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心系千家萬戶丨讓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2-02-03 16:48:56
              A+A-
              分享

               

              “看到大家對現在的生活感到滿意,我很高興。”

              今年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山西省臨汾市汾西縣僧念鎮段村,重點了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等情況。

              習近平總書記對鄉親們說,建設現代化國家離不開農業農村現代化,要繼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扎實推進鄉村振興,讓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在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中越走越有奔頭。

              從烏江之畔到柳江之濱,從八閩大地到雪域高原,各地干部群眾在習近平總書記的指引下積極推進鄉村振興,產業興、農民富、鄉村美的畫卷正在徐徐鋪展。

              “我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讓鄉親們飽餐一頓肉,并且經常吃上肉。”——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陜西延安梁家河村當知青時的質樸心愿。

              如今,鄉親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21年9月,在陜西省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榆林市高西溝村,走進田間地頭,與陜北老鄉拉起家常。

              總書記問得很細:“現在生活上還有什么期盼?”老鄉們的回答樸實而真切:“現在都好了,共產黨好咧,生活好咧!現在白面、大米、肉都可以吃。”總書記聽了,笑著說:“現在不是說稀罕吃白面和豬肉了,反而有時候吃五谷雜糧吃得還挺好,對身體好。”

              看到鄉親們發自內心的笑容,習近平總書記很欣慰。

              △陜西省榆林市高西溝村的谷子地里,村民正在割谷。(2021年10月攝)

              “山溝里把溫棚建,荒山變成花果園,修學校、幼兒園,老年人修個幸福院……兩不愁三保障,家家戶戶過小康。”榆林市郝家橋村村民自編的順口溜,生動描繪了陜北鄉村的巨變。

              “看到你們一家人日子越過越好、人丁興旺,我感到很欣慰。”在郝家橋村,總書記走進村民侯志榮家,和他話起了家常。

              和總書記的聊天中,侯志榮不斷重復一句話“黨的政策好”。他說,收入多了,心情好了,脫貧后,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產業是發展的根基,產業興旺,鄉親們收入才能穩定增長。剛剛過去的這一年,總書記十分關注產業發展對鄉村振興的帶動作用。

              在福建,武夷山生態茶園里,聽說在科技特派員團隊指導下,提高了茶葉品質,帶動了茶農增收,總書記點贊“科特派”把貢獻寫在了大地上;

              在廣西,看到有“工業思維”的廣西柳州人,把一碗螺螄粉做成了大產業,總書記贊嘆道:“真是令人驚奇”;

              在青海,看到非遺傳承人將加牙藏毯的傳統技藝煥發新風采,總書記點頭表示肯定,“從這點來看,藏毯產業不僅有扶貧致富、推進鄉村振興的作用,還有促進民族團結的作用”;

              在河南,察看南陽藥益寶艾草制品有限公司的產品展示,總書記強調,“艾草是寶貴的中藥材,發展艾草制品既能就地取材,又能就近解決就業了解發展艾草產業”……

              2021年,全國新創建50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300個農業產業強鎮、200個農村創業創新示范園區,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在融合中提檔升級。目前,全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邁上60%新臺階,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1%。

              小特色,大產業。如今,“核桃村”“洋芋村”“電商村”……特色鄉村遍布全國,快速發展的農村產業,正為鄉村振興插上“翅膀”。

              2021年4月25日,正在廣西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漓江陽朔段,實地了解漓江流域綜合治理、生態保護等情況??倳浾勂鹕倌陼r代,他來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還和幾個同學在漓江游泳,如詩如畫的自然風光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前些年,這片秀麗山水曾因采石挖砂、亂砍濫伐、工業廢水及生活污水排放而飽受創傷。近年來,桂林市大力推進漓江“治亂、治水、治山、治本”,全面清理整治采石場、非法采砂、住家船及網箱養魚等,實施漓江補水、污水治理、護林改造等工程。

              “還有非法采石的嗎?”總書記特別問道。

              “現在沒有了。”

              “最糟糕的就是采石。毀掉一座山就永遠少了這樣一座山。全中國、全世界就這么個寶貝,千萬不要破壞。”總書記強調。

              △漓江流域及其周邊村莊,風景如畫。

              如今,漓江生態環境得到改善,流域森林覆蓋率超過80%,干流水質常年保持Ⅱ類標準。

              漓江沿岸的不少村落,村民以往主要靠種養、捕魚維持生計。隨著環境的改善,旅游業興起,很多村民就地就近就業,小山村煥發勃勃生機。

              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

              開展清潔行動,農村環境更加干凈;升級基礎設施,村容村貌更加整潔;守護綠水青山,鄉村生態環境顯著改善......近年來,一個個干凈整潔、風光宜人的村莊,成為廣大農民的幸福家園。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希望在田野上蓬勃生長,廣袤鄉村正迎來欣欣向榮的美好前景。在這辭舊迎新之際,總書記牽掛的鄉親們,喜上眉梢,甜在心頭。

               

              總監制丨錢蔚 王姍姍

              監制丨張鷗

              制片人丨興來 吳璇

              編輯丨劉欣顏

              視覺丨江雨航

              校對丨欒熙彥

               

              責任編輯:劉欣顏

              編輯:徐冉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