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12月5日電(記者張宇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這是明確寫在中國憲法中的規定。71歲的張傑對這句話有深刻的理解。
“國家立一部法,還專門聽我們老百姓的意見,心里覺得很溫暖。”12月4日,在第九個國家憲法日,天津市和平區小白樓街道養和里小區居民張傑和其他老年居民代表圍坐在小區花園的亭子中,對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草案提出自己的意見。
居民們更為直觀地意識到,每一個普通人可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參與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社會事務等,還能給法律提出意見。
一年前,小白樓街道辦事處被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確立為全國第二個設在街道的立法聯系點,成為匯聚民意民智的“直通車”,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被“原汁原味”反饋到立法機關,合理性的意見和建議在法律中得到充分體現。
目前已有7部法律在小白樓街道基層立法聯系點征詢意見,其中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不同程度吸收或采納了這個立法聯系點提出的6條建議。
在天津市和平區一小區內,小白樓街道基層立法聯系點工作人員聽取老年居民對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草案的建議(12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我們立法聯系點利用街道最接地氣、距離老百姓最近的優勢,到老百姓家門口去開展工作,聆聽最真實的民聲民意,實現更深入、更主動、更廣泛的民主立法。”小白樓街道黨工委書記、人大街道工委主任楊熠說。
現行憲法已公布施行40年。如今,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更加成熟完備,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堅實保障。
今年10月底提請審議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草案,是中國首次就無障礙環境建設制定專門性法律。制定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是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和保障人權的重要體現,是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必然要求,是切實提高無障礙環境建設質量的有力保障。
草案第一條開宗明義指出“根據憲法,制定本法”,體現了憲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統領作用。
老百姓對于就無障礙環境建設制定專門性法律的意見如何,可通過立法聯系點反饋,這同時成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寫照。
天津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所長劉志松表示,現行憲法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正是在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充分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
在立法聯系點,憲法和其他法律走入日常生活、走入人民群眾。
“在大家伙兒提意見之前,我們會請專業的法律人士來普及法律,把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草案內的法言法語轉化為老百姓的家常話。”楊熠說。
“我來幫大家‘翻譯’一下,這部法里都講了哪些和咱們有關的事。”面對老百姓的征集意見大都以這樣的開場白開始。
“這部法里不光寫了無障礙設施,還寫了無障礙的信息交流和社會服務,我們想的它想到了,我們沒想到的它也替我們想到了。”小白樓街開封道社區居民安士利笑著說。
增設老舊小區入戶坡道、改善樓梯扶手、貼樓梯臺階反光條、老人床頭和衛生間安裝扶手……大家紛紛表達自己的意見建議,立法聯系點的工作人員一一記錄。
楊熠表示,通過這種登門嘮家常的方式,潤物細無聲地向老百姓宣傳了法律法條和國家立法工作,引導大家尊崇和學習法律,遵守并運用法律。(視頻記者:許健 郝杰 方金洋)
2023-04-19 17:24:34
2023-04-19 16:39:57
2023-04-18 16:18:20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