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2022年中策劃·篤行向未來 筑強國之基 聚發展之力 看總書記的“創新之約”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22-08-16 23:09:24
              A+A-
              分享

                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創新決定著文明的進步。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如何讓創新成為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必須回答的時代課題。

                2022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回望上半年,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入基層一線考察調研,觀察大勢、謀劃全局、立足未來,創新始終是習近平心中的重要戰略考量。

                助創新發展

                科技夯實強國之基

                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被稱為“中國光谷”。

                中國第一根光纖、第一個光傳輸系統誕生于此,如今,這里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光通信研發生產基地。

                以“光”為名、因“光”而興,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3次踏訪這里,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他一以貫之聚焦的重點。

                今年6月28日,習近平來到武漢華工激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考察,聽取湖北省光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及核心技術攻關情況介紹,仔細察看芯片產業創新成果展示。

                光谷的騰飛,是我國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看重點——十年來,無數“追光者”加入就業創業隊伍,科技創新多項指標實現大幅提升,湖北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至14560家。

                看方向——科技體制改革多點突破、縱深發展,印發《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助力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部署的143項科技體制改革任務已經全面完成。

                看未來——產學研用深度合作、協同創新已成為發展趨勢,組建實驗室、開展項目合作,不斷暢通高校院所與企業對接渠道。

                “推動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建設制造強國,必須加強技術研發,提高國產化替代率,把科技的命脈掌握在自己手中,國家才能真正強大起來。”習近平強調。

                4月,在海南考察,強調“要加快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加大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力度”;6月,在四川考察,走進極米光電有限公司,強調“推進科技創新,要在各領域積極培育高精尖特企業,打造更多‘隱形冠軍’,形成科技創新體集群”……總書記步履不停,落子科技創新關鍵處、指引發展航向。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洪向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必須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創新之路引領制勝之道。真正把培育創新意識、布局創新舉措、營造創新氛圍置于核心位置,將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全力推動我國發展路徑從“量的積累”逐步向“質的飛躍”邁進。

                育創新人才

                人才匯聚強國之力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

                今年上半年,3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中均強調“人才”的重要性,多措并舉,讓人才“活水”奔流涌動。

                科學用才,人才聚、發展興——

                “科技創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吹竭@里聚集了不少精英人才,大家都很年輕,充滿活力,我感到很高興。”習近平在武漢華工激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考察時說。

                從“人才大國”走向“人才強國”,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至關重要。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了《國家“十四五”期間人才發展規劃》,會議強調,要堅持重點布局、梯次推進,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面向“十四五”,牢固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已成為創新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

                精準引才,補短板、強后勁——

                “將來還有后續計劃嗎?”4月,在海南洋浦國際集裝箱碼頭小鏟灘港區,習近平同現場作業人員、掛職干部代表等親切交流,鼓勵掛職干部在基層一線增長才干。

                隨著海南建設步伐加快推進,如何聚四海人才成為發展面臨的問題。以自貿區、自貿港建設急需的制度體系創新、重點行業和產業發展等領域為主,黨中央選派多批干部到海南掛職,不斷優化干部隊伍結構,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提供了人才保障。

                精心愛才,機制活、政策暖——

                近日,科技部、財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5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的通知》,提出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減負行動3.0)。

                專項行動拓寬成長通道、優化考核方式,在發展機遇和支持力度上做“加法”、在冗余考核和“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等癥結上做“減法”。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國39歲以下的科技人力資源占比達78.39%。

                從“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到“青年英才計劃”,從注重創新人才教育到加強國際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不斷使人才培養渠道多元化,“扶上馬送一程”的暖心舉措,進一步幫助青年科研人才走好科研生涯的關鍵一步。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創新人才培養不斷邁出堅定步伐。

                促創新開放

                制度引領發展之路

                30年前,洋浦只是海南島西北角的一個漁村。

                2018年4月13日,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宣布“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

                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印發,隨著設立“中國洋浦港”船籍港等多項政策不斷落地,引領洋浦發展駛出“加速度”。

                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落實開放為先導,2021年洋浦經濟開發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34%。今日之洋浦,已成為海南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窗口”。

                2022年,當習近平總書記再一次來到海南,藍圖一個個落地,時光里的發展變化令人感嘆。習近平總書記觀感深刻:“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進展明顯,整體推進蹄疾步穩、有力有序。”

                習近平在海南考察時指出,洋浦經濟開發區作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先行區、示范區,要總結好海南辦經濟特區經驗,用好“中國洋浦港”船籍港的政策優勢,大膽創新、先行先試。

                試點范圍廣、試點領域多,制度創新成為海南自貿區建設的核心任務。

                優化營商環境、整合優勢資源要素、實施跨領域跨行業的改革創新……目前,海南已發布13批123項制度創新案例,聚焦關鍵領域,全面推進“放管服”改革,形成了一批亮點或標志性成果。

                潮起海之南,浪逐自貿港。隨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穩步推進,海南經濟發展也取得顯著成效——

                “十三五”期間,海南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021年,海南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1%、增速創5年來新高,貨物貿易進出口規模首次突破千億,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增長54.8%。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正式頒布并實施以來,120多項制度創新成果陸續推出,海南自貿港制度集成創新取得突破性成效。

                久久為功,制度創新引領海南發展乘勢而上,逐步成為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的示范。

              【編輯:顧楊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