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0日上午,新一輪寒潮來襲之際,在東昌府區供銷社家屬院,68歲的榮維芳在溫暖的房間里滿心歡喜
2019年11月23日,在東昌府區利民東路原信用社家屬院,市民馬女士家里熱起來了
2020年11月8日,在育新街宜佳小區,69歲的居民楊桂花家里實現集中供熱
文/圖 本報記者 趙宗鋒
聊城市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中指出,過去5年,聊城加快建設有高度、有厚度、有溫度的城市。金安熱力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竇振坤說,這樣的表述,讓他不由得回想起過去3年,在城區部分區域實施集中供熱項目攻堅的日日夜夜。
時間轉回到2019年11月23日,在東昌府區利民東路原信用社家屬院,市民馬女士家客廳的暖氣片上,搭著幾件小孩的衣物。她高興地說:“20多年了,今年終于集中供熱了。”就在這一年冬天,利民社區25棟樓1000多戶居民,擺脫了之前20多年沒有集中供熱的困境。隨著暖流的到來,一座寒冷的“孤島”消失了。
近一年后的2020年11月8日,城區集中供熱首日,在育新街宜佳小區,69歲的居民楊桂花面對來訪的供熱工作人員,一個勁兒地表示感謝。她身邊的一組暖氣片,已經熱起來了。與楊桂花一樣,在育新社區,2020年有大小11個小區23棟樓的居民,在住進去20多年后首次實現了集中供熱。繼利民社區之后,又有一片集中供熱的“孤島”被清除。
時光來到2021年11月20日上午,新一輪寒潮來襲之際,東昌府區供銷社家屬院,68歲的榮維芳在溫暖的房間里滿心歡喜,“住進來了20多年,沒想到還能享受集中供熱。”榮維芳開心地說。
東昌府區供銷社家屬院建成于1991年底,是東關大街路南唯一的一棟居民樓,共30戶,住著29戶人家。這一年,這棟獨棟樓實現集中供熱,榮維芳算了一筆賬:除去戶內改造費用,取暖費只交了1380元,比燒煤取暖省了一半多。
三年三個片區,年年都有突破。作為供熱改造工程的實施者,竇振坤感慨萬千,他經歷了施工時的酸甜苦辣,也見證了暖流進家后群眾的歡欣雀躍。他保存了記者當時采訪時拍下的照片,記錄下連續三年里,三位居民的溫暖笑臉。“看到這些照片,就覺得工作很有價值。”2月20日上午,竇振坤說。
利民社區老舊小區集中,不明電纜太多,地下管網復雜,道路狹窄,施工材料只能靠人肩扛手抬運進去;育新社區地處商業繁華地段,點多面廣,情況復雜,部分區域沒有任何供暖管網,建設成本太高;東昌府區供銷社家屬院為獨棟樓,施工困難。除了外部阻力,還有樓體老化保溫性能差,地處東關街交通要道,不好輕易封路等內部問題。此外,供熱運營成本比其他地方高出三分之一,運營必然虧損等問題,同樣不容忽視。
全是“硬骨頭”,但硬是都啃下來了。“我們是國企,要為群眾辦實事,就不能光算經濟小賬,施工再難也要做,不但要做,而且要做好。”竇振坤說,每年公司領導的意見都非常明確,這也每每讓他覺得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
這些小區陸續實現集中供熱,一改之前20多年的困境,也是聊城市貫徹落實“把群眾的事當成天大的事”的縮影和體現,是市城管局用心打造“貼心城管,溫暖萬家”服務品牌,全力抓好集中供熱,確保群眾溫暖過冬的切實行動。
“我們打心眼兒里感謝黨和政府。”去年在東昌府區供銷社家屬院施工期間,73歲的居民王立榮的一番話,說得竇振坤心里一暖。這句話,他深深地記在了心里。
2023-04-18 09:17:34
2023-04-18 09:12:24
2023-04-18 09:11:24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