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從“永恒綿長”到“和諧之美” 米蘭與科爾蒂納丹佩佐接棒北京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2-02-18 22:29:59
              A+A-
              分享

                北京2022年冬奧會閉幕式將于2月20日晚上演,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奧運會旗交接儀式。作為下一屆東道主,意大利的米蘭和科爾蒂納丹佩佐將接棒北京,獻上“八分鐘”演出。

                這將是一次怎樣的交接儀式?中意接棒又將傳遞何種意義?

                米蘭與科爾蒂納丹佩佐接棒北京:綠色奧運 傳遞可持續

                △北京冬奧會主火炬-“微火”雖微 永恒綿長

                據意大利媒體報道,奧運會會旗交接儀式創意總監馬可·巴里克透露說,意方將嘗試以完全可持續的方式來講述故事,凸顯人與自然的和諧對話。2026年冬奧會的主辦城市米蘭和科爾蒂納丹佩佐風格截然不同:米蘭是一座現代之城,象征著未來;科爾蒂納丹佩佐坐落于群山之中,體現自然之美。主創團隊從城市與山川之間獲取靈感,緊扣“綠色”主題。

                △科爾蒂納丹佩佐滑雪賽道

                巴里克還透露,此次交接儀式演員陣容僅4人,外加巨幕投屏。交接儀式藝術總監莉達·卡斯特利則補充道,其中一方面是因為有疫情的背景,另一方面他們也認為“少即是多”,希望用很少的演員也能傳遞出重要的理念。

                △北京國家速滑館“冰絲帶”

                事實上,可持續發展重要理念的傳遞正是接棒的重要意義之一。本屆北京冬奧會新建、改建的7座冰上場館,共9塊冰面,均使用了環保型制冷系統和制冷劑。此外,北京冬奧會三大賽區的26個場館全部使用“綠電”,即二氧化碳排放量為零或趨近于零的生產電力方式。在最先進技術應用的背后,是北京冬奧組委組織中國專家和技術人員的審慎研究和傾力付出。而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又彰顯了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堅持開放合作的理念,這是對奧林匹克運動可持續發展的生動實踐,更將為世界其他國家帶來有益啟示。

                △2026年冬奧會開幕式將在米蘭圣西羅球場舉辦

                2026年,意大利將第三次舉辦冬奧會。據意奧委會統計,冬奧會所需約90%的賽事和活動等設施將優先利用現有資源??吹奖本┒瑠W會展現的各項“黑科技”后,意大利體育界人士均表示,兩國未來應加強交流與合作,助力米蘭和科爾蒂納丹佩佐成功舉辦下屆冬奧會?! ?/p>

                △意大利奧委會主席馬拉戈

                意大利奧委會主席馬拉戈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采訪時表示,與北京冬奧組委之間保持著清晰順暢的溝通,“我們希望把北京冬奧會好的傳統延續下去,就像一道海浪,從2022年的北京沖向2026年的米蘭與科爾蒂納丹佩佐,續寫高潮。這是我們的合作目標。”

                △科爾蒂納丹佩佐市市長皮耶特羅·蓋蒂納

                意大利曾在1956年和2006年兩度舉辦冬奧會,此次接棒北京后將第三次把冬奧會火種帶到亞平寧。2026年冬奧會的兩個舉辦地中,米蘭是一座充滿時尚與人文氣息的現代化都市,相距300多公里的科爾蒂納丹佩佐則是群山環繞的滑雪勝地,這一組合也將延續北京冬奧會的綠色理念及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其中科爾蒂納丹佩佐更將在70年后第二次舉辦冬奧會,市長詹皮耶特羅·蓋蒂納表示,這將是一個美好的機遇,“北京冬奧會的成功,也是下屆意大利冬奧會的成功。期待北京之后,與朋友們在科爾蒂納丹佩佐重逢!”。(總臺記者 宋承杰 李耀洋)

              編輯:高長娟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