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第一觀察·瞬間|更團結!這張冬奧大合影彌足珍貴

              來源:新華社  2022-02-06 18:47:35
              A+A-
              分享

               

                農歷正月初五,北京冬奧會開幕次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舉行宴會,歡迎出席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的國際貴賓。

                在宴會開始前,新華社記者用鏡頭記錄下了這樣的珍貴瞬間——

                新華社記者 劉衛兵 攝

                照片中,習近平主席和夫人彭麗媛同國際貴賓佩戴印有各自所在國家、地區、國際組織旗幟的特制口罩,并肩而立,共同揮手示意。

                按慣例,一般每次重大外交活動,都會有這樣一張合影。但這一次的合影尤為特別——面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各方并肩攜手,共同向世界發出堅定而明確的信息:更加團結起來!

                “我們應該弘揚奧林匹克運動精神,團結應對國際社會共同挑戰,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共同建設和諧合作的國際大家庭。”習近平主席在歡迎宴會上的致辭,呼應著奧林匹克新格言中“更團結”的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照片中的國際貴賓在內,共有來自近70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約170位官方代表出席北京冬奧會。有老朋友,也有新伙伴,有的國家盡管只派一名運動員參賽,領導人也要親自來訪,為本國選手助威、為奧林匹克事業助力、為中國加油。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新冠肺炎疫情延宕反復,全球性挑戰層出不窮……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所言,當前,世界需要一屆成功的冬奧會,向世人發出明確信息,即任何國家、民族的人民都可以超越分歧,實現團結與合作。

                體育是全人類共同的語言,在搭建不同國家、不同民族溝通和對話橋梁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尊重規則、尊重彼此,通過和平良性競爭來團結世界,這是奧林匹克運動的使命,也應成為世界各國的目標。

                奧林匹克運動承載著人類對和平、團結、進步的美好追求。在北京,眾多國際貴賓面對面、肩并肩,共敘友誼、共商合作,正是這種共同的美好追求的生動體現。

                上下午共10場外事會晤、午間宴請國際貴賓、幾乎沒有休息……5日當天,習近平主席“冬奧時間”排得滿滿;話友誼、談合作、聚共識,熱情的笑容、親切的話語,詮釋著大國領袖的“我將無我”“夙夜在公”。

                一段時間以來,西方個別國家政客企圖將奧林匹克運動政治化,將其作為打壓別國的工具,在世界上煽動對立和沖突,制造孤立和隔閡。

                中國堅持以“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精神鼓舞、團結地球村。致辭中,習近平主席集中闡釋奧林匹克運動的初心、精神和宗旨的時代意義。

                “共同維護世界和平”“共同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團結合作,一起向未來”“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命運緊密相連。加強團結合作,共同坐上新時代的“諾亞方舟”,人類才會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奧運五環下,寫著所有代表團名字的“小雪花”共同構成閃耀的“大雪花”,“守護”燃燒著的奧運圣火。隨著各項賽事不斷深入,北京冬奧會不僅將為各國冰雪健兒提供超越自我的舞臺,更將為新冠肺炎疫情困擾下的世界注入信心和力量。

                監制:趙承

                策劃:張旭東、車玉明

                主筆:鄭明達、溫馨

                統籌:鞠鵬、劉華、王宇、王絢

                視覺:李濤、包昱涵、王曄

                編輯:楊文榮、郝曉靜

                新華社國內部制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編輯:馬麟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