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要立足中國大地,講好中國故事,塑造更多為世界所認知的中華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個生動立體的中國,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譜寫新篇章。
這段話出自2021年12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講話。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藝的根基,也是文藝創新的寶藏。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創新了文化藝術創作活動的呈現形式,拓寬了文藝空間。但技術的革新只是更新了藝術表達和渲染的方式,只有生活,才是藝術豐盈和發展的源泉。因此,廣大文藝工作者必須要立足中國大地,俯下身子、邁開步子,才能創作出有深度、接地氣、與時代同頻共振的優秀作品。
以文化人,更能凝結心靈;以藝通心,更易溝通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向世界展現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我們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世界影響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世界在共享中國發展機遇中的共同訴求。這就要求我們要向世界講好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故事,講好中國共產黨百年偉大成就的故事,講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故事,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譜寫新篇章,為人類文明進步貢獻智慧和力量。
承百代之流、會當今之變。中國人民歷來具有深厚的天下情懷,當代中國已經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全人類。廣大文藝工作者要胸懷祖國、放眼世界,創作更多體現中華文化精髓、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又符合世界進步潮流的優秀作品,塑造更多為世界所認知的中華文化形象,向世界展示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魅力。
本期特約專家:張端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
2022-05-17 18:45:49
2022-05-23 18:44:51
2022-05-25 18:44:02
2023-08-01 14:55:58
2023-07-13 16:32:19
2023-06-20 16:41:40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