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登峰”,也要“落地”,豐富的“兩創”經驗讓山東趟出了一條激活傳統文化的成功路徑。
新黃河記者:任曉斐
還沒出正月,山東人的腳步已經“飛”起來了。
大明湖畔的超然樓變身網紅打卡地,濟南到曲阜的高鐵票突然緊俏,各個城市的近郊游人數和活躍度激增,山東文旅的熱度比早春氣溫的回升來得更早、更快、更高。
2月17日,2023年全國網上重大主題宣傳啟動儀式山東分會場活動在濟寧舉行,文化“兩創”網絡主題宣傳首站行進式采訪同時啟動。會場設在位于曲阜的孔子研究院。十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山東,在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參觀考察時發出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號召,提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要求,強調對歷史文化特別是先人傳承下來的道德規范,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文化“兩創”的號角從此吹響全國。
十年來,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的學習、貫徹和落實,自覺肩負起文化“兩創”看山東的責任和使命,緊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傳統文化擁抱時代、擁抱青年,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
“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黨的二十大召開以來,山東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耕人文沃土,在推動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競爭優勢的道路上不斷詮釋山東智慧。
三年疫情沒有阻擋山東“兩創”的步伐,文化“兩創”碩果累累,“文化興,看山東”漸成全國共識。今年春節假期一過,山東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暨文化體驗廊道建設啟動會議隨即召開,在用一年的時間成功擦亮了“山東好品”“山東手造”兩大金字招牌后,兔年開年再次亮出“王炸組合”——“四廊一線”文化體驗廊道,即沿黃河、沿大運河、沿齊長城、沿黃渤海、沿膠濟鐵路線五條文化軸線。
“四廊一線”文化體驗廊道一經亮相,社會反響熱烈。4天后,《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簡稱《意見》)正式發布,對解決新時代的“三農”問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文旅產業發展作出重要部署?!兑庖姟诽岢?,到2025年,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有效機制基本建立,優秀傳統鄉土文化得到有效激活,鄉村文化業態豐富發展,鄉村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和利用,鄉村一、二、三產業有機融合,文化產業對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帶動作用更加顯著,對鄉村文化振興的支撐作用更加突出。
“四廊一線”文化體驗廊道正契合了《意見》的安排部署,早謀劃、早開局、早行動,山東快馬加鞭又一次自覺站到了鄉村振興的排頭。
覆蓋全省16個市、93個縣(市、區)、1200多個鄉鎮(街道)、5萬多個村(社區)、7000多萬人口,總體規模占到全省的70%以上……“四廊一線”文化體驗廊道輻射帶動曲阜、淄濰、泰山、嶗山昆崳山等四個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片區和沂蒙、膠東、渤海、魯西四大紅色文化弘揚發展片區,山東用文化“兩創”撬動鄉村振興的眼光和魄力,讓人贊嘆。
既要“登峰”,也要“落地”,豐富的“兩創”經驗讓山東趟出了一條激活傳統文化的成功路徑。十年深耕,山東已經掌握了文化+的流量密碼。過去的一年里,“山東好品”“山東手造”頻頻出圈,盤活了傳統技藝,喚醒了鄉愁鄉情;未來的一年間,“四廊一線”五條文化軸線繼續深化文旅融合,構建全省全域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將會有更多人成為鄉村振興的參與者、建設者、受益者。
新時代的山東迎來了文化繁榮發展的最好時代。在古老又現代的齊魯大地,文化“兩創”的春風,將再次吹綠齊魯大地,以“四廊一線”為翼,助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山東準備好了!
2023-04-18 09:17:34
2023-04-18 09:12:24
2023-04-18 09:11:24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