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用心用情守護美麗黃山!今天,李培生胡曉春的故事霸版人民日報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2-08-16 15:31:56
              A+A-
              分享

              2.jpg?x-oss-process=style/w10

                李培生正在檢查打好的繩結,準備下懸崖清理垃圾。張俊攝

                李培生在黃山風景區蓮花峰上放繩。本報記者 李俊杰攝

                李培生行走在陡峭懸崖間。張俊攝

                胡曉春正在用望遠鏡檢查迎客松高處枝干生長情況。張俊攝

                胡曉春正在用放大鏡檢查迎客松松針。本報記者 李俊杰攝

                胡曉春正在用改進的“雙向球形支撐桿”支撐迎客松枝條并監測枝條壓力。

                本報記者 李俊杰攝

                8月1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安徽黃山風景區工作人員李培生、胡曉春回信,對他們“長年在山崖間清潔環境,日復一日呵護著千年迎客松,用心用情守護美麗的黃山”的敬業奉獻精神給予充分肯定,對他們繼續發揮好“中國好人”榜樣作用提出殷切期望。

                李培生、胡曉春在黃山風景區分別從事環衛保潔和迎客松守護工作,2012年和2021年先后入選敬業奉獻類“中國好人”。近日,本報記者走近李培生、胡曉春這兩位“中國好人”,記錄他們在平凡崗位上敬業奉獻的故事。

                ——編 者

                黃山風景區放繩工李培生——

                山崖環衛廿三年

                繩索一頭以“8字扣”系在崖壁邊的護環上,另外一頭系在腰間。打好結、扣上保險,待搭檔踩穩繩索后,李培生便手拉繩索,順著崖壁向下滑去……

                這一套流程,李培生每天要操作四到五次??此坪唵?,卻蘊含著23年來日復一日的堅守和付出。

                今年,是李培生在黃山風景區工作的第二十五個年頭。從最初的檢票工作,到后來的路段保潔,1999年6月,李培生轉崗到了放繩隊,成為黃山風景區玉屏環衛所的一名放繩工。

                放繩工是景區環衛里的一個特殊工種,需要在懸崖峭壁上撿拾垃圾和塑料袋……這項工作既辛苦又危險,膽識、技術、體能,缺一不可。

                “我是安徽無為人,從小在水邊長大,膽子不小,但第一次放繩對我來說仍感到很害怕。懸崖垂直落差有十幾層樓高,身體直打哆嗦。”李培生回憶說。

                李培生有股不服輸的勁兒,暗下決心:“要么不做,要做就努力做到最好。”

                經過刻苦專業訓練和長期實地操作,如今的李培生對這個工作已是駕輕就熟。憑借一根繩索,他在懸崖峭壁間行走自如。

                翻越、攀爬,再翻越、再攀爬……23年來,李培生累計放繩高度近1800公里,相當于攀爬了大約200座珠穆朗瑪峰的高度。

                做了這么多年放繩工,是怎么堅持下來的?在懸崖上撿垃圾害怕嗎?一個月才能下山回家一次,是否想過調換崗位?……類似的問題,李培生曾被問過無數次,但不論是23年前,還是現在,他的回答都是一樣的:“各行各業都需要有人去做,這個工作,我不去做,就得別人去做。”

                “每次放繩回來,就會有游客圍過來拍手叫好,那種感覺很棒。”李培生說,尤其是聽到一些家長以此教育孩子不能隨手亂扔垃圾時,他感到很欣慰。

                眼下,李培生已經49歲了,是黃山風景區里較為年長的放繩工之一,但他內心很堅定:“只要體力允許,我會在這個崗位上繼續干下去,用實際行動保護景區的一草一木,讓文明旅游成為風尚。”

                23年山崖攀爬,23年默默堅守,李培生的敬業奉獻,也贏得了無數人的點贊。2012年,李培生當選“中國好人”,2017年,獲得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

                8月13日,李培生收到了總書記的回信。在他看來,這份巨大的鼓舞,不僅屬于他和胡曉春,更屬于所有黃山人。

                據了解,在黃山風景區,像李培生這樣的放繩工共有18名,他們肩挎繩索,穿行在陡峭懸崖間,只為換來黃山風景區的干凈整潔。在他們看來,維護好景區的綠水青山就是最大的心愿,也是堅守的初衷。

                黃山風景區守松人胡曉春——

                一人一松十二載

                下玉屏索道,拾級而上300米,在距離迎客松僅25米的小房間內,記者見到了剛剛巡查歸來的胡曉春。只見他拉開抽屜,拿出《迎客松日記》,熟練地記錄:7:05,查看迎客松軀體、枝干、各枝丫、支撐架、拉索、防雷系統及周邊,無異常。

                今年42歲的胡曉春,是黃山風景區第十九任守松人。為加強對迎客松的保護,1981年,黃山風景區確定了守松人制度,由專人對其進行24小時“護理”。

                2006年,退伍后的胡曉春脫下軍裝,穿上護林服,成為黃山風景區的一名防火員。2010年,經過層層選拔,他成為第十八任守松人徐東明的徒弟,擔任迎客松守松人B崗。2011年6月,胡曉春從師父手中接過望遠鏡和放大鏡,正式成為第十九任守松人。

                “對我來說,迎客松不單單是一棵樹,守護好它,就如同守護好家人一樣。”在胡曉春看來,12年的守護,讓他和迎客松、黃山之間形成了一種親密關系——“你守著山,我守著你”。

                從部隊軍人轉變為防火員,再成為迎客松守松人,改變的是工作崗位,不變的是使命和責任。

                一年365天,胡曉春有300天住在山上,與迎客松朝夕相伴。約14平方米的工作室里,一張簡易床、一套桌椅、一臺監控電腦和一些檢測工具,這就是他在山上的全部家當。

                每天早上7點,胡曉春便開始了巡護觀測工作。監測松樹枝丫、松針和樹皮的細微變化,檢查支撐架、拉索、防雷設施情況……“白天每隔兩小時進行一次例行檢查,如遇雷暴等天氣,每半個小時就要巡查一次。夜間則啟動紅外線防侵入報警系統,隨時隨地查看迎客松情況。”胡曉春說。

                “沒有變化,是最好的變化。”這話聽上去比較拗口,但胡曉春的理解是,“只要巡查無異常,就說明沒有白白守護”。

                每次巡護工作結束后,胡曉春都要回到小屋,拿出《迎客松日記》,詳細記錄迎客松生長數據,以及當天的氣溫、風力、濕度等信息。12年來,他已經寫下70多本、累計超過140萬字的《迎客松日記》。久而久之,他自己也成了半個林業專家。

                什么時候要注意梢頭長勢,遇到大風天氣該如何應對,大雨過后怎樣確保土壤不流失,季節更迭需要加強哪些防護……對于這些問題,胡曉春早已熟記于心。

                “一個人,一棵樹,確實有點單調。最初兩年,也有過調換工作的想法。”胡曉春坦言,白天人山人海,晚上夜深人靜,靜到只能聽到風吹草木的聲音,好在有家人的支持和鼓勵,讓他堅持至今。

                說起總書記的回信,不善言辭的胡曉春難掩喜悅地說:“接到回信時,我整個人都很激動,每讀一遍心里都熱乎乎的,久久不能平靜。”

                “守護好迎客松,就是守護好黃山的綠水青山,這是我的職責和使命,我一定要堅持下去。”胡曉春充滿信心地說。

              【編輯:顧楊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