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學澤
近日,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省財政廳出臺《山東博士后科學基金管理辦法》,正式設立山東博士后科學基金,集中資源支持發展潛力大、創新能力強的優秀博士后研究人員開展創新研究,扶持創業孵化和科技成果轉化,進一步健全完善了我省博士后資助體系。
山東設立山東博士后科學基金,對博士后研究人員開展創新研究,扶持創業孵化和科技成果轉化進行幫扶,意味著山東引育高層次創新型青年人才進一步制度化,體現了山東對高層次人才“最燃的熱情、最足的誠意、最真的情懷”。
這次山東對博士后設立科研啟動資金,重點有三個:一是以政府規章將支持“正式”化。正式就是以《山東博士后科學基金管理辦法》實現了資金支持的規章化,有了充分的制度依據。二是照顧到“每一位”。“讓每一位來魯的博士后都能獲得一筆科研啟動資金”,只要是來魯的博士后,每位博士后都能獲得支持。三是“真金白銀”支持。經費主要來源于省級財政資金撥款,十分有保障。
2022年3月,山東曾發布2022年度博士后公開招聘簡章,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3000余名優秀青年博士開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其中“山東博新計劃”擇優遴選應屆或新近畢業優秀博士,專項資助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給予每人60萬元資助。同時,用人單位也提供了具有吸引力的薪酬待遇和工作經費支持,最高提供年薪80萬元,最高提供科研經費1000萬元,同時還享受社會保險、住房津貼、帶薪年假、科研成果轉化收益、配備科研助手等福利待遇。

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步伐,要堅持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一體部署,推動深度融合。本次山東設立科研啟動資金,正是體現了“三鏈融合”特征,特別是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是聚焦國家和省重大發展戰略、戰略性高新技術和前沿科技領域,依托國家和省重點科研創新平臺、特色優勢學科和新興交叉學科、重點科研轉化項目設立創新崗位,每年擇優遴選一批新近畢業的國內外優秀博士,專項資助其從事博士后創新研究工作,加速培養一批高層次創新型青年領軍人才。
從近些年山東出臺的人才強省政策來看,越來越注重人才引育的制度化建設,這為山東“走在前,開新局”提供了強大智力支撐。
2019年9月,出臺《山東省省級高層次人才綠色通道服務事項清單》,支持事業單位對正式聘用的高層次人才,實行績效工資傾斜、年薪制、協議工資制等靈活多樣的分配辦法,所需經費在績效工資總量中單列,不作為本單位績效工資調控基數。
2021年12月,出臺《省屬事業單位綠色通道引才聯辦指南》,政策規定省外取得突出創新創業成果的高層次人才,意愿全職到山東省屬事業單位工作的,可以通過綠色通道直接申領“山東惠才卡”,并同步辦理事業單位引才進人手續。
2022年7月,出臺《山東省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崗位發布及招收公告》,“博新人選”綜合待遇規定,在站期間享受全省高層次人才綠色通道服務提供的交通出行、住房保障、免費旅游健身等服務;出站后留魯就業還可享受編制管理、崗位聘用、薪酬管理,以及配偶就業、子女入學、醫療保健、社會保險等優惠政策和便利服務。“博新崗位”聘任的博士后人員在站期間或出站留魯后均可根據個人科研工作實際,直接申報正高級或副高級職稱。

山東人才發展環境日趨完善,人才引育逐漸開花結果。1月26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在線發表了山東農業大學段巧紅教授團隊研究成果,這一成果打破了阻礙十字花科蔬菜遠緣雜交的生殖隔離,成功獲得大白菜的種間、屬間遠緣雜交胚,讓大白菜獲得了“擇偶”自由,為突破性種質的創制和新品種培育奠定堅實的基礎。而段巧紅來魯之前,是國外高校的博士后。
一些年輕的創新人才在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大潮中找到了用武之地。郭玉華是山東引進的人才。4年前,博士郭玉華到鋼城區擔任科技副區長。作為氫能源專家,郭玉華建議鋼企從煤氣中提純制備車用氫氣,泰山鋼鐵集團迅速建成了省內第一個加氫母站。去年6月,郭玉華掛職期滿,鋼城區按照人才引進政策,全職聘任他繼續圍繞鋼鐵產業做創新文章。今年,泰山鋼鐵集團球團工序中采用豎筒熱量回收裝置,預計可節約煤氣5%-10%,后期有望進行技術輸出,向全國鋼企推廣。
當前,山東進入高質量發展的黃金期,博士后來魯科研創業也適逢“黃金期”。截至目前,山東共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平臺近千家,累計招收博士后15000余人,在站博士后數量突破6000人,博士后平臺數量和年度招收數量均位于全國前列。山東創新設立實施博士后科學基金,將進一步促進博士后青年人才在魯創新創業、推動科研成果產業化,對我省吸引集聚更多海內外優秀青年人才、打造新時代人才聚集高地具有重要的支撐和推動作用。
【編輯: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