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讓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巍然聳立(奮進強國路·總書記這樣引領中國式現代化)

              來源:人民日報  2022-03-02 20:18:29
              A+A-
              分享

                 我國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我國現代化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

                ——習近平

                在歷史長河中,總有一些精彩瞬間,將被永遠銘記。

                2月4日,煙花點亮“鳥巢”上空,中國再次成為世界矚目焦點;立春之日,“雙奧之城”北京迎來歷史性時刻,一個偉大民族和一項偉大運動再次牽手。

                北京冬奧會,讓世界領略了中華文化和奧林匹克精神的和合共生,感受到新時代中國自信、包容、開放的大國形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偉大精神歷久彌新。

                當今中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國家強盛、民族復興需要物質文明的積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華。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意氣風發地踏上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正巍然聳立。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物質財富要極大豐富,精神財富也要極大豐富”

                冬奧會,是一場冰雪運動的盛會,也是一場精神的升華。

                2014年2月,俄羅斯索契——

                索契冬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代表圍攏在習近平總書記周圍。

                習近平總書記意味深長地說:“從大家講話中,我更感受到一種信心。這種信心來自報效祖國、為國爭光。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此時不搏,更待何時!我們講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就體育而言,就是自信的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引述魯迅的“中國脊梁”,表示只有鍥而不舍,中國才有未來??倳浿赋觯?ldquo;怎么體現成果?是金牌嗎?最重要的是展示自強不息、戰勝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

                時隔8年,中國北京——

                北京冬奧會開幕前夕,習近平主席在會見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時,再次談起自己的“金牌觀”:“比起這次中國運動員拿幾塊金牌、獎牌,我更在意它給我們今后注入的動力和活力。”

                冬奧夢交匯中國夢,奧運精神輝映中國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思慮深遠——

                “在北京舉辦一場全球矚目的冬奧盛會,必將極大振奮民族精神,有利于凝聚海內外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也有利于向世界進一步展示我國改革開放成就、和平發展主張。”

                “2022年恰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時間節點。北京冬奧會可以凝聚民族精神、凝聚億萬民心的力量,開啟新的圓夢旅程。”

                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市政協副主席、北京冬奧會延慶冬奧村村長程紅說:“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始終激勵著我們,我們僅用4年時間便建成國際一流的雪上競賽區域。”

                “基礎設施世界領先,精神力量更是世界一流!”程紅表示,“幾萬名工作人員犧牲春節與家人團圓的時間,主動進入閉環,嚴守紀律,甘于奉獻,戰嚴寒、斗風雪、嚴防控,頑強拼搏做好每一天的服務保障工作。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先生親口對我說,他在村里遇到的運動員都感到非常幸福。”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物質財富要極大豐富,精神財富也要極大豐富。”關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辯證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論述——

                “我們黨強調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強調‘革命理想高于天’,就是精神變物質、物質變精神的辯證法。廣大黨員、干部理想信念堅定、干事創業精氣神足,人民群眾精神振奮、發憤圖強,就可以創造出很多人間奇跡。”

                “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很重要,物質變精神、精神變物質是辯證法的觀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別要注重提升農民精神風貌。”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

                有一位老黨員,在短短兩個多月里,兩次受到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接見??倳涍€對他的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

                “年輕的黨員首先在信念上要堅定,聽黨的話,我張富清,永遠跟黨走。”張富清堅定地說。

                2019年7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全國退役軍人工作會議全體代表時,時年94歲的張富清坐在總書記身旁。

                “感謝總書記,感謝黨中央。我是黨培養的,我要跟緊黨走,做一名黨的好戰士。”

                “你都做到了。你是全黨全國人民的楷模!保重身體,健康長壽。”

                2019年9月29日,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張富清因行動不便,坐著輪椅上臺,習近平總書記彎腰上前,鄭重地把勛章戴在他胸前。

                習近平總書記動情地說:“今天受表彰的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是千千萬萬為黨和人民事業作出貢獻的杰出人士的代表。他們身上生動體現了中華民族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他們的事跡和貢獻將永遠寫在共和國史冊上!”

