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夏旭光)“我市從2000年建立職工醫保制度以來,一直實行的是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模式,統籌基金保障住院和門診大病,個人賬戶保障門診小病和藥品的費用支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個人賬戶的局限性也逐步顯現。”11月2日,市醫保局黨組書記、局長鄭娟告訴記者,2023年1月1日,我市將實施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實現門診醫療費用從個人積累式保障模式向基金共濟式保障模式轉變,滿足參保人員普通門診保障需求。
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主要包括,建立普通門診統籌制度,將參保人員普通門診費用納入醫保報銷,實現門診就醫有基本醫保報銷和個人賬戶支付雙重保障,解決個人賬戶門診保障能力不足的問題。調整個人賬戶計入辦法,在職職工個人賬戶計入比例由原來的個人繳費部分(2%)和單位繳費部分(1%至1.5%),逐漸轉為只劃入個人繳費部分,2022年先將單位繳費劃入個人賬戶的部分減少50%,即0.5%至0.75%,退休人員暫時保持不變。個人賬戶家庭共濟使用,個人賬戶可以通過家庭共濟的方式,支付參保人員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以及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買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耗材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費用,也可以用于配偶、父母、子女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等的個人繳費。
建立門診共濟保障機制,通過保障方式的轉變,可以更好地發揮醫?;鹗褂眯?,提高普通門診保障水平,實現“一調一建立、一擴一提高”。“一調”指的是調整職工醫保個人賬戶計入政策,由改革前個人繳費的全部和單位繳費的一小部分(1%至1.5%)調整為個人繳費基數的2%;“一建立”指的是建立普通門診統籌,將常見病、多發病的普通門診醫療費用納入統籌基金報銷;“一擴”指的是按照省局統一要求逐步擴大職工醫保門診慢特病的病種范圍,將部分治療周期長、對健康損害大、經濟負擔重的門診慢性病、國家談判藥品門診保障機制藥品費用納入統籌基金報銷;“一提高”指的是單位繳費劃入個人賬戶的部分進入統籌基金,用作門診共濟,提高普通門診的保障力度。
職工普通門診統籌制度將堅持?;?、可持續的原則,2023年起付線為:一級定點醫療機構200元,二級定點醫療機構400元,三級定點醫療機構800元。在職職工在一、二、三級定點醫療機構的基金支付比例分別為70%、60%、50%;退休職工在一、二、三級定點醫療機構的基金支付比例分別為75%、65%、55%。年度支付限額2000元。
我市將根據醫?;疬\行情況結合經濟發展水平,逐步提高職工普通門診統籌待遇。此外,考慮到退休人員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的患病率比年輕人高,醫療需求更大,我市將傾斜報銷比例,退休人員比在職職工高5個百分點;逐步增加納入門診保障的慢特病病種范圍,老年人受益程度會更大,受益面更廣;老年人可使用參加職工醫保的子女們的個人賬戶,進一步減輕老年人門診費用負擔。
2023-04-18 09:17:34
2023-04-18 09:12:24
2023-04-18 09:11:24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