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營,看見王之渙詩中的“黃河入海流”,九曲黃河經千萬里壯闊迂回,在這里匯入大海。
7月13日,“黃河入海流”沿黃省市網紅打卡活動的第4天,來自沿黃9?。▍^)的30名大V來到山東東營,在黃河入??谂c古老的“母親河”對話,追尋熨帖于心的黃河故事,探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東營樣本”。
黃河文化館:講好時代故事,傳承黃河文化的“根與魂”
圖:黃河文化館(常跑跑 攝)
奔騰不息的黃河滋養著華夏大地,孕育出燦爛的文明。今天的第一站,大V們來到東營黃河文化館,領略黃河之美,聆聽黃河的歷史變遷吟唱
圖:參觀黃河文化館
圖:黃河文化館內場景(筆下花花 攝)
黃河文化館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地方方志館,也是沿黃城市面積最大的黃河文化主題場館。是集藏書、閱覽、研究、展陳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館,也是東營市第一家“國字號”場館,場館史料豐富細密,極具研學價值。
圖:黃河文化館巨幅畫卷《黃河之水天上來》(常跑跑 攝)
走進黃河文化館,四層樓高的巨幅畫卷《黃河之水天上來》懸掛于中庭,猶如黃河之水自蒼穹傾瀉而來?,F場的大V們不禁停下腳步,駐足驚嘆。
圖:黃河文化館內場景(七彩淄博 攝)
圖:黃河文化館內場景(雨神Hades 攝)
黃河文化館通過歷史遺跡、鹽業春秋、紅色記憶等板塊,以藝術品、文物、繪畫為載體,細膩的還原了黃河的變遷,也見證了黃河兩岸人民自不息、剛毅不屈的民族品格和鮮明氣質。場館應用全息投影、光影技術等現代化的技術手段,讓參觀者在實景展示中,通過高科技手段,身臨其境的感受黃河文化魅力。
圖:黃河文化館文物展品(LIVE阿良 攝)
文明依河而生,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東營黃河文化館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延續歷史文脈,不斷推進黃河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傳承和弘揚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已然成為一張黃河文化的靚麗名片。
圖:黃河文化館繪畫作品(知惠說 攝)
水語小鎮:發展生態旅游特色小鎮,農旅融合助推產業振興
離開黃河文化館,大V們一路向北,來到東營墾利區,到達生態環境優美、景色宜人的水語小鎮。
圖:大V們在水語小鎮體驗“開蚌取珠”
作為東營墾利區重點打造的20個田園綜合體之一,水語小鎮立足于生態建設,以農漁休閑為設計主題,融合漁業科普、研學拓展、濕地休閑觀光、養心住宿、特色餐飲、兒童娛樂六大核心功能于一體。
圖:大V們正在拍攝水語小鎮養殖的黃河口大閘蟹(LIVE阿良 攝)
圖:水語小鎮有機果蔬采摘區(LIVE阿良 攝)
漫步綠道長廊之上,飽覽水語小鎮生態美景,聽水語叮當、賞碧波瀲滟。湖面上吹來的風拂過發梢,帶來一絲微涼,大V們沉醉于小鎮的生態美景與美食流連忘返。
圖:大V們在水語小鎮品嘗特色農產品
綠色生態繪就新畫卷,且以詩意共遠方。
圖:水語小鎮生態景色(常跑跑 攝)
近年來,東營墾利區依托當地區位和生態資源優勢,不斷推進生態環境建設,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探索農旅融合新路徑,將鄉村振興與生態旅游深度結合,蹚出了一條黃河流域農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子。
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筑牢綠色屏障,書寫生態答卷
萬里黃河,千折萬轉。奔流入海,此處是歸宿。
13日下午,大V們來到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感受綺麗壯美的黃河三角洲和萬物共生的生態家園。
圖:黃河入??冢ˊ阿鑫 攝)
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東營黃河入??谔?,這里擁有壯觀的河海交匯。一條黃綠相間的飄帶,把渾濁的河水與碧藍的海水分成兩半,河黃海清,涇渭分明。
圖: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鳥翔集(雨神Hades 攝)
大河息壤,百鳥翔集。近年來,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類數量持續增加,每年有600多萬只鳥兒在這里遷徙、越冬、繁殖。作為鳥類遷徙的重要驛站,黃河三角洲被國內外鳥類專家形象地稱為“鳥類國際機場”。
圖: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鳥翩躚(@阿鑫 攝)
正值盛夏,草木繁茂,碧波如洗,河水與天空渾然一體,群群白鷺凌霄而上,一派欣然景象……
為做好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工作,東營市堅決打好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加強黃河三角洲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實施水、林、田、湖、草、濕地、灘涂、海岸線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確保“一河清水東入海”。
圖: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景色(LIVE阿良 攝)
如今,這里已成為我國暖溫帶最完整、最廣闊、最年輕的濕地生態系統。2013年10月24日,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正式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圖: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景色(LIVE阿良 攝)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東營市牢固樹立并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讓微波蕩漾的濕地無處不在、富有情趣的生態圖景隨處可見。在加快高水平現代化強市建設的道路上,東營正以奮進的身姿書寫“綠色生態答卷”。
后記:
扛起黃河入??诔鞘袣v史責任大旗,東營已將黃河文化的“根與魂”到城市的每一片土壤。
厚植黃河文明底色,突出城市風貌特色,擦亮國際濕地城市金字招牌,天藍、水清、地凈已成為東營生態環境的新常態。東營市以實施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為牽引,在推進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積極實踐探索,不斷構筑起堅固的生態屏障,開啟黃河入??谏鷳B保護新篇章!
?。ㄎ膢王雅茜)
2023-07-13 18:01:58
2023-07-13 17:21:06
2023-07-13 16:26:40
2023-07-13 16:32:19
2023-06-20 16:41:40
2023-06-11 17:19:36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