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新征程 再出發丨廣西工匠二十余載于一線打磨“中國精度” “煉”成復合型人才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22-11-12 10:10:49
              A+A-
              分享

                中新網柳州11月9日電 題:廣西工匠二十余載于一線打磨“中國精度” “煉”成復合型人才

                作者 李嬌陽

                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負責人、廣西汽車集團首席技能專家鄭志明曾是生產車間里的一名普通鉗工,如今,他的手工銼削精度能達到0.005毫米。“換句話說,誤差約是半根頭發絲那么大。”鄭志明笑道。

              圖為鄭志明在給柳州城市職業學院的學生上課?!×莩鞘新殬I學院供圖

                圖為鄭志明在給柳州城市職業學院的學生上課?!×莩鞘新殬I學院供圖

                對于“工匠精神”,今年45歲的鄭志明有自己的理解:“熱愛工作崗位,努力學習、刻苦鉆研,并且能持之以恒,爭取把手中的零件做到極致,就是‘工匠精神’。”在生產一線工作20余年,這也是他對自己工作狀態的總結。

                1997年,鄭志明從職校畢業,入廠成為一名鉗工。他記得自己畢業后定下的第一個目標,是成為一名高級技師。為此,他不吝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為縮小毫厘誤差,日復一日地鉆研,終于練就精湛的鉗工技術。

                當目光從面前的器具移開,放眼整個生產車間,鄭志明看到工友們辛苦地重復手頭工作,車間的生產效率卻沒有提高,便動了研發設備的念頭。

                鄭志明還保留著一張照片,照片里是他和工友共同研發的第一臺自動環焊設備。這臺誕生于2005年的設備至今仍在正常運作,其工作效率與3個工人相當。

              圖為鄭志明在給柳州城市職業學院的學生上課?!×莩鞘新殬I學院供圖

                圖為鄭志明在給柳州城市職業學院的學生上課?!×莩鞘新殬I學院供圖

                “以前大家都覺得,發明創造是領導才需要做的事。”鄭志明回憶道。在基層工作的他后來參與了很多設備改良與研發的工作。在生產一線,用機械代替人工勞動完成生產作業是大勢所趨,而在研發環節,人的作用更為凸顯。為了研究更復雜的設備,鄭志明又自學了設計、建模等課程,擴寬專業領域,成為多項技能傍身的產業復合型人才。

                后來,鄭志明成為公司的特聘技師,躋身大國工匠的行列,收入與公司中層人員相當……這一切在他看來都頗有水到渠成的意味,他覺得,他只是在盡力完成好自己分內的事?;赝敵?,他比想象中走得更遠。

                今年,鄭志明身著標志性的藍色車間工服走進了北京人民大會堂,作為中共二十大代表參會。此時距離他初入車間已經過去25年。25年間,“五菱神車”遍布中國鄉鎮,成為致富工具之一;新能源汽車暢銷海內外,成為路面的新潮流。

                柳州市是“新能源汽車之都”,隨著產業發展,汽車生產企業對技能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職業教育面向人才需求市場,職業院校更加重視產教融合。在此背景下,鄭志明受邀成為柳州城市職業學院的企業導師,負責帶領學生在實訓過程中掌握實操技能。

                在課程上,鄭志明將實操與理論相結合,在實訓場地進行授課,幫助學生打好基礎并樹立個人目標。他感嘆地說:“學生們現在學習的理論知識比我們那個年代復雜得多,需要更多的實踐機會來提高實操能力。”

                柳州城市職業學院校長蘇敏表示,“鄭老師非常自信,他作為導師,給學生帶來的首先就是這份職業自信。職業教育不唯分數論,而是給學生提供平臺,幫助他們發揮特長,用技術重塑信心。”

                為了更好地對接市場,學校會根據企業、產業的需要,靈活設置課程。“學生從入學起,便會在學校的引導下形成正確的就業觀,找準職業方向。”蘇敏說。

                每年,廣西的職校迎來一批新生的同時,也有一批學生從此畢業,如當年的鄭志明一樣,走進工廠車間一線,成為正式的技術工人。對于他們,鄭志明建議:“虛心學習,做好基礎工作,未來才會有更大的發展。”(完)

              【編輯:萬昊】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