著團隊入駐三澗溪村鄉村振興綜合體,成立了三澗溪(山東)電子商務集團有限公司。
“現在還是試營業,計劃明年元旦正式營業,屆時將推廣章丘當地的圣泉茶、醬油醋等各類產品,并服務章丘本地企業。”楊志剛邊走邊介紹,“二樓設置了300多個工位,免費提供給有創業意愿的大學畢業生,優秀者或特別困難者能享受1萬元的補貼。我們還組織培訓,鼓勵村民學習電商知識,增加自身收入。”
“我們很快也會參與直播基地建設,聚合資源,讓三澗溪品牌成為品質的代名詞,帶動更多優質產品走出去。”工作之余,劉亞楠緊盯電商動態。
“如今的三澗溪,正在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產業匯聚的良性循環。”高淑貞說,“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真心愛才、悉心育才、傾心引才、精心用才’要求,匯聚更多人才資源,扎實推進鄉村振興。”
《人民日報》(2022年11月27日 1、4版)
2023-04-18 09:17:34
2023-04-18 09:12:24
2023-04-18 09:11:24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