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合力續寫“亞太奇跡” 攜手世界大道同行——習近平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書面演講為亞太合作指明方向

              來源:新華網  2022-11-18 11:27:07
              A+A-
              分享

                新華社北京11月17日電 題:合力續寫“亞太奇跡” 攜手世界大道同行——習近平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書面演講為亞太合作指明方向

                新華社記者

                巴厘島上,共建美好未來的時代強音鼓舞世界;湄南河畔,開啟亞太合作新篇的莊嚴宣示振奮人心。

                當地時間11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在泰國曼谷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發表書面演講。從歷史經驗中汲取智慧,在百年變局中廓清迷霧,習近平主席為亞太合作指明方向,深刻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的世界意義,激蕩起團結合作、共促發展的強大正能量。

                堅守初心,共同書寫亞太繁榮發展新篇章

                紅、綠、藍3種顏色交織的竹條之間有21個開口,象征亞太經合組織21個成員經濟體之間的緊密合作——泰國傳統竹編器皿“插隆”化身2022年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會徽,向世界傳遞著亞太攜手同行、共創未來的美好愿望。

                當前,亞太地區局勢總體穩定,區域合作不斷取得進展,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是主流。與此同時,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地緣政治緊張與經濟格局演變疊加,沖擊亞太地區發展環境和合作架構。新冠肺炎疫情反復延宕,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增大、衰退風險上升,各種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冷戰思維、霸權主義、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對亞太和平與發展構成嚴重挑戰。

                站在十字路口,世界向何處去?亞太怎么辦?鑒往事,知來者。習近平主席總結歷史經驗教訓,重溫亞太合作初心,鮮明提出:走和平發展之路,走開放包容之路,走和衷共濟之路。

                走和平發展之路,是亞太地區繁榮發展的重要基礎。亞太地區曾飽受沖突戰亂之苦,正是因為擺脫了冷戰陰霾,亞太地區特別是中小經濟體步入奔向現代化的快車道,“亞太奇跡”才應運而生。歷史昭示我們:陣營對抗解決不了問題,偏見只會帶來災難。亞太地區不是誰的后花園,不應該成為大國角斗場。任何搞“新冷戰”的圖謀,人民不會答應,時代不會允許。

                走開放包容之路,是人類繁榮進步的基本條件?;赝^去,亞太地區憑借開放合作的胸襟和格局,才得以抓住經濟全球化機遇,在區域經濟一體化方面走在時代前列。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阻滯甚至拆解亞太地區長期形成的產業鏈供應鏈,只會使亞太經濟合作走入“死胡同”。只有不斷擴大開放、深化合作,才有光明的未來。

                走和衷共濟之路,是續寫“亞太奇跡”的關鍵所在。長期以來,亞太地區秉持大家庭精神,堅持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化解各種風險,在世界經濟大潮中破浪前行。當前,亞太經濟進入疫后復蘇的關鍵階段。面對供應鏈紊亂、糧食能源緊張、通脹壓力加大等困難,更需加強合作,互相支持,互相幫助,推動亞太經濟走在世界經濟復蘇前列。

                “安危不貳其志,險易不革其心。”越是面對困難和挑戰,越應堅守合作初心,不斷深化亞太經濟合作,不斷提升人民福祉,才能共同書寫亞太地區繁榮發展的新篇章。

                因應挑戰,攜手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

                這是2022年10月27日在印度尼西亞萬隆拍攝的建設中的雅萬高鐵德卡魯爾車站(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徐欽 攝

                “開始!”在習近平主席和印尼總統佐科的指令下,嶄新亮麗的綜合檢測車緩緩駛出雅萬高鐵德卡魯爾車站,全場響起熱烈掌聲。

                雅萬高鐵是印尼和東南亞第一條高鐵,通車后雅加達和萬隆之間的旅行時間將由現在的3個多小時縮短至40分鐘。一條鐵路的建成,見證兩國關系發展的蓬勃生機,也成為中國和亞太地區經濟體合作的生動縮影。中國將自身發展與區域發展緊密結合,以自身對外開放帶動區域整體開放,積極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民生改善,為推動亞太經濟合作作出積極貢獻。

                在書面演講中,習近平主席聚焦堅定推進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共同開拓發展新局面、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提出六點倡議。

                從筑牢和平發展的根基,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從打造更高水平的開放格局,到實現更高層次的互聯互通;從打造穩定暢通的產業鏈供應鏈,到推進經濟優化升級,這六點倡議,因應時代挑戰,契合亞太各國求和平、謀發展的愿望,為亞太地區加強合作、共同發展指引了方向。

                這是2022年3月11日在老撾北部拍攝的中老鐵路孟賽站(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凱喬 攝)

