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大地回聲 總書記兩會上關心的10件民生“小事” | “雪道通向致富路!”——探訪吉林省吉林市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試驗區北大湖滑雪場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2-03-01 22:13:07
              A+A-
              分享

                       “現在旅游是熱點,旅游收入多少?白雪換白銀換來了嗎?”

              ——2015年3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吉林代表團審議時問道

              北大湖滑雪場(圖片來源:吉林省吉林市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試驗區 供圖)

              “現在旅游是熱點,旅游收入多少?白雪換白銀換來了嗎?”

              2015年3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吉林代表團審議時問道。

              “冬季的航班超過了夏季。”一名熟悉情況的代表回答。

              吉林有獨特的資源和優勢,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關心著這片沃土,關注著寒地冰雪經濟發展。一句細致詢問,飽含著對東北振興的殷切厚望,也是對吉林干部群眾的巨大激勵。

              位于吉林市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試驗區的北大湖滑雪場,周邊村民常形象地說“下雪就是下錢”。多年來,這里夢幻般的變化見證了習近平總書記“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重要論斷。

              天南地北的人來北大湖“過冰雪癮”

              2月15日,正值元宵佳節,北京首都機場至吉林龍嘉機場的早班飛機乘客仍然不少。

              “G索的高級道滑起來倍兒爽”“蘇翊鳴就是吉林市人,今天有單板大跳臺決賽”……還未登機,兩個小伙貼身背著雪盔熱烈討論。上前一問,他們就去北大湖。

              一路上,有乘客小聲交流各自裝備、當地雪場,按捺不住興奮。剛下飛機,取上雪具,他們就熟門熟路地鉆進專線巴士。

              白雪紛揚,北大湖滑雪場的上空彤云靄靄。盡管春節假期結束,但綜合服務區游客絡繹不絕?;W校、雪具大廳、寄存室,不時有工作人員詢問“滑雪嗎?”“要教練跟不?”

              在上海工作的臧女士是滑雪愛好者,今年雪季就來了3次,“這里雪道很專業,每次都約上朋友、同事一起。”

              “超出預期!”一名攜妻女來的美國游客說,上次滑雪已是10年前,這次是好友推薦前來。實地感受后,他不禁贊嘆:原來中國有這樣優質的雪場。

              踏入雪場,一條條寬闊潔白的雪道自山頂迤邐而下,很是壯觀。仰頭望去,或三五成群或只身滑板,人們正在縱情馳騁。

              吉林地處世界冰雪黃金緯度帶,北大湖屬長白山余脈,這里雪質松軟干燥,滑行體驗佳,是雪友鐘愛的“粉雪”。場地三面環山,風力偏弱,足夠冷,又不過冷。

              坐索道登頂,雪的王國盡收眼底。山上是雪,樹上是雪,地上是雪,人的頭上、身上都是雪。人們拿出相機手機不停拍攝,想把這雪與人的交融一一定格。

              一位頭發微白的老人,凌晨6點多步行上山滑雪??粗浾卟唤獾纳袂?,笑著說:“年輕時愛滑雪,現在退休了長期住這邊,隨時‘過癮’。”

              不遠處,又見到幾個八九歲的孩子,隨父母來度假。“喜歡滑雪嗎?”記者問。幾個孩子小臉凍得像紅蘋果,不住地點頭。周圍的人都笑起來,笑聲融進了雪中。

              據了解,今年來北大湖的人數創造了新紀錄。春節假期,雪場接待游客近5萬人次、同比增174%,收入2144萬元、同比增265%。

              客流源源不斷,企業生意紅火。雪具快遞站、雪地攝影工作室、吉林名優農產品店、餐廳酒吧……回到綜合服務區,記者頻頻聽到“支付成功”的提示音,店家、顧客、雪友,天南地北的人聊著與冰雪有關的一切,來這里“過冰雪癮”。

              農民教練300多人,這里的村民不“貓冬”

              入夜,山上逐漸安靜。山下約3公里,南溝村華燈初上,在雪場工作的村民陸續往回趕,“農民教練”劉洪偉就在其中。

              設備專業、技巧嫻熟、示范專業,“90后”的他干這行近10年了。在劉洪偉看來,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冰雪運動大力推廣,給村民帶來可喜變化。

              “直接變化就是,我們這些教練越來越忙了。”劉洪偉說,特別是這兩年雪友明顯增多,“早些時候,場上幾十個教練可能還有人閑著?,F在,幾百個教練都忙不過來”。

              “雪道通向致富路!”劉洪偉5年前一個雪季掙三四萬元,今年收入翻了一番,“俺們這里不擔心年輕人留不住,家門口就有活,誰還往外跑?”

