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心懷‘國之大者’ 習近平領航‘十四五’開局”系列報道之四 強化黨建引領 譜寫“石榴籽家園”幸福之歌

              來源:人民網  2022-01-26 23:11:34
              A+A-
              分享

                 “一個社區要搞好,一定要有非常強的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組織,把社區各方面服務搞周到,把群眾自治性的事情組織好。”

                2021年6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青??疾?,來到西寧市城西區文匯路街道文亭巷社區,聽取他們加強基層黨建、完善基層治理、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匯報,同現場辦事群眾交談。

                藍天共碧水,山水城相依。湟水河畔的西寧市城西區文亭巷社區,域內藥水泉、五龍壁、火燒溝等景觀帶微波清漪,休閑綠道及綠地沿街分布,各族居民傍水而居、和諧相處的“和睦文亭”,續寫著民族團結新贊歌。

                黨員上臺講黨課 當好社區與各族人民的“連心橋”

                “能夠坐在講臺上和年輕人講黨史,分享自己的故事,感覺非常有意義。”2021年4月,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文亭巷社區黨委邀請轄區老黨員宋付軒,為黨員們講授“老中青三代共話百年黨史”專題黨課的第一講。

                80歲、54年黨齡,經常坐在臺下聽黨課的宋付軒這一次在講臺上,為文亭巷社區黨員、各族群眾帶來了一堂干貨滿滿,生動而富有內涵的專題黨課。

                “要把社區作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重要陣地,發揚各族人民手拉手、心連心的好傳統,共同建設民族團結一家親的和諧家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牢記總書記的囑托,文亭巷社區黨委書記、社區主任劉翠青深有感觸地說,黨員就是社區與各族群眾之間的“連心橋”,讓社區黨員講黨課,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更能感同身受,能更好地開展社區工作,能更充分發揮社區基層黨組織的作用。

                “這種專題黨課是我們唱響‘和睦文亭’主旋律的方式之一。讓各族群眾從黨史學習中不斷汲取奮進力量。”劉翠青說。文亭巷社區擁有藏、回、蒙古、土族等28個民族,基層黨員在社區治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文亭巷社區文化墻。人民網 甘海瓊攝

                創建“石榴籽”黨支部 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填好這張表,帶著身份證和戶口本過來辦理就可以。”

                文亭巷社區服務大廳,民族事務服務窗口工作人員卓瑪永吉正在用藏語為前來辦理業務的玉樹小區居民解答需要填報表格的內容,“每天都會有居民在這個窗口辦理業務,一些通知也會用漢藏雙語的形式發布。”劉翠青介紹,為了解決藏族群眾辦事存在溝通難的問題,社區雙語工作人員進行翻譯、解答,暢通了渠道,群眾辦事也更方便。

                “我們轄區玉樹小區第五黨支部成立于2011年7月,命名為‘石榴籽’黨支部,現有黨員75人。”文亭巷社區黨建專干馮麗介紹,“石榴籽”黨支部中藏族黨員62人,占黨員總數的82.6%,支部黨員都是玉樹州退休干部職工,培育了不少民族團結政策宣講員,還成立了民族團結進步特色宣講隊。

                政策宣講、通知通告、社區網格化管理……充分發揮社區里“黨員中心戶”“民政團結進步示范戶”的帶動作用,把黨的民族政策講清楚、講透徹,讓老百姓聽得懂、能領會,打通服務少數民族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文亭巷社區辦事大廳。人民網 甘海瓊攝

                     文亭巷社區黨委將轄區省、市、區、街道、社區五級黨組織聯系在一起,形成“五級聯動”黨建聯盟平臺。通過“支部共攜手”“四微工作法”等工作載體,整合轄區資源,促進共駐共建,形成事務共商、活動共辦、服務共做、黨員共育、陣地共用的聯動大黨建格局。

                一個社區一面旗 用心打造民族團結的和睦大家庭

                “我們家是一個漢族、滿族、蒙古族組成的五口之家,孫女放學后可以去社區組織的四點半課堂,幫助解決孩子們下學后看管問題;家門口的愛老幸福食堂,可以讓我們走路不超過五分鐘就能吃上一口舒心的熱乎菜;還有大家喜歡的社區組織的各種活動。”說起社區生活,65歲的轄區居民郜淑珍如數家珍。

                一個社區一面旗,這些項目都屬于社區開展的“我是一顆石榴籽”系列活動。“我們結合‘我們的節日’主題,緊緊圍繞民族團結進步,開展‘藏歷新年鍋莊舞大賽’‘品味端午 傳承文明’‘九九重陽敬老情 樂享幸福生活曲’等活動。”劉翠青介紹說,要繁榮轄區群眾文化生活,讓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交融,增進各族群眾的交往,把小社區建設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的和睦大家庭。 

                 轄區居民組成的合唱隊正在排練。人民網 張皓芃攝

                     2021年10月22日,劉翠青還將文亭巷社區黨委依托“五級聯動”黨建聯盟平臺和社區“石榴籽”黨支部發揮作用等經驗做法,帶到了西寧市舉行的首批社區“石榴籽家園”授牌儀式經驗交流會上。

                “推動建立相互嵌入的社區結構和社區環境,幫助城市少數民族融入社區,在社區建立民族政策、文化教育、科技知識、就業技能的培訓制度。” 青海省委黨校智庫專家趙璐認為,多民族聚居的西寧更應該加強社區基層黨組織建設,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深度融合發展,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在青海西寧,更多像文亭巷一樣的社區依托社區綜合服務功能,充分發揮好“民族事務服務中心”等平臺的作用,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創建日”等活動,努力實現社區“石榴籽家園”服務平臺全覆蓋,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各族群眾中牢牢扎根,積極引導各族群眾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

                “安居才能樂業,幸福的日子還在后頭。”社區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共同譜寫“石榴籽家園”的幸福之歌。

              編輯:宋春芳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