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企業
              商城
              縣域
              讀報
              專題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山海天:水產養殖走向“深藍”,激活高質量發展“藍色動能”

              來源:海報新聞  2022-12-10 17:20:36
              A+A-
              分享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丁一 楊金鵬 日照報道

                冬季時令海鮮黑頭魚即將迎來大規模出魚,12月7日,記者來到了位于桃花島東側風景區東側海域網箱養殖點實地探訪。

                山東山海智慧漁業有限公司、山海天網箱養殖協會、國美海洋牧場在相關部門的推動下高標準打造網箱養殖區,將163口網箱集中布放在了桃花島海域,統一管理。通過浮動游艇碼頭建設進行陸海聯動互通,帶動漁民更加規范養殖,實現健康養殖示范發展。

                記者在現場看到,桃花島海域上布放的一排排黃色圓形網箱,箱中分布著密密麻麻的黑頭魚。冬天的海上溫度很低,卻依然阻擋不住船員們的熱情。船員們仔細檢查網衣,拉網收魚,稱重計量,豐收的喜悅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伴隨著輪機的轉動聲和船員的吆喝聲,起降機將一個個裝滿魚兒的網兜轉移到漁業養殖運輸船上。隨著網衣緩緩升起,深海網箱里的魚群活蹦亂跳,在水面上泛起了激烈的浪花。

                一上午的時間,在船員們的齊心協力下,三個養殖池共打撈上來3萬斤的黑頭魚,由漁業養殖船運往江蘇鹽城,將在鹽城繼續生長為成魚。記者了解到,這批黑頭魚于今年初集中投放,均為半成品魚,每斤的批發價為26元左右,每條黑頭魚平均重量達到了7.5兩。

                網箱養殖協會實施高品質生態養殖,采用“人放天養”的自然生態養殖模式,豐富的餌料加之良好的水質為魚的生長提供完全野生的環境,相較于普通養殖捕撈方式具有養殖容量大、抗風浪、海流性能強等特點,不受休漁期時間限制,魚類產出質量高。

                據介紹,網箱養殖協會從苗種培育、飼料調配到自動投喂、養成海產成品捕獲、海產成品銷售再到冷鏈物流,構建了完善的產業鏈配套服務體系,整合各方資源,化零為整、共同管護、抱團發展,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同時采取智能化管理措施,建立了海上監控平臺,對養殖海域實施了全過程實時監控。

                “我們網箱主要養殖黑頭魚、鱸魚、六線魚、黑鯛魚,黑頭魚類數量在4萬尾左右,規模為33箱,還將繼續擴大規模。通過規范科學養殖方法,我們的網箱養殖產量也會進一步提高,實現循環養殖的目標。”山東山海智慧漁業有限公司成員陳永志介紹,本次被收購的黑頭魚,預計明年五一前后重量將達到一斤二兩左右,達到上市規格。

                近年來,山海天在發展向海經濟過程中,堅持要素向海、產業向海,聚力項目招引,加快產業培育,一處處海洋牧場進入了“資源修復+生態養殖”的發展時期。通過建造網箱和網箱養殖,在深遠海實現養殖集約化、裝備化和智能化,對提升海洋經濟發展轉型升級,推動海洋漁業產業高質量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我們前期從鹽城來到網箱協會了解養殖情況,通過今天的采購,感到魚的活力很好,大小都能達到我們預期的效益,希望以后加強合作。”陶灣海洋牧場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李益說。

                下一步,除水產養殖以外,山海天將充分利用該平臺資源,打造漁家樂、休閑垂釣、漁事體驗等于一體的海上文旅項目,提高網箱養殖海產品知名度,不斷豐富漁旅融合業態,同時帶動周邊漁村共同致富,引導本地特色產品輸出、海上文旅項目、特色餐飲住宿行業蓬勃發展。

                建設“海上糧倉”網箱養殖區既帶動了傳統漁業的提檔升級,也帶來了看得見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同時也是助推山海天生態文旅、鄉村振興、漁業轉型的有力抓手。山海天將進一步推動漁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做好集觀光、養殖、科普、休閑、餐飲于一體的“藍色文章”,激活高質量發展“藍色動能”。

              【編輯:萬昊】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