                2022年11月7日,工作人員在柬埔寨首都金邊的金港高速監控服務中心工作。新華社記者 吳長偉 攝

                言必信,行必果。為亞太穩定繁榮作出更多貢獻,中國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共建“一帶一路”近年來捷報頻傳,中老鐵路貨運站全部啟用,中企投建的柬埔寨金港高速公路通車,中國和新加坡協同推進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一批中國企業積極參與地區港口建設運營,區域互聯互通的圖景更加清晰。除此之外,中國與亞洲多國在疫苗研發、生產、分發領域的互惠合作亮點頻出,在可持續發展領域成績斐然,一批相關合作示范項目接連面世,綠色日益成為亞太地區經濟復蘇的靚麗底色。

                2022年5月5日,在泰國尖竹汶府一家榴蓮分揀工廠,工作人員在分揀榴蓮。新華社記者 王騰 攝

                互利合作、共同發展,給亞太地區人民帶來越來越堅實的獲得感。隨著多家中國車企在泰投資設廠,不少泰國民眾開上了中國電動車,生活變得便捷許多;泰國榴蓮、香水椰等在中國成為“網紅”產品,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給泰國農產品種植經營者帶來新機遇;福建工廠的精深加工讓印尼的漁獲等有了更高的產業附加值,漁民生活蒸蒸日上;菲律賓引入中國雜交水稻種植技術使菲水稻產量穩步提高,百姓日子越過越好……

                這是2022年10月4日在泰國猜也蓬府拍攝的由中國金風科技提供的風力發電機(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塔納攝)

                2022年3月25日,農民在菲律賓中呂宋地區新怡詩夏省的中菲農技中心工作。新華社發(烏馬利攝)

                菲律賓金磚國家政策研究會創始人赫爾曼·勞雷爾感嘆,習近平主席的演講正是對過去十年里中國對亞洲一貫政策的生動體現。韓國成均館大學中國大學院金融學教授安玉花表示,中國堅持倡導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呼吁推動經濟一體化,對于推進構建穩定多元的國際經濟格局具有深遠意義。

                大道同行,以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人類整體進步

                “二十大報告提出的‘中國式現代化’,我們認為是貴國未來方向的關鍵詞,它的核心意義是什么?”不久前,在中共中央新聞發布會上,一名外國記者的提問,道出全世界的共同關注。

                2022年11月8日,工人在泰國羅勇府長城汽車工廠工作。新華社記者 林昊 攝

                從印尼巴厘島到泰國曼谷,在密集的雙邊多邊外交活動中,習近平主席不斷向國際組織負責人與各國政要闡釋中國式現代化的豐富內涵,宣示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堅定決心——“我們將以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人類整體進步,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帶來新機遇,為動蕩的世界提供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

                在此次書面演講中,習近平主席全面系統論述中國式現代化的世界意義,為全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注入信心與力量。

                “我們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繼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中等收入群體在未來15年超過8億,推動超大規模市場不斷發展。”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習近平主席的深刻闡釋,讓阿根廷工程和技術支持公司總裁費爾南多·法佐拉里看到了中國發展的全球機遇:“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現代化國家不僅是巨大的消費市場,也將擁有聚合全球供應鏈的超強能力。”

                “中國愿加大對全球發展合作的資源投入,同各方一道構建全球發展共同體。”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哥倫比亞國際法專家莉娜·露娜領悟到中國倡導普惠發展的底層邏輯:世界繁榮穩定不可能建立在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基礎之上,各國共同發展才是真發展,“中國有能力引領世界走向共同富裕和可持續發展”。

                “當高樓大廈在中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沙特國王大學教授易卜拉欣·沃哈伊布由此感受到中華文明的深沉力量:中國式現代化所突出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將繼續推動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為這個動蕩的世界帶來積極向善的力量。

                2019年4月13日,由重慶首發的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陸海新通道”印度專列在廣西欽州港進行集裝箱轉運作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中國式現代化必須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路。這是對我們自己負責,也是對世界負責。”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智利圣地亞哥大學學者康斯坦薩·霍爾克拉由此思考中國發展的綠色動力:“中國式現代化理念包含了可持續的全球發展觀,這對發展中國家是非常有益的借鑒。”

                “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美國巴德學院高級研究員彭潤年從中發現中國發展壯大的和平底色:中國式現代化沒有涉及殖民、帝國主義和剝削其他國家,這是一個巨大成就,顛覆了人們對現代化的固定思維,即所有現代化都導向西方現代化的單一模式。

                “如果世界各國能夠理解、欣賞和采納中國式現代化帶來的發展啟示,摒棄‘冷戰’思維,走好‘雙贏’之路,未來的世界將迎來繁榮與和平”,一個不斷走向現代化的中國,為世界提供更多機遇,為國際合作注入更強動力,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將繼續與亞太攜手、與世界同行,為動蕩的世界提供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ㄓ浾呃顚W梅、葉書宏、余湉湉、李蓉)

                海報設計:趙丹陽

              【編輯:萬昊】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