                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必須以身作則。

                “精神文明建設,黨員要做楷模。”全國人大代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社科聯主席馬正山說,“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要加強道德修養,帶頭明辨是非善惡,追求健康情趣,不斷向廉潔自律的高標準看齊,這樣一來,黨風政風、社風家風就能持續向上向善。”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億萬中華兒女心中理想信念的明燈更加閃亮。

                “我們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之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從根本上說,取決于其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2017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的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委員,并參加聯組會??倳浿赋觯?ldquo;希望我國廣大知識分子自覺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范,堅持國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終胸懷大局、心有大我,始終堅守正道、追求真理,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日常生活做起,身體力行帶動全社會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014年2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我們要從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戰略高度,持續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作為一項根本任務,切實抓緊抓好。”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最深層、最根本、最永恒的是愛國主義。

                100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革命、建設、改革實踐,是愛國主義的偉大實踐,寫下了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的輝煌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這種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

                2020年11月12日,正在江蘇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南通博物苑,并走進張謇故居陳列室,了解這位近代著名企業家、教育家興辦實業、教育和社會公益事業的情況。

                當年的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時,稱贊張謇等優秀企業家是“愛國企業家的典范”。

                “優秀企業家必須對國家、對民族懷有崇高使命感和強烈責任感,把企業發展同國家繁榮、民族興盛、人民幸福緊密結合在一起,主動為國擔當、為國分憂,正所謂‘利于國者愛之,害于國者惡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習近平總書記對企業家的殷切期望,是對我們的極大激勵與鞭策。”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說,“民營企業家要見賢思齊,增強家國情懷、擔當社會責任,發揮先富幫后富的作用,積極參與和興辦社會公益事業。我們時刻不忘擔當社會責任,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均衡、就業創業、基層醫療、家庭養老、企業發展等方面廣泛應用。”

                這是發生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里的感人一幕——

                “你們這么大歲數,身體還不錯。你們別站著了,到我邊上坐下。”2017年11月17日,在同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代表合影時,看到黃旭華和黃大發兩位代表年事已高,習近平總書記關切地請他們坐在自己身邊。

                會見結束后,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地對有關部門的同志說,給老道德模范讓座,這是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這就叫人倫常情。

                言傳身教,習近平總書記給全社會上了生動一課。

                “我們始終強調,兩個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之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價值追求,成為我們生而為中國人的獨特精神支柱,成為百姓日用而不覺的行為準則。要號召全社會行動起來,通過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熏陶、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等,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偉大事業,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偉大事業,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

                2021年春天,在“奇秀甲東南”的武夷山下、九曲溪畔,習近平總書記一番話意味深長——

                “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么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良渚遺址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2003年7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對遺址的歷史地位作出重要判斷。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又對良渚古城申遺作出重要指示。

                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外國專家評價:“良渚讓我們對中國早期文明的認識提前1000多年。”

                從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到平遙古城保護,從敦煌研究院座談到云岡石窟考察,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保護傳承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意義,指出“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

                一次次觸摸歷史,一次次尋訪傳統,彰顯了習近平總書記守護中華民族文化根脈的歷史自覺和文化自信。

                紅色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鮮亮的底色。

                2019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啊!我們的初心是什么?上海石庫門、南湖紅船,誕生了中國共產黨,14年抗戰、歷史性決戰,才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和國是紅色的,不能淡化這個顏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到地方考察,都要瞻仰對我們黨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革命圣地、紅色舊址、革命歷史紀念場所,“每到一地,重溫那一段段崢嶸歲月,回顧黨一路走過的艱難歷程,靈魂都受到一次震撼,精神都受到一次洗禮。”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

                從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文藝演出《最憶是杭州》彰顯的中國審美旨趣,到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偉大征程》的壯美畫卷,再到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展示新時代中國自信、包容、開放的大國形象;

                從2020年末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3212個、群眾文化機構43687個、各類文物機構11314個,到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逾11.9萬億元。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全方位全景式展現了新時代的精神氣象,提振了全社會的精神力量。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2021年12月14日,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到偉大詩人李白青年時期仗劍遠游時寫下的詩句,“那時他感受著盛唐的蓬勃氣象,胸中鼓蕩著凌云壯志”。

                文化興則國家興,文化強則民族強。當代中國,江山壯麗,人民豪邁,前程遠大。時代為我國文藝繁榮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舞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今天,中國、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未來無限廣大。新時代需要文藝大師,也完全能夠造就文藝大師!新時代需要文藝高峰,也完全能夠鑄就文藝高峰!我們要堅定這個自信!”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2013年9月26日下午,北京京西賓館會議樓前廳,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會見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獲得者。在熱烈的掌聲中,總書記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講話結束時,總書記把目光轉向坐在第一排左邊的一位老人。

                習近平總書記飽含深情地說,我剛才看到這位老前輩,她就是我們的老將軍甘祖昌的夫人龔全珍,她今年90多歲了,我看到她以后心里一陣陣的感動。

                習近平總書記對在場的300多位與會者介紹,甘祖昌是我們共和國的開國將軍,江西籍的老紅軍。新中國成立后,他當了將軍,但是他堅持回家當農民。我當小學生時就有這篇課文,內容就是將軍當農民,我們深受影響。至今半個世紀過去,看到龔老現在仍然弘揚著這種精神,今天看到她又當選全國道德模范,出席我們今天的會議,我感到很欣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弘揚這種艱苦奮斗精神,不僅我們這代人要傳承,我們的下一代也要弘揚,要一代一代傳承下去。我再次向龔老前輩表示致敬。

