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海波
3月1日晚,由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等部門聯合主辦的首屆齊魯最美基層宣傳文化工作者評選結果公布,全省25位優秀基層宣傳文化工作者入選,市社科聯四級調研員史曉玲是我市唯一入選者。
理論傳播的用心人
品牌是做好宣傳工作的靈魂,團隊是推廣品牌的基礎。這是史曉玲在多年理論宣傳普及工作中總結出的經驗。
為打造“習語‘聊’亮”大眾化普及品牌,2021年,她負責組建聊城歷史上首支社科理論界宣講服務隊。服務隊以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為目的,以宣傳普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要內容。服務隊成員由市社科聯主席團成員和“羨林學者培育工程”入選專家組成,這里面既有青年學者也有二級教授,普遍具有學歷高、職稱高、理論功底深、宣講經驗豐富等特點,能夠比較精準地把握黨的理論精髓,發揮理論宣傳的導向作用。她注重團隊建設,多次根據工作需要充實調整服務隊成員,將“最美社科工作者”、基層理論宣講骨干吸收進來。截至目前,服務隊從原本的39人壯大到121人,為深入開展理論宣傳宣講活動提供了人才和組織保障。
史曉玲既是服務隊的服務員又是宣講員,她多次深入村莊、企業、學校開展宣傳宣講活動,并向他們贈送圖書。針對復雜嚴峻的疫情形勢和基層單位需求,她組織服務隊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開展了訂單式、嵌入式、分眾化宣傳宣講活動300余場次,并探索創建“云科普”體系,在聊城社科網、聊城市社科聯微信公眾號開設“習語‘聊’亮”專欄,有效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地生根,打響了“習語‘聊’亮”大眾化普及品牌。
2022年,中宣部主辦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和《宣傳工作》分別刊發文章,就聊城推進“習語‘聊’亮”品牌建設情況進行宣傳推介。今年1月1日,《光明日報》客戶端刊發長篇通訊《讓黨的創新理論在聊城大地落地生根》,對我市典型做法進行了全面介紹。史曉玲主持的《“習語‘聊’亮”社科普及志愿服務項目》獲評2022年度山東省新時代文明實踐社科普及“五為”志愿服務優秀重點項目。
學術研究的有心人
“理論宣傳要與時俱進,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新時代要做一個學習型、研究型的理論宣傳員。”史曉玲如是說。她發揮自身專長,將學習與研究融入工作之中,先后攻讀了碩士、博士學位,在學術研究上綻放光彩。
她注重思考、查閱資料,深入挖掘黨史中的宣傳經驗、探索新時代的宣傳路徑,總結基層調研遇到的問題,先后撰寫《抗戰時期中共在山東抗日根據地的媒體形象塑造——以〈大眾日報〉為中心》《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內涵詮釋與路徑選擇》《新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闡釋的實踐路徑》等論文30余篇,其中2篇發表在CSSCI來源期刊,部分成果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權威雜志摘編。她參編著作17部,主持《聊城踐行孔繁森精神的經驗與啟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聊城實踐》《鄉村振興背景下脫貧村莊發展的困境與對策》等科研項目多項,撰寫的《關于聊城市理解和闡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調研報告》獲省社科聯系統“微調研”活動優秀調研報告第一名。她還多次參加國際國內學術交流活動并作大會主題發言或交流發言,努力講好聊城故事。
她注重借助高端媒體傳播聊城文化,組織撰寫《茌平剪紙:指尖上傳承中國文化魅力》《孔繁森故里做強“葫蘆品牌”》等文稿在《中國社會科學報》、中國社科網等媒體發布,推動聊城文化品牌走向全國。
由于在理論宣傳方面的突出成績,史曉玲被授予“全國社科工作先進個人”“山東省社科普及先進個人”“水城最美職工”等稱號。
2023-04-18 09:17:34
2023-04-18 09:12:24
2023-04-18 09:11:24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