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聲動新時代|“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為的”

              來源:央視網  2022-08-05 18:51:19
              A+A-
              分享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道出很多蘊含真理力量、思想力量、智慧力量、人格力量的金句,深入人心、發人深省。央視網《人民領袖習近平》專欄推出系列創意互動特稿《聲動新時代》,與您一起感悟總書記那些廣為流傳的金句中蘊藏的深意,汲取前行力量。

                廣大科技工作者對這一幕印象深刻——

                2021年5月28日,一場事關國家科技創新發展大計的盛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連用三個感嘆句,再次發出向科技強國進軍的“動員令”。

                擲地有聲的話語,令全國9100萬名科技工作者備受鼓舞。“總書記的一席話讓我們科技工作者再一次心潮澎湃,更深感國家和人民對我們科技工作者寄予的厚望!”

                科技,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地影響著國家的前途和命運。

                時光追溯到九年前。2013年3月4日,北京。

                “在黨中央工作的前五年,我每年都去港澳組,當了總書記后,我第一個來科技組。”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科協、科技界委員聯組會時的開場白。

                有委員回憶當時的情景:“總書記沒有說什么大話、空話,他的講話幾乎都是脫稿的,有自己的理解、思考和例子??吹贸鰜?,他確實對科技問題有著非常深入的思考。”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

                “全部科技史都證明,誰擁有了一流創新人才、擁有了一流科學家,誰就能在科技創新中占據優勢。”一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都對科技工作者悉心關懷、寄予厚望。

                一次表彰會上,他拉著93歲的黃旭華的手,請這位“中國核潛艇之父”坐到自己身旁來,老科學家執意不肯,他一再邀請,說:“來!擠擠就行了,就這樣。”

                科研院所、高校、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的腳步一次次踏入創新要素最活躍的地方,和創新者們面對面互動交流。

                2017年起,我國科技工作者有了自己的節日——每年的5月30日是“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幾年來,習近平總書記以出席科技界重要會議或致信的方式,對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節日的問候。

              2021年11月3日,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向獲得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顧誦芬院士頒獎。

                2021年11月3日,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向獲得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顧誦芬院士頒獎。

                2020年9月11日,一場以“十四五”規劃為主題的科學家座談會上,人才成為焦點話題,每一位發言者都感慨萬千、言辭懇切??倳洉r而插話,時而記錄。他說:“我們是感同身受的!國家科技創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李四光、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輩科學家,陳景潤、黃大年、南仁東等一大批新中國成立后成長起來的杰出科學家……習近平總書記一次又一次提起這些閃亮的名字。

                愛國和創新的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矢志報國的科學家身上不斷傳承,讓總書記念茲在茲。

                “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

                “有多大擔當才能有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能有多大成就。”

                “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

                …………

                習近平總書記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2020年9月召開的科學家座談會上,他就此闡釋說,2016年5月召開的科技盛會上,“我那時講的還是‘三個面向’,也就是前面的三點。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我建議再加一條‘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2013年6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員公寓問天閣,為即將出征的航天員壯行。

                2013年6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員公寓問天閣,為即將出征的航天員壯行。

                “創新從來都是九死一生”,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有強烈的創新信心和決心,要有“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豪情,勇于攻堅克難、追求卓越、贏得勝利,積極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

                深情中蘊含深意,厚愛里凝結厚望。

                習近平總書記還十分牽掛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環境和生活。他說,用好科研人員,既要用事業激發其創新勇氣和毅力,也要重視必要的物質激勵。

                對于科技工作者的“難言之隱”,他態度明確,多次談及為科技工作者“松綁減負”問題,反復強調“不能讓繁文縟節把科學家的手腳捆死了,不能讓無窮的報表和審批把科學家的精力耽誤了!”

              2022年5月14日,即將交付的首架C919大飛機首飛試驗成功。

                2022年5月14日,即將交付的首架C919大飛機首飛試驗成功。

                一次次推心置腹的交談、一封封情真意切的回信、一次次重要深刻的指示……激發起廣大科技工作者報效家國、砥礪奮進的精神力量。

                一組數據對比清晰可見: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國位列第12名,中國全社會研發投入27900億元;而在2012年,這兩個數字分別為第34名、10240億元。兩條上升曲線,見證著中國科技創新爬坡過坎的頑強拼搏。

                “中國天眼”落成啟用、“嫦娥五號”帶回月球樣品、“天問一號”登陸火星、“奮斗者”號下潛突破1萬米……習近平總書記“點贊”的一個又一個重大科技成就,折射出中國科技日新月異的面貌。

                創新者們,踔厲奮發。

                創新浪潮,奔涌向前。

                中國自主創新事業,大有可為。

                總監制丨駱紅秉 魏驅虎

                監 制丨王敬東

                主 編丨李璇

                策 劃丨蔡純琳

                編 輯丨蔡純琳

                視 覺丨武文博 李珊珊

                開 發丨黃宇 史小磊

                校 對丨劉禛 梁雅琴 宋春燕

                出 品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編輯:任玉偉】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