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最閃亮的坐標丨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來源:央視網  2022-04-03 12:40:12
              A+A-
              分享

                編者按:清明寄哀思,鮮花獻逝者。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清明節寄托了中華民族慎終追遠、不忘根本的家國情懷。清明節不僅是踏青掃墓、祭奠先人的傳統節日,更是緬懷革命先烈、繼承烈士遺志、激發愛國熱情、學習革命精神的重要日子。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講述英雄事跡、致敬英雄精神,并引用愛國主義詩句言志抒懷,強調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在清明節到來之際,央視網《天天學習》與您一起學習領會總書記用典。

                【釋義】

                《正氣歌》是南宋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在獄中寫的一首五言古詩。宋末帝趙昺祥興元年(1278年),文天祥在廣東海豐兵敗被俘,次年被押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在獄中三年,文天祥面對各種威逼利誘,始終堅貞不屈。1281年夏,在濕熱、腐臭的牢房里,文天祥寫下了名垂千古的《正氣歌》。

                《正氣歌》開頭十句寫浩然正氣存乎天地之間,至時局艱難之際,必然會顯現出來。接著列舉了歷史上十二位忠臣義士的壯烈之舉,他們“守節盡忠,舍生取義”,彰顯了正氣的力量。在援引十二個典故之前,詩人以“時窮節乃見(同‘現’),一一垂丹青”為總起句,強調時運艱難之際,忠臣義士便展現出崇高氣節,他們一一被記錄在史冊上,名垂后世。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拒絕了元世祖最后一次利誘之后,在刑場向南拜祭,從容就義。其絕命辭寫道:“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文天祥用自己的浩然正氣詮釋了“時窮節乃見”,他的英名也永垂史冊!

                【解讀】

                革命氣節重如山。在2021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產黨人任何時候都要有不信邪、不怕鬼、不當軟骨頭的風骨、氣節、膽魄。”這是對新時代黨員干部提出的要求與期望。

                中國共產黨人的氣節,既是對志氣和節操的堅守,也是對中華民族精神血脈的傳承光大,更是對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仰,以及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一百年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堅守崇高氣節,歷經千難萬險,在千錘百煉中見筋骨,在攻堅克難中顯擔當,在甘于奉獻中踐使命,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大無畏氣概,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當新冠肺炎疫情洶涌來襲之時,各條戰線的抗疫勇士們困難面前豁得出、關鍵時刻沖得上,以生命赴使命,用大愛護眾生,書寫下可歌可泣、蕩氣回腸的壯麗篇章。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華民族能夠經歷無數災厄仍不斷發展壯大,從來都不是因為有救世主,而是因為在大災大難前有千千萬萬個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

                斗爭無時不在、無處不有。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我們面臨的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增多。廣大黨員干部要始終守護初心使命,砥礪政治氣節,磨煉政治風骨,走穩走實走好新時代趕考之路,在新起點新征程上展現新形象、新風貌、新作為。

               ?。ㄗ髡?楊立新)

               ?。ㄖ醒霃V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編輯:任玉偉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