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企業
              商城
              縣域
              讀報
              專題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社會 >

              榜樣的力量 | 孔祥榮的3面錦旗

              來源:聊城日報  2022-01-25 09:16:11
              A+A-
              分享

                ■ 本報記者 孫克峰

                寒冷的冬日,陽光穿過玻璃窗,斜斜地射進市農業農村局辦公樓412辦公室,灑落在3面錦旗上。每一面錦旗上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孔祥榮”,卻都被人用膠布遮住了。

                孔祥榮是市農村改革和農業農村經濟服務中心主任,猶如鄰家大姐,又是工作標桿。

                “收到的錦旗很多,孔主任不讓我們掛。2021年收到的這3面,是在我們堅持下才掛上的,但她又要求把她的名字遮住。”市農村改革和農業農村經濟服務中心副主任王丹說。

                “盡管我知道人家是真心邀請,但這飯咱不能去吃”

                劉林是茌平區人,曾在外地打拼多年,積累了一些資金后返鄉創業,目前擁有一家肉雞養殖企業。

                2019年12月,他走進412辦公室,咨詢土地流轉政策,孔祥榮熱情解答。

                半年后,劉林的企業投入運營,他再次找到孔祥榮咨詢貸款事宜??紫闃s想到農業信貸擔保公司,并牽線搭橋,幫劉林解了燃眉之急。不久,劉林第三次找到孔祥榮,原來,他的養殖場已經建好,卻因航拍圖有誤,面臨拆除的危險。企業遇到“生死”難題,這讓劉林焦躁不安??紫闃s安撫好劉林,立即開始查閱相關規定、聯系主管部門。經過她的不懈努力,最終,劉林的企業依法免予拆除。

                走出困境的劉林多次邀請孔祥榮吃飯,都被拒絕。

                “盡管我知道人家是真心邀請,但這飯咱不能去吃,吃了,形象就毀了。”孔祥榮說。

                “她就是我的恩人,我都不知道該咋感謝她,只好送上一面錦旗表達我的心意。”1月17日,劉林對記者說。

                “這些成績不是我個人的功勞,是大家一起干出來的”

                2021年2月23日上午,茌平區北八里村的王先生走進412辦公室。

                “謝謝孔主任幫我解決了難題。”他感激地將一面印有“真誠為民辦實事,心系百姓解民憂”字樣的錦旗遞到孔祥榮手中。

                原來,王先生家有2.5畝耕地因糾紛沒有被確權??紫闃s得知后專程趕赴茌平,見到王先生的母親,核實了情況,解決了王先生一家的訴求。

                2013年,我市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后,每個環節都能看到孔祥榮忙碌的身影。3年后,我市以優秀檔次順利通過省級驗收。

                2017年,孔祥榮又投入到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中,致力于深化農村改革、推動農村土地承包、減輕農民負擔、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經過3年努力,我市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得到山東省第三方評估組的高度認可。

                探索土地確權登記“七個一”工作法、實施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一網式”推動模式、推動集體資產資源在平臺公開競標、爭創省級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試點項目……

                在實際工作中,孔祥榮一路摸索,從未停歇,被同事們稱為“創新達人”。

                “這些成績不是我個人的功勞,是大家一起干出來的。”孔祥榮的手指向身邊的同事。

                “我的手機號、微信號是公開的,群眾隨時能找到我”

                孔祥榮一天的工作是從早晨7點半開始的。

                “每天一早,我的電話就開始響了,有系統內的工作溝通,更多的是群眾來電。我的手機號、微信號是公開的,群眾隨時能找到我。”孔祥榮笑著說。

                東阿縣劉集鎮某村一直實行“添人添地、去人去地”的傳統做法,這與農村土地承包法相悖。

                該村村民田先生的外孫家就在本村,卻一直沒有分到土地,讓田先生無法接受。

                孔祥榮得知后,與該村黨支部書記多次溝通,糾正了村里的做法,田先生的外孫也按“村里預留的機動地可以承包給新增人口”這個規定分到了耕地。

                2021年12月,田先生給孔祥榮送來一面寫有“熱心為民 排憂解難”字樣的錦旗。

                每周接訪不下10次,每年幫農民解決問題幾百個。參加工作30年來,孔祥榮始終保持著忘我的工作狀態,沒有絲毫懈怠。

                “我們干的工作關乎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容不得半點大意。”孔祥榮告訴記者,她經常這樣告誡自己和同事。

                說話間,她的電話鈴聲又響起來了……

              【編輯:李太斗】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