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兩會央視快評】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真正落實到位

              來源:央視網  2022-03-07 14:18:07
              A+A-
              分享

                3月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倳洀娬{,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把確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作為首要任務,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真正落實到位。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從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強調了糧食安全這一“國之大者”的重要地位,就如何抓好糧食生產進行了一系列深入闡述和科學部署,為我們更好地端穩端牢中國飯碗、牢牢把握糧食安全主動權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動指南。

                “五谷者,萬民之命,國之重寶。”在黨的領導下,我國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資源,養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有力回答了“誰來養活中國”的問題。尤其是本世紀以來,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糧食產量連續7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為應變局、開新局發揮了“壓艙石”作用,也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安不忘危,未雨綢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糧食供求緊平衡的格局不會改變,資源環境約束日益趨緊,糧食增面積、提產量的難度越來越大,農產品保數量、保多樣、保質量的任務越來越重。特別是在當前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發展環境日益復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的現實背景下,我們必須深刻領會扎實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思想,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堅決穩住農業基本盤,以國內糧食穩產保供的穩定性來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糧食生產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重要指示,必須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全面壓實各級地方黨委和政府耕地保護責任,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防死守18億畝耕地紅線,堅定不移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真正實現旱澇保收、高產穩產;必須堅持農業科技自立自強,推動農業設施化、機械化、綠色化和數字化,給現代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尤其要推進種業領域國家重大創新平臺建設,打贏種業翻身仗;必須強化相關農業政策支持,堅持并完善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對糧食大省、大縣進行獎勵,確保種糧農民有錢賺、地方抓糧不吃虧。

                “在確保糧食供給的同時,保障肉類、蔬菜、水果、水產品等各類食物有效供給,缺了哪樣也不行。”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洞察人民群眾食物結構變化趨勢,從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發,提出了“樹立大食物觀”的大課題。答好這一全新考題,我們必須充分利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一方面,繼續統籌利用耕地、林地、草原、河湖、海洋等資源,不斷拓寬資源利用和食物來源;另一方面,積極開展交流與合作,通過租賃土地、合作共建等方式開拓國外可利用資源,鼓勵農業企業走出去,打通新的食物供給渠道。

                勝非其難也,持之者其難也。讓我們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思想上來,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扎實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守好管好天下糧倉,多措并舉、全方位保障好食物安全供給,牢牢端穩咱們中國人自己的飯碗,不斷夯實大國根基,為鄉村振興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央視評論員

              編輯:馬麟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