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慎終追遠 砥礪前行

              來源:央視新聞  2022-04-05 15:58:02
              A+A-
              分享

                青山有意生浩氣,草木含情慰英靈。

                “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樣需要英雄情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緬懷英烈,講述英雄故事,推崇英雄精神,激勵在全社會樹立崇尚英雄、緬懷先烈的良好風尚。

                清明時節,讓我們致敬先烈、追思英雄,在緬懷先烈中賡續紅色血脈,在銘記歷史中汲取奮進力量。

                2021年6月29日,瞿獨伊榮獲“七一勛章”這一黨內最高榮譽。習近平總書記向“七一勛章”獲得者頒授勛章并致以熱烈祝賀和崇高敬意。

                瞿獨伊是共產黨早期領導人瞿秋白的女兒。1935年,瞿秋白英勇就義時,瞿獨伊年僅14歲。

                1942年,瞿獨伊與母親被投向國民黨的軍閥盛世才逮捕,深陷囹圄4年多。

                敵人問:“你還是擁護共產黨、替她辯護嗎?你需要考慮現在是生死兩條路。”

                瞿獨伊堅定地說:“我始終信仰共產主義,不用考慮,我已經談過。共產黨是為國家民族利益而奮斗的,我就是要為民族獨立、民權自由、民生幸福而奮斗,死了也是光榮的。”

                生死考驗“不用考慮”,這是瞿獨伊的答案,也是刻骨銘心的紅色傳承。

                在參加革命工作85年、入黨75年的歲月中,瞿獨伊始終淡泊名利,兢兢業業,保持著父輩的精神品格和崇高風范。

                紅色江山,熱血鑄就;紅色血脈,代代相傳。

                一口水窖、三只小狗、四座航標燈、數十棵被吹歪的苦楝樹、200多面升過的舊國旗,構成了王繼才的32年守島歲月。他銘記父親“你們沒有打江山,但一定要守住江山”的教誨,實現了“一生守島,直到守不動的那一天”的錚錚誓言。

                習近平總書記對王繼才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大力倡導這種愛國奉獻精神,使之成為新時代奮斗者的價值追求”。

                志愿軍“一級戰斗英雄”柴云振、“衛國戍邊英雄”陳紅軍……一大批頑強奮斗的英雄模范,將紅色基因植入心靈、融入崗位、嵌入實踐,構筑起中華兒女砥礪前行的強大動力。

                “人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這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前常說的一句話。他用一生,為這句話寫下了注腳。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饑饉給袁隆平留下了錐心之痛。那時他便下定決心,要用畢生精力鉆研農業科技戰勝饑餓。他將一生,都扎根在稻田之間。

                在袁隆平的心里,國家利益重,科學事業重,名利卻最輕。他曾種下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夢想試驗田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掃把那么長,顆粒像花生那么大;另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保障國家和世界的糧食安全。

                如今,雜交水稻雙季畝產已突破1500公斤大關,中國人牢牢端穩中國碗,中國碗里裝滿中國糧。

                “我們對袁隆平同志的最好紀念,就是學習他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信念堅定、矢志不渝,勇于創新、樸實無華的高貴品質,學習他以祖國和人民需要為己任,以奉獻祖國和人民為目標,一輩子躬耕田野,腳踏實地把科技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崇高風范。”2021年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對袁隆平的逝世表示深切悼念,高度肯定他為我國糧食安全、農業科技創新、世界糧食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

                袁隆平為“種子”事業奮斗奉獻了一生。河北農業大學原教授李保國,則將一生都撲在了扶貧攻堅和科技創新第一線。

                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每年進山“務農”超過200天,帶領10萬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村民們親切地稱李保國為“科技財神”。

                “李保國同志堪稱新時期共產黨人的楷模,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習近平總書記對李保國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批示,號召廣大黨員、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要學習李保國同志心系群眾、扎實苦干、奮發作為、無私奉獻的高尚精神,自覺為人民服務、為人民造福,努力做出無愧于時代的業績。

                無數英雄模范堅守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地為黨、為國家、為人民奉獻一切。他們的精神和事跡,勵人心志、催人奮進。

                2020年7月22日,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同大鎮石大圩突發漫堤潰口,巢湖湖水傾瀉而出,圩內4個村、5.8平方公里被淹,6000多名群眾的生命安全面臨著嚴重威脅,情況危急。

                “這片水域我熟悉,還是我打頭!”前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政治教導員陳陸毅然跳上首艇,擔當起開路先鋒。突然,堤壩兩側水位落差陡增,形成了3米高的“滾水壩”,陳陸的橡皮艇被卷入“滾水壩”的漩渦中。陳陸的身影永遠定格在了那個夏天。

                “先后轉戰5個鄉鎮,行程600余公里,成功轉移和救出2600余人”,這是陳陸在生命最后的96個小時里,帶領戰友們交出的答卷。

                2020年8月19日,正在安徽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看望慰問陳陸等在防汛抗洪中不幸犧牲的同志的親屬時,深情地說:“你們的親人也是我們的親人,是祖國的親人,他們是我們心中的英雄,我們都會崇敬他們。每當危難時刻總有英雄挺身而出,這是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體現。”

                危難時刻,總有一位又一位平凡英雄舍生忘死、勇往直前。

                300米長的碼頭,一個巨浪襲來,幾名同志倒下了;浪頭過去,他們又站起來,繼續奮力向前沖……2018年8月20日,遼寧大連遭受罕見狂風暴雨,黃群、宋月才、姜開斌三人為保護國家某重點試驗平臺挺身而出、壯烈犧牲。

                習近平總書記聞訊后作出重要指示:“黃群、宋月才、姜開斌三位同志面對臺風和巨浪,挺身而出、英勇無懼,為保護國家重點試驗平臺壯烈犧牲,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對黨忠誠、恪盡職守、不怕犧牲的優秀品格,用寶貴生命踐行了共產黨員‘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他們是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時代楷模。”

                困難面前豁得出、關鍵時刻沖得上,以生命赴使命,用大愛護眾生。無數平凡英雄拼搏奮斗,匯聚成新時代中國昂揚奮進的洪流。

                清明追思,家國永念。

                銘記一切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貢獻的英雄們,像英雄模范那樣堅守、像英雄模范那樣奮斗,為中華民族積蓄砥礪奮進的前行力量。

                總監制丨錢蔚 王姍姍

                監制丨 張鷗

                制片人丨興來

                主編丨寧黎黎

                視覺丨江雨航

                編輯丨劉欣顏

                校對丨閆格

                責任編輯:劉欣顏 

              編輯:馬麟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