              “雪緣”“雪上飛”“樂雪之家”……踏著積雪漫步南溝,村道兩旁隨處可見“雪字號”的東北民宿。來自各地的游客,圍坐圓桌邊,盤腿在炕上,一邊品嘗柴垛魚、鍋出溜、煎餅等特色菜,一邊嘮嗑,好不熱鬧。

              推開“雪鄉人家”的大門,見到經營者于立峰在餐廳里忙活。“一到周末,肯定滿房。春節更忙,不光入住率高,來吃飯的也多,一晚能翻兩三次臺。”他高興地說。

              以前,村民主要種植糧食和果樹。隨著雪場起步,雪友慕名而來,吃住場所供不應求。大家意識到,這是難得的增收機遇。

              “北大湖滑雪場建設伊始,政府部門支持村民辦民宿。村里也開會講政策,幫大伙算成本、算收益。”村支書張增發說。

              供需兩根線一搭上,產業發展就“來電”。于立峰的民宿,開始只能接待一兩桌客人。攢下錢后,他擴大規模,雇上十來人,可容納300人就餐,平均一個雪季能賺20多萬元。去年,一家人還在市區買下一套房。“不說別的,這幾年自家桌上擺的年夜飯都不一樣了,上檔次!”他臉上洋溢著自豪。

              目前,南溝村有餐廳旅店106家,民宿床位1000多張。150多農戶從事餐飲服務,每雪季可帶動當地農民人均增收2萬余元。另外,300多村民當上滑雪教練,干得好的村民僅這一項年收入就超30萬元。

              鋪遍群山的皚皚白雪,撐鼓了南溝人的腰包。“外出務工的少了,‘貓冬’的更少了。”張增發感慨。

              做好“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這篇大文章

              游客對設施和服務有了更多需求。怎樣更好滿足?

              除了白雪換白銀,如何喚醒長期“沉睡”的冰雪資源?

              以前是一季養三季,現在盤算的是靠什么掙四季錢?

              雪帶來莫大驚喜和福音,也促使吉林市干部群眾思考:如何進一步做好“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這篇大文章。去年11月,吉林市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試驗區在當地掛牌。

              一方面,試驗區向南溝村投資1000萬元,用于村道建設和村容村貌提升,鼓勵民宿提檔升級。在引入星空營、地中海等各類酒店的基礎上,與國內外知名文旅企業擴大合作,開發溫泉、度假區等項目。

              另一方面,挖掘松花江水系壩區漁業優勢,在1米多厚的冰面上舉行冬捕體驗、民俗文化等活動。夜間,還支起保溫帳篷,吸引游客夜釣,享受獨特的冬釣樂趣。

              不僅如此,這里也逐步成為夏季開展戶外拓展運動的理想之地,建設了百里花海和設施齊全的拓展基地、健身步道,開發了登山、溯溪等項目。

              “豐富四季旅游產品是我們的發力點。”試驗區黨工委書記付彥平說,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思路扎實走下去,一定能實現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

              當地人與記者嘮嗑,隨口就會提到“3億人上冰雪”“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有的村民打算今年雪季結束后去南方的大型室內雪場,“農民教練”也去城里帶學員;發現很多游客是全家組團來度假,有的民宿老板準備改造推出家庭房,“開春就動工”;還有的雪場工作人員牽掛著植被養護,“只有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山體平整,下個冬季才能減少人工造雪,讓雪場更加‘原生態’”……

              大家的想法一刻也停不下來,都在尋找適合自己的“雪道”。

              編輯:顏莉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