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記者直擊 >

              服務“生態綠” 澎湃新動能 聊城稅惠賦能企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來源:聊城日報  2023-07-26 10:04:02
              A+A-
              分享

                邁入“黃河+大運河時代”,綠色低碳高質量成為聊城發展的主旋律。全市稅務部門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落實落細環境保護稅、資源稅等各類綠色稅收政策,引導企業做好節能減排、資源綜合利用,充分發揮綠色稅收的調節和引導作用,助力“兩河明珠”走好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稅惠政策,助推“綠色轉型”

                “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全市稅務部門通過環境保護稅正向激勵和反向約束“雙向發力”,積極引導企業通過綠色技術創新加大環保投資,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加大環保減排力度,促使傳統的高能耗產業實現綠色轉型。

                山東海韻能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企業。在稅務部門的指導幫助下,企業通過安裝環保設備、改進工藝流程等方式,積極推進節能減排。“自2018年以來,我們一直享受環境保護稅減征政策,已累計減征稅款204.8萬元。”公司財務總監莊紅偉說,“節能減排不僅帶來了真金白銀的稅收優惠,更讓企業邁上了綠色發展的健康軌道。”

                節能減排效果明顯的,還有茌平信源鋁業有限公司。近年來,企業下大力氣升級改造脫硫、脫硝、除塵環保治理設施,實現了二氧化硫濃度低于35mg/m3的超低排放。“一方面減少了城市環境污染,另一方面繳納的環境保護稅也減少了,從2018年到2022年下降的幅度超過了10%。”企業財務人員楊希華對記者說。

                留住青山綠水,贏得未來發展。在綠色稅制的正向激勵引導之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從“被動減排”走向“主動治污”,實現綠色環保與高質量發展齊頭并進。數據顯示,2022年,聊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43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6.5%,空氣質量創監測以來最好水平。

                精細服務,注入“綠色動能”

                綠色稅收優惠政策為市場主體綠色轉型升級提供了“稅務方案”,而持續優化的稅費服務舉措,則為企業走好走穩低碳發展之路注入了“綠色動能”。

                全市稅務部門專門成立面向重點行業的“綠色稅務智囊團”,及時了解納稅人實際經營情況,建立綠色稅收動態跟蹤臺賬,積極響應企業涉稅訴求,專人負責政策輔導、資料歸集、減免稅款等工作,讓企業輕松享政策、安心謀發展,為綠色創新發展賦能添力。

                中冶紙業銀河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制漿造紙企業,年造紙能力80萬噸,年制漿能力50萬噸。“通過稅務部門的納稅輔導,我們了解到如果由取用地下水改為地表水,稅額將由每立方米4元調整到每立方米0.4元。為此,我們主動適應稅收政策導向,積極調整用水結構,年節省水資源稅800多萬元。”公司財務人員潘鴻超說。

                同樣受益的還有大唐臨清熱電有限公司。“稅務部門的精準輔導對企業發展太及時、太有必要了。”大唐臨清熱電財務部崔曉祥表示,“火力發電企業是名副其實的用水大戶,雖然隨著發電量的增加用水量也增加了,但因地表水和地下水稅額的不同,實際上是減輕了公司的資金壓力,我們可以進一步將資金投入企業轉型升級中。”

                依水而建,因水而興,水資源是聊城發展的“生命線”。數據顯示,自2017年12月水資源稅開征以來,全市共封填(停)機井788眼,壓采地下水量10730萬立方米;中水利用量累計34000.26萬立方米,中水利用率實現大幅提升;國控考核斷面達標率100%,優良水體比例70%,優于考核目標30個百分點,縣以上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100%。

                協同共治,發揮“綠色效應”

                綠色稅收涉及多個政府部門,如何有效避免“九龍治水”,真正形成工作合力,進而發揮綠色效應、引領綠色風尚?答案,就在稅收共治。

                3月15日,市政府專門召開綠色稅收工作推進會議,明確由市政府牽頭,組織稅務、財政、生態環境、水利、大數據等13個職能部門,成立綠色稅收工作專班,并出臺《全市綠色稅收調研輔導工作方案》,搭建綠色稅收一體化大數據平臺,構建“企業申報、稅務征收、環境監測、信息共享”的稅收共治新格局。

                在此背景下,市稅務局依托市大數據局一體化數據平臺,打通部門數據壁壘,分別建立綠色稅收涉稅信息臺賬,按月交換企業排污許可證、污染物排放數據、行政處罰、入庫環境保護稅款等信息,及時與企業納稅申報和稅收減免等涉稅數據關聯比對。目前,全市依托一體化數據平臺已累計共享涉稅信息230多萬條,合力打造了綠色稅收信息共享的新模式。

                今年“世界環境日”前夕,在北京召開的環境保護稅法遵從專題研討會上,聊城稅務部門以綠色稅收助力綠色發展的經驗做法,得到與會的20多位專家代表的充分肯定。“相信稅務部門通過不斷總結經驗和創新舉措,繼續主動作為,持續強化環境保護稅的征收管理,為推動綠色發展持續注入‘稅力量’。”中國注冊稅務師協會副會長李亞民欣慰地說。

                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袁世友表示,將持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加強綠色稅收政策宣傳,提升納稅遵從度,全力推進綠色稅收平臺建設,讓綠色稅制帶來綠色效應,為全市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稅務力量!

                     記者 趙宏磊 通訊員 謝?;?邱生

              編輯:馬曉紅
              校對:蘇永樂
              審核:劉 飛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