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企業
              商城
              縣域
              讀報
              專題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全國兩會特別策劃“黃河春潮起”⑦ | 沿著黃河遇見海,山東繪出高質量發展新畫卷

              來源:新黃河  2023-03-13 18:45:18
              A+A-
              分享

                新黃河記者:趙璐

                ​大河湯湯,奔涌萬里。黃河流經山東9個市、25個縣(市、區),向東注入渤海。2021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山東,考察黃河入???,并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要求山東“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

                黃河入海“黃藍交匯”的壯麗奇景

                牢記總書記囑托,山東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環保、優生態,污染防治成效明顯,生態保護修復有力有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大美畫卷,正在齊魯大地精彩展開,為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動能”。

                以山為紙、以水為墨,繪就清麗“水畫卷”

                作為黃河流域中心城市,濟南是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的關鍵一環,肩負著推動生態保護責任,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光榮使命。

                2021年10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濟南市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倳浀囊笠髧谕?,聲聲入耳。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濟南正大踏步邁向“黃河時代”。

                近年來,濟南市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機遇,舉全市之力打響小清河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圍繞“高位推動、精準施策、長效管控”的12字方針,堅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的全流域產業布局思路,開展小清河環境綜合整治行動,累計投入超過百億元。

                濟南作為山東黃河流域的中心城市,深受黃河文化滋養

                經過一系列治理舉措,小清河水質年均值實現“四連升”。特別是2022年小清河辛豐莊出境斷面水質年均值首次并持續達到地表水Ⅱ類,化學需氧量、氨氮主要污染物指標較2018年分別改善40.7%、92.7%,創有記錄以來40多年的最高水平。

                以山為紙、以水為墨,鵲華煙雨歸。面對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大保護的關鍵任務,濟南市堅持“系統治、全面治”,提升了水污染防治的現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動了新舊動能轉化和經濟社會的轉型升級,通過資金投入補短板,統籌兼顧謀合力,成功再現了小清河水清河暢的歷史風貌,繪就了一幅北方內陸河湖治理的生態文明畫卷,小清河以嶄新的面貌通江達海。

                放眼山東河湖,“治水”的努力成效凸顯:啟動南四湖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整治;全省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率超過90%,其中黃河流域完成率達到95%;入海排污口已整治完成99.8%,提前超額完成80%的年度整治目標任務;馬踏湖摘取全國首批“美麗河湖”桂冠,靈山灣以綜合成績第1名獲評首批國家“美麗海灣”。

                白云執筆、藍天為幕,繪出滿滿“幸福感”

                靠近黃河的堤壩,常年受洶涌的河水沖擊,容易發生險情的堤段被稱作“險工”。在濟南,從蓋家溝險工到王家梨行險工的32公里黃河大壩,是濟南市公安局歷城區分局黃河派出所所長張峰每天都要巡查的地方。作為一名“生態警長”,張峰用腳步丈量黃河河道,守護黃河安瀾,也見證著黃河沿岸生態的向好之變。

                春天梨花盛開的黃河大壩,飛鳥在林間自在飛翔,張峰總是在巡河的路途中,有這樣片刻的駐足,在大好景色中感受到肩頭“幸福”的使命。“在派出所院里,有時能看到白天鵝從頭頂飛過,藍天白云下的黃河格外壯麗,這些年我們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了。”張峰說。

                濟南黃河岸邊的鵲華樓 新黃河記者王鋒 攝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藍天帶來的“幸福感”,濟南市民深有體會。近日,生態環境部“兩微”開設的《我的環保故事》欄目,刊發了新黃河·濟南時報記者采寫的《我用十年記錄下身邊生態環境的美麗蛻變》一文,通過十年的媒體記錄,見證了泉城空氣質量從“后十”到近年來穩定退出“后二十”,生態環境實現美麗蝶變。

                對沿黃城市濱州來說,作為老工業城市,好空氣尤其來之不易。2017年以來,濱州市以中央、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為契機,堅定不移推進“四個結構”調整,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2022年,濱州把3800家工業企業和300個施工工地納入應急管控;移動源管理水平邁上新臺階,劃定78個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限行區,1.37萬臺非道路移動機械安裝定位系統……通過多項舉措,2022年,濱州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達38微克/立方米,首次進入“30+”時代;優良天數252天,優良率在全省7個通道城市排名第1位,達到有監測以來最好水平,提前完成“十四五”控制目標。

                “刮骨療毒”式的大氣污染治理在山東持續進行中,藍天白云從曾經的“奢侈品”變成如今的“日常品”。2022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36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7.7%,威海、煙臺、青島、日照、東營、濰坊6市PM2.5平均濃度達到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較2021年增加2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平均為4.17,同比改善4.8%;優良天數比例平均為73.2%,同比改善2.1個百分點。

                黃藍交匯、飛鳥點染,共繪大美“新黃河”

                黃藍交匯,河海共鳴。

                2021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為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把脈定向。在“黃藍交匯處”的東營,東方白鸛在黃河入海處翔集,通過大力實施黃河三角洲濕地修復工程,如今濕地面積達到1130平方公里,增加20%,鳥類由187種增加到371種,增加了184種,成為東方白鸛全球最大繁殖地。

                黃河入海“黃藍交匯”的壯麗奇景

                黃河萬里志東流,縱馬青山闖九州。

                入河入海排污口一頭連著河湖庫海,一頭連著生產生活,是打通岸上和水里、陸地和海洋的關鍵環節。

                今年2月,山東印發《山東省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方案》,提出建立健全動態排查、規范整治、科學監管、全方位保障的排污口長效管理機制,明確了2024年6月底前完成黃河流域、南四湖流域入河排污口及全海域入海排污口整治,2025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全省入河排污口整治的任務目標。

                近年來,山東把加快建設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作為海洋生態環境治理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陸海統籌、河海聯動,深入打好重點海域綜合治理攻堅戰,采取了一系列創新舉措,加強入海河流總氮控制和入海排污口整治,全省近岸海域優良水質比例穩定在90%左右。

                濟南趵突泉 新黃河記者黃中明 攝

                如今,山東黃河生態保護邁出堅實步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十大行動”積極開展,創新開展省級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專項督察。啟動9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本底調查,建設黃河三角洲生態環境定位觀測研究站和10個生物多樣性養護觀測站。以黃河流域為重點,開展固體廢物非法堆放、貯存、傾倒和填埋點位拉網式起底式大排查。扎實推進黃河流域重要支流“一河口一濕地”建設,開工建設人工濕地40余處。全省8個縣區入選全國第六批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數量居全國第二,威海市好運角、德州市齊河縣入選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春風浩蕩滿目新,揚帆奮進正當時。奮進的山東,正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促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態環境更美好,聯手沿黃城市,共同繪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黃河”!

              【編輯:王靜】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