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第一觀察丨十年植樹,總書記賦予綠化新內涵

              來源:新華社  2022-04-02 08:56:57
              A+A-
              分享

                每年參加義務植樹時,習近平總書記都會就開展義務植樹、加強生態保護作出重要指示。

                今年3月30日,總書記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講話中出現了一個新表述——“森林是水庫、錢庫、糧庫,現在應該再加上一個‘碳庫’”。

                十年堅持植樹,總書記對植綠護綠愛綠賦予的內涵,也在不斷拓展、深化。

                重慶璧山秀湖濕地公園景色(3月29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1981年12月,我國通過《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義務植樹成為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這項全民運動的誕生,與1981年發生的一場特大洪災有關。當時的專家論證認為,洪災與長江、黃河上游森林植被遭到嚴重破壞有關。那時人們賦予義務植樹的期待,更多是水土保持,是補上生態欠賬、補齊生態短板的被動舉措。

                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成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義務植樹作為全民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活動,被賦予了更加深刻的含義。

                “全民義務植樹的一個重要意義,就是讓大家都樹立生態文明的意識,形成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共識和合力。”在2017年3月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習近平總書記說。

                經過幾十年的持續推進,全民義務植樹取得了明顯進展。我國森林面積和蓄積量持續雙增長,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老百姓身邊可知可感的綠色也更多了,“美麗中國正在不斷變為現實”。

                天津西青生態廊道一景(2021年8月1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現在,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實現生態環境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說。

                要從“量變”走向“質變”,需要進一步主動轉變發展方式。

                去年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總書記指出,增加森林面積、提高森林質量,提升生態系統碳匯增量,為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維護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更大貢獻。今年他再次提出,“鞏固和增強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雙碳”背景下,森林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植樹造林是增加森林碳匯的重要途徑,也是助力“雙碳”目標最經濟實惠的方法。

                總書記強調“碳庫”,意義不言而喻——發揮森林的碳匯功能,倡導綠色低碳的發展方式,積極主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森林和草原對國家生態安全具有基礎性、戰略性作用,林草興則生態興。”總書記從關乎生態成效的高度,深刻闡述了草原與森林的重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還特別強調了“要弘揚塞罕壩精神,繼續推進全民義務植樹工作”。

                塞罕壩機械林場內的望海樓(2021年8月2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去年8月,在河北承德考察塞罕壩機械林場時,總書記指出“抓生態文明建設,既要靠物質,也要靠精神”。

                精神傳承需要代代相傳。

                每年植樹活動,都少不了少先隊員的參與。在習近平總書記看來,義務植樹活動的一個重要意義,就是“要推動在全社會特別是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生態文明的種子”。

                “眾人拾柴火焰高,眾人植樹樹成林。”十年植樹,總書記親自動手、率先垂范,凝聚起億萬人民植綠護綠愛綠的磅礴力量。

                監制:趙承

                策劃:霍小光

                主筆:胡璐、黃玥

                統籌:黃全權、韓潔、王絢

                視覺 | 編輯:楊文榮、王秋韻

                新華社國內部制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編輯:宋春芳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