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企業
              商城
              縣域
              讀報
              專題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齊魯評論|2022年山東GDP增速憑什么領跑經濟大???

              來源:齊魯網  2023-01-16 18:13:14
              A+A-
              分享

                近日,山東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省長周乃翔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到,預計2022年山東全省GDP達到8.7萬億元,增長4%左右。而從目前各地公布數據來看,2022年廣東GDP增速為2%左右,浙江為3%左右,河南為3.5%,而江蘇前三季度為2.3%。

                2022年,山東GDP增速領跑TOP5經濟大省。不僅如此,山東主要地市表現均十分突出:青島GDP突破1.5萬億,濟南超過1.2萬億,煙臺則有望在2023年成為全國第25個萬億城市。

                疫情沖擊之下,山東經濟靠什么絕地反彈?憑什么領跑全國?

                一、2022年,山東為什么能?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全球通脹疊加地緣沖突,帶動大宗商品價格暴漲,以能源、化工為支柱產業的省份,無一不從中受益。

                山西、內蒙古的名義GDP狂飆突進,山東同樣受益于此。

                與廣東、江蘇、浙江等不同,山東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冶煉是主要支柱產業。根據山東省政府數據,2020年山東石化行業在工業營收中占比20.2%,鋼鐵占比8.2%,有色金融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占比8%,總體來說傳統產能占工業比重達70%。而廣東和江蘇工業營收中占比最高的行業均為計算機通信電子設備制造業,分別為28.8%和14.7%。2021年山東5家入選世界500強的企業中,除海爾集團外其余均是重化工業企業,這也能看出山東傳統支柱產業在省內具有較高集中度。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因素是,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初步取得成效。

                從2018年起,山東推動并實施新舊動能轉換的重大戰略,在經歷了“騰籠換鳥”的陣痛后,新舊動能轉換正實現“鳳凰涅槃”。

                根據山東政府統計數據,截至2021年,山東省累計關停“散亂污”企業11萬多家,實際壓減煤炭消費量1億多噸,壓減鋼鐵產能占全國1/10,化工園區由199家壓減到84家,關閉化工企業1500多家。

                過去幾年來,山東在淘汰了上萬億的落后產能的同時,也打造了以“十強產業”為代表的新動能。

                2021年,山東“四新”經濟投資占比51.2%,105個雁陣形產業集群規模突破5.7萬億元,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入圍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高端醫療器械等4個產業集群納入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從節能、降碳等綠色發展看,2021年有70個縣(市、區)入選國家試點,開發規模3000萬千瓦以上,數量和規模均居全國首位。

                此外,山東省在其“十四五”規劃中提出,新動能聚焦于“十強”產業,主要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根據工信部先后公布的6批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名錄,山東共有145家企業“上榜”,總數居全國第二;示范企業共109家,數量居全國首位,山東的產業結構轉型取得一定的成效。

                這幾年,在專精特新、單項冠軍、先進制造業國家隊等主要榜單中,山東的身影越來越常見。

                截至2022年,山東共有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86家,僅次于浙江,超過廣東、江蘇,位居全國第二。

                看到這些因素的疊加,山東增速領跑TOP5經濟大省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未來,山東靠什么能?

                山東的雄心遠不止于此。

                2023年1月3日,山東省委、省政府印發的《山東省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 年)》里,為各地劃定了至少在未來三年里的任務目標。到2025年,省會經濟圈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6萬億元以上,膠東經濟圈地區生產總值突破4萬億元,魯南經濟圈力爭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萬億元。

                這也意味著,到2025年,山東全省GDP至少將達到9.6萬億,其中煙臺不出意外將邁入萬億俱樂部,山東至少擁有3個萬億城市,實現“三核”帶動。

                根據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到2027年,綜合實力大幅躍升,高質量發展主要指標走在前列,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1萬元。以山東1億常住人口測算,到2027年,山東GDP有望達到11萬億以上。

                這意味著,未來五年,山東名義GDP至少要增長26%以上。這個目標將如何實現?

                1月16日,就中國式現代化山東實踐如何邁出堅實步伐,山東省委書記林武接受了人民日報記者專訪。

                林武在采訪中強調,將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突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這一總抓手。山東將積極搶抓先行區建設的重大戰略機遇,扎實落實國家意見和山東省三年行動計劃,深入實施“十大創新”“十大擴需求”“十強產業”行動計劃,推動先行區全面啟動、強勢開局,以先行區建設牽引山東省高質量發展。

                具體到2023年,消費方面,將大力實施“山東消費提振年”行動,多措并舉推動汽車、家電、住房等大宗消費回暖;投資方面,將推動實施2000個左右省級重點項目,加快推動裕龍島煉化一體化、萬華新材料低碳產業園等重大制造業項目落地,全年完成投資3萬億元以上;外貿方面,實施“境外百展”市場開拓計劃,助力企業出海搶訂單、拓市場。開展跨境電商躍升三年行動,全面深化濟、青、威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加快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相信,隨著山東繼續深化新舊動能轉換,加快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依托自身資源和人才優勢,持續推進“十大創新”“十大擴需求”“十強產業”行動,加大力度深化營商環境改革,激活民營經濟活力,未來一定能繼續充分發揮北方經濟“領頭羊”的角色,帶動周邊區域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書寫山東新篇章!

              【編輯:高長娟】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