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玉東 本報通訊員 齊亞芳 陳靜
調解婚姻家庭矛盾,為獨居老人解決生活困難,親子課堂上與家長商討“幼小銜接”問題……在東昌府區新區街道的25個社區,活躍著一支由街道婦聯組織的志愿者隊伍,她們既管老又管小,是社區婦女的“娘家人”。
志愿者到居民家中走訪?!?陳靜
志愿服務解難題
“張阿姨,您家里的事都協調好了,現在沒什么變化吧?”5月20日,周五,又到了志愿者左婷婷在新區街道婚姻家庭輔導中心值班的日子。剛進辦公室,她就通過電話對前期服務的居民張阿姨進行回訪。
上周,因家里老人喪葬費分配問題,文錦苑社區張阿姨夫妻二人鬧起了矛盾。左婷婷三番五次到張阿姨的幾個姊妹家里了解情況,分別進行溝通、調解。在左婷婷建議下,全家人把所有賬目都擺出來,并一起商定了分配方案,一家人和好如初。調解完后,張阿姨來到婚姻家庭輔導中心,眼含熱淚緊緊抱住左婷婷:“閨女,你真為我解決了大難題!”
新區街道創新工作方式,以居民需求為導向,整合優質資源,把婦聯工作融入基層,讓婦女在基層治理中發揮重要作用。新區街道婚姻家庭輔導中心共招募了30名志愿者,有像左婷婷一樣的心理咨詢師,還有律師、退休婦聯干部、熱心大媽等。以中心為平臺,該街道設立了媽媽學院、親子課堂、心理驛站和成長樂園等,讓輔導更具針對性。
“一老一小”都有微笑
5月17日,新區街道“微笑服務站”的社工周文博和谷韓軻,來到國棉廠家屬院李文華家,為其安裝了安全扶手。
今年79歲的李文華是獨居老人,腿腳行動不便,像如廁起身這樣的小動作都很難完成。了解情況后,兩人第一時間準備好材料,上門為老人安裝扶手、加裝安全護欄。“這下可幫了我大忙了,現在在家里活動,上廁所再也不用擔心了。”李文華給志愿者端上一杯熱水,臉上笑開了花。
“首先家長不要有焦躁心理,要積極和孩子溝通,傾聽孩子的心聲,幫助孩子適應新的環境……”5月21日,阿爾卡迪亞社區紅旗驛站的家長學校培訓會上,光明小學的老師正在給學生家長進行培訓。
社工賀丹在阿爾卡迪亞小區走訪時,居民谷明明反映孩子馬上要升小學了,不知道怎么引導孩子適應幼升小的學習生活。新區街道婦聯立即與光明小學、心理咨詢師對接,為家長們送上了這場培訓。“很多年輕家長面對‘幼小銜接’有焦慮感,現在聽了專家的輔導,心里踏實多了。”谷明明說。
“一老一小”關乎每一個家庭的幸福和諧。在社會基層治理工作中,新區街道婦聯在轄區25個社區、300余個單位成立婦聯組織,派駐“聯動指導員”。同時,通過與社會組織合作,借助“紅旗驛站”“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雷鋒超市”等服務平臺,打造了婦女群眾“點菜”、婦聯組織“做菜”、婦女群眾“品菜”的新型服務模式,提供婚姻家庭輔導、親子服務、養老護老等公益服務,真正將“娘家人”的溫暖送到廣大婦女心中。
2023-04-18 09:17:34
2023-04-18 09:12:24
2023-04-18 09:11:24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