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熱解讀|在軍墾第一城,習近平再次強調這種精神

              來源:央視網  2022-07-18 23:07:24
              A+A-
              分享

                盛夏的石河子綠意盎然,如翡翠鑲嵌在祖國邊疆大地。

                7月13日下午,正在新疆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八師石河子市,走進位于城市一隅的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在這里,總書記重點了解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屯墾戍邊的歷史。

                △獨家視頻丨習近平在新疆石河子市考察調研

                作為全國唯一一座以新中國屯墾戍邊革命歷史為主要研究及陳列內容的博物館,館內一張張老照片、一件件展品,向前來參觀的人們訴說著那段篳路藍縷的“兵團記憶”。

                響應號召就地轉業后,為了不與當地群眾爭利益、不給地方政府添麻煩,軍墾戰士們選擇了在人跡罕至的亙古荒原上開展自給自足的大生產。

                石河子是兵團人建起的第一座城市。

                在第一代老軍墾的記憶中,石河子曾經“只有車馬店、賣馕的幾戶人家,除了北面蘆葦地,到處是荒灘戈壁”。

                在自然條件惡劣、缺少大型機械的情況下,戰士們喝鹽堿水、睡地窩子,人拉肩扛、挖渠引水、改造葦湖、開墾荒地,硬是在荒灘戈壁上打造出一座現代化新城。

                上圖為20世紀50年代,石河子開發前的面貌;下圖為石河子夏日美景。

                在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里,有一件軍大衣常常引人駐足。這件軍大衣補滿了296塊大大小小顏色各異的補丁,有的地方補丁摞了四五層,它是老一輩兵團人無私奉獻、艱苦創業的見證。

                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奮斗,兵團人創造了令人刮目相看的發展奇跡。據統計,新疆每3畝耕地中就有1畝是兵團開墾的,新疆糧食產量的19.9%、油料產量的30%、甜菜產量的44.5%來自于兵團。

                8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新疆時就曾對兵團工作給予高度評價:“兵團成立60年來,廣大干部職工扎根新疆沙漠周邊和邊境沿線,發揮了建設大軍、中流砥柱、銅墻鐵壁的戰略作用。”

                此次,重溫崢嶸歲月,總書記在會見兵團老中青三代建設者代表時飽含深情地說:“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為推動新疆發展、增進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鞏固國家邊防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總書記還提及一個精神——兵團精神。他說:“兵團人鑄就的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兵團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用好這些寶貴財富。”

                兵團精神是兵團事業薪火相傳、不斷發展的“根”與“魂”。一代代兵團人是兵團精神的踐行者。

                “七一勛章”獲得者魏德友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九師一六一團一連退休職工,從1964年開始,50多年來,在薩爾布拉克草原深處,在荒無人煙的邊境線上義務巡邊20多萬公里,被譽為西北邊境線上的“活界碑”。

                1988年,阿拉克別克河突發洪水,大壩決口,3000多畝耕地、林帶被毀。危急時刻,一八五團迅速成立了一支上百人的“敢死隊”,時年19歲的二代軍墾人馬軍武參加了這場驚心動魄的戰斗。

                為了預防水災隱患,兵團在缺口處設立了一個水文點,馬軍武主動申請在此駐守,一守就是30多年。30多年來,馬軍武和妻子張正美聽壞了幾臺收音機,燒壞了幾盞柴油燈。馬軍武說:“一生只做一件事,我為祖國當衛士。”

                2014年4月,總書記冒雨來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共青團農場。在同兵團干部職工座談交流時,總書記聽到馬軍武的感人故事,稱贊道:“真了不起,我非常敬佩你們。”

                一座展館,一段歷史;一座城市,一種精神。正如總書記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八師一四三團花園鎮廣場所說:“兵團的戰略作用不可替代。要加快推進兵團改革,深化兵地融合,打造城鄉和諧的田園式家園,充分發揮兵團作為安邊固疆穩定器、凝聚各族群眾大熔爐、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示范區的功能和作用,努力形成新時代兵團維穩戍邊新優勢。”

              【編輯:崔崴】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