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一見·這座中亞古城,為何引起總書記的關注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2-09-18 21:30:07
              A+A-
              分享

              45.jpg?x-oss-process=style/w10

                習近平主席對烏茲別克斯坦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在中方贈送給烏方的國禮中,有一座中烏合作修復的希瓦古城歷史文化遺跡微縮模型。

                “我2013年訪問撒馬爾罕時啟動的希瓦古城歷史古跡保護修復項目已經圓滿竣工,讓希瓦這座古城更加絢爛奪目。”9月13日,習近平主席在烏茲別克斯坦媒體發表的署名文章中專門提到希瓦古城歷史古跡保護修復項目。

              image.png?x-oss-process=style/w10

                異國他鄉的這座古城,為何引起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關心關注?

                這是“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的博大胸懷。

                中亞地區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我愿出一袋黃金,只求看一眼希瓦。”足見這座絲綢之路上的名城往日的輝煌燦爛。然而因為年久失修,希瓦古城部分古建不同程度受損,絲綢之路上的“露天博物館”蒙上了灰塵。

                “我們既要讓本國文明充滿勃勃生機,又要為他國文明發展創造條件,讓世界文明百花園群芳競艷。”一席話,彰顯出格局與胸懷。

                2016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繁忙的國事訪問行程中專門抽出時間,會見了在烏茲別克斯坦開展文物保護和考古合作的中方文物考古工作者,其中就包括希瓦古城歷史古跡保護修復項目的參與者。當時,中方文物考古工作者已經和在烏各個領域的中方工作者一道,等待總書記集體會見,突然接到通知說總書記要單獨接見他們。這個出乎意料的安排,至今仍讓他們心潮澎湃。

                “一定要把文物保護好。”總書記在會見中特意叮囑。

                如今,在兩國文物保護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希瓦古城的阿米爾·圖拉經學院與哈桑·穆拉德庫什別吉清真寺已恢復歷史風貌。當地人感激地表示,中國文物保護工作者用先進的技術和理念有效保護了寶貴的希瓦古城。

                這是“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的生動寫照。

                6年前,習近平主席在烏茲別克斯坦媒體發表署名文章時,曾引用這句孔子名言。

                從2013年訪問撒馬爾罕時啟動項目,到2019年底項目竣工驗收,歷經數年的希瓦古城歷史古跡保護修復項目一步一個腳印,“修舊如舊”,原材料、原工藝、原形制、原做法,最大限度保留了文化遺產的真實完整,得到烏茲別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高度評價。

                “中國愿同各國開展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行動,為更好傳承文明提供必要支撐。”習近平主席作出莊嚴承諾。

                言必信,行必果。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和新進展,一系列文物保護援外工程也穩步確立、開展、實施?!缎聲r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介紹,中國與17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開展33個文物援助項目,包括柬埔寨吳哥窟、緬甸蒲甘地區震后受損佛塔、哈薩克斯坦伊賽克拉特古城拉哈特遺址、孟加拉國毗河羅普爾遺址聯合考古等。

                正如習近平主席在一次出訪中所說:“中國在對外交往中秉持正確義利觀,既講利,又講義。”“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不是口號和傳說,而是成功的實踐和精彩的現實。”

                這里有“友好往來、互學互鑒”的人文基礎。

                “塔什干、布哈拉、撒馬爾罕這些古老城市,就像散布在絲綢之路上的明珠,串接起東西方友好往來、互學互鑒的歷史記憶,也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上次訪問烏茲別克斯坦時,習近平主席這樣指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也是民心的紐帶。希瓦古城歷史古跡保護修復項目位于居民生活區,不僅保護了古城,還改善了當地居民生活條件。隨著修復工作的完成,原先坑坑洼洼的路鋪平了,孩子們上下學不用繞路了,雜物堆放處變成了休憩的小廣場。當地老百姓看到工作隊就豎大拇指,小朋友們把“你好”“謝謝”掛在嘴邊。

                “人文交流合作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真正要建成‘一帶一路’,必須在沿線國家民眾中形成一個相互欣賞、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一系列文物保護和考古合作,在挖掘歷史文化、弘揚絲路精神、推進民心相通方面發揮巨大作用,推動了文物保護合作與人文交流,加強了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鑒,夯實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古老文明蘊含的智慧,正照鑒美美與共的未來。

                統籌:崔士鑫

                策劃:杜尚澤

                撰文:許晴

                編輯:閆俏秀

                校檢:吳玥

                制圖:王宇峰 陳泉伊

                圖片來源:新華社(攝影:丁海濤,視覺:賴向東)

                責任編輯:閆俏秀

              【編輯:劉飛】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