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從全世界來看,我們現在的制造業門類品種是最齊全的。同時,我們還要再提升,向中高端走,我們高質量發展要體現在這里。” 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任何時候,中國都不能缺少制造業。
“制造業必須筑牢”。制造業是工業的主體,其既處于全球競爭的“漩渦之中”,又處于科技革命的“浪尖之上”。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既需龍頭企業頂天立地,也離不開鏈條中的中小企業“個個能打”。
細看制造業,奪目的重大“首個”“首創”背后,既有大企業的強,也有小企業的“專”。
濰柴去年11月,一天發布兩個“全球之最”。今年2月,濰柴又發布全球首款大功率金屬支撐商業化SOFC(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產品。多個“全球首個”背后,站立著一群“小巨人”。以濰柴為龍頭聚集而成的濰坊動力裝備集群現有企業315家,其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7家。
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這艘足有兩個遼寧艦大小的巨輪,開到哪兒,哪兒就是漁場。船舶,70%的設備要上下游采購。“國信1號”突破船載艙養、水體交換、減搖制蕩、減振降噪、清污防腐、智能集控等6大關鍵技術,形成系列技術成果60余項,這既有大企業挺立,也離不開一群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
(二)
可以說,我們任意打開一條制造業產業鏈來看,就會發現它其實是由無數中小企業在給予底層支撐的。這條產業鏈韌性強不強,耐不耐沖擊,終端產品高級不高級,在很大程度上要看這些中小企業在產業布局上深不深、廣不廣。
“中小企業能辦大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示要加快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作為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的企業,“專精特新”企業能有效連接產業鏈“斷點”、疏通“堵點”。它們雖然體量不大,但往往以專注鑄專長,以配套強產業,以創新贏市場,對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具有重要支撐作用。
比如,山東泰瑞豐新材料有限公司,能給水下機器人提供專用零浮力線纜護套材料,攻克“零浮力”,填補行業空白;功力集團建設垂直細分領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電機云”,客戶可以對電機運行在線監測、故障診斷與預測、遠程維護……
“小巨人”強,制造業產業鏈就有望更強。正因于此,山東對制造業中小企業格外重視: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程,打造在細分領域掌握獨門絕技的“單打冠軍”和“配套專家”。山東被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居全國第三,中央財政重點支持的“專精特新”企業數居全國第二。
(三)
過去這五年,山東不僅實現經濟轉型,讓“大象起舞”,更實現專精特新“小巨人”、單項冠軍鏈式發展,讓“螞蟻成軍”。
強大的制造業,必須注重各產業各要素內在關聯性,協同推進產業鏈上中下游和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北京冬奧會上,中國首臺自主研制雪蠟車,就是“大象起舞”和“螞蟻成軍”的結果。整車制造、高強度車架系統、氫燃料電池和混合發動機來自中國重汽和濰柴,力諾電力承擔小型光儲新能源系統的設計研發,泰山體育提供用于運動員熱身和體能服務的高端運動自行車……
發揮“大象起舞”優勢,山東讓浪潮集團、濰柴動力、山東鋼鐵、華魯恒升等13戶省屬企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先進材料、高端化工等11條標志性產業鏈中擔任“鏈主”企業,并明確這11條標志性產業鏈是“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
讓產業鏈更強,就必須讓更多企業卡位入鏈。山東工信部門開展5場融鏈固鏈專場對接活動,推動112家“專精特新”企業與相關“鏈主”企業新達成合作事項187項;濰坊組織“專精特新”企業與“鏈主”企業常態化對接,推動200家以上“專精特新”企業與鏈主企業配套協作……
“鏈主”企業引領、單項冠軍攻堅、“專精特新”企業鑄基,山東的目標正是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發展產業生態,為塑造經濟發展新格局不斷謀勢、蓄勢、聚勢。
(四)
把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擺在必爭必勝的關鍵地位,布局“國之重器”,破局“卡脖子”難題。這些目標,離不開一家家企業。
“要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發揮科技型骨干企業引領支撐作用,促進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健康成長。”
一個個有突破能力的“點”強了,產業鏈條這條“線”才能壯起來,集群這個“面”才能強起來。
從這個意義上講,“螞蟻”與“大象”,它們都是產業鏈上的一個個“筋骨”,每一塊筋骨精壯了,制造業脊梁才能負重挺立。
實現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讓更多“螞蟻”與“大象”強起來、壯起來,未來山東制造的脊梁越挺越直,高質量發展道路越走越寬。
策劃 婁和軍 邵方超
記者 趙豐
2023-04-18 09:17:34
2023-04-18 09:12:24
2023-04-18 09:11:24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