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黨員,我先上!”
“我經驗豐富,我能行!”
連日來,在重慶疫情防控工作最吃勁、最緊要、最關鍵的時刻,魯渝協作廣大支醫專家不遠千里,奔赴重慶多個方艙醫院、集中隔離點、高風險社區等戰“疫”一線,助力重慶這場疫情防控殲滅戰。
來自山東聊城市退役軍人醫院的孔祥慧、郭增學,聊城市中醫醫院的郭娜,聊城市傳染病醫院的張純宣成為首批入駐彭水方艙醫院的醫護人員。在方艙醫院,除了核酸采樣、測量體溫、醫療救治等工作之外,他們還扮演著“服務員”“心理疏導員”等角色。他們給患者送飯、送物資,做好消毒消殺、清潔衛生,患者情緒不穩定,他們一對一進行心理疏導。
孔祥慧防護整齊準備進艙
見到孔祥慧時,她剛剛交完班出艙。摘下口罩、脫下防護服后,她臉上深紅色的壓痕清晰可見,汗水早已浸濕衣背。“雖然這里離病毒很近,但我們也顧不上害怕,因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是我們醫生的使命。”孔祥慧說。
自入駐彭水集中隔離點之日起,聊城市傳染病醫院的李靜起早貪黑,每天只能睡3—4個小時。熟悉環境、組織培訓、儲備物資、各方協調……這些工作看似簡單,實則繁瑣,需要醫護人員付出大量精力。
李靜凌晨接收集中隔離人員
在集中隔離點,醫護人員可能分不清今天是星期幾,但他們一定會清晰地記得是幾月幾日。“因為每位集中隔離人員都是按照規定時間天數隔離觀察,我們必須記得他們哪天來、哪天走,這不能出錯。”
“很感謝醫生們無微不至的照顧和辛勤付出,他們從這么遠趕來支援我們抗疫,很溫暖。”被隔離人員小王說。
在戰“疫”一線,魯渝協作的支醫專家幾乎是全天候工作,他們穿梭于隔離點清潔區與污染區,烏黑的眼圈、沙啞的嗓音,被汗水浸透的衣服,被防護服、面罩、口罩勒紅的印痕……這一切見證著他們的真誠付出,續寫著魯渝間濃濃的“山海情”。
(重慶之聲11月28日訊 記者 向含笑 通訊員 李季 翁小荔)
2023-04-18 09:17:34
2023-04-18 09:12:24
2023-04-18 09:11:24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