                全場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

                2019年,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對“最美奮斗者”評選表彰和學習宣傳活動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在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的非凡歷程中,一代又一代奮斗者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涌現出無數感天動地的英雄模范。他們用智慧和汗水、甚至鮮血和生命,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書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各個歷史時期的英雄模范都值得我們敬仰和學習。

                全國人大代表、空軍空降兵某旅政治教導員余海龍,來自特級英雄黃繼光生前所在部隊。“黃繼光的英雄精神,在空降兵部隊一代代官兵中賡續傳承。今天,我們鋼多氣更多、骨頭更硬,一定會傳承英雄精神,當好新時代英雄傳人,用實際行動續寫英雄故事!”余海龍說。

                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樣需要英雄情懷。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危急時刻,又見遍地英雄。

                2020年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習近平總書記向“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鐘南山,“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張定宇、陳薇頒授勛章獎章。

                “各條戰線的抗疫勇士臨危不懼、視死如歸,困難面前豁得出、關鍵時刻沖得上,以生命赴使命,用大愛護眾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面對疫情,中國人民沒有被嚇倒,而是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壯舉,書寫下可歌可泣、蕩氣回腸的壯麗篇章!中華民族能夠經歷無數災厄仍不斷發展壯大,從來都不是因為有救世主,而是因為在大災大難前有千千萬萬個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

                “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英雄模范們用行動再次證明,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只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奮斗精神,腳踏實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獲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創造不平凡的成就。”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同時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黨全社會要崇尚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大力弘揚英雄精神,匯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這一時期心智逐漸健全,思維進入最活躍狀態,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

                2014年5月30日,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小學墨韻堂里,書法社團的學生們正在書寫古訓警句。

                書法老師請習近平總書記為“中國夢”點上最后一筆??倳泴⒆觽冋f:“中國夢要靠你們來實現。‘兩個一百年’要靠你們接力奮斗,還是你們來點這一筆吧。”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這一時期心智逐漸健全,思維進入最活躍狀態,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蒙以養正,圣功也。’就是說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給他們正確的思想,引導他們走正路。”

                北京大學靜園草坪,青年的身影朝氣蓬勃。

                2014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正在舉辦詩會的師生們中間。身著五四時期學生裝的師生們在悠揚的小提琴曲伴奏下,朗誦著自己創作的詩歌《聆聽青年》和毛澤東同志詞作《沁園春·長沙》。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圩涌坼e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

                2019年3月18日,人民大會堂東大廳內洋溢著春天的氣息。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邀請一線優秀教師代表和教育工作者暢談交流。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習近平總書記開宗明義,目光望向坐在他對面的教師代表,“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

                光陰流轉,又是一個播種希望的季節。

                北京友誼賓館聚英廳,氣氛熱烈。2021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

                有的委員在發言中建議,向廣大青年學子講好抗疫這堂“大思政課”,將抗疫的鮮活案例融入教材。

                “你的建議很好,這個‘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習近平總書記點點頭,“拿著一個文件在那兒宣讀,沒有生命、干巴巴的,誰都不愛聽,我也不愛聽。”

                幽默真誠的話語,引來全場一陣會心的笑聲。

                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全國人大代表、時任山東臨沂第一實驗小學岔河校區校長的張淑琴圍繞讓紅色基因注入血脈代代相傳的話題,與總書記進行面對面交流??倳洀娬{,紅色基因就是要傳承。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經歷了多少坎坷,創造了多少奇跡,要讓后代牢記,我們要不忘初心,永遠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

                “怎樣教育引導孩子們傳承好紅色基因,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倳浀脑?,讓我方向更明晰,干勁更足了!”張淑琴表示,“近年來,我們帶領學生到紅色革命基地當小講解員、將紅色故事改編成舞臺劇……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將紅色種子播撒到孩子心中。”

                2021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在各族干部群眾中深入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特別是要從青少年教育抓起。

                2012年11月29日,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習近平總書記話語鏗鏘——

                “我堅信,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實現,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能實現。”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

                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鍥而不舍、一以貫之抓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全國各族人民不斷前進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強大的精神力量、豐潤的道德滋養。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凝聚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意志和強大精神力量,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能夠實現!

                (本報記者王昊男、張洋、楊文明、尹曉宇、王沛、李心萍、李龍伊、張棖參與采寫)

              編輯:宋春芳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