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3類人容易二次“變陽”!關于反復感染,你該知道9件事

              來源:科普中國  2022-12-26 17:42:12
              A+A-
              分享

                “二次感染新冠會更嚴重嗎”“陽過一次后多久可能再陽”……連日來,隨著國內新冠感染者大幅增多,網絡上關于“二次感染”的討論也備受關注。

                一些網友態度樂觀,認為“遲早要感染,不如早陽早好”;也有網友認為,新冠會造成反復感染,“最好在爆發期內自我隔離”。

                針對大家關心的“反復感染”“感染加重”等熱門話題,感染科專家進行了解答。

                01

                什么是“新冠二次感染”?

                通常來講,新冠二次感染(再次感染)是指一個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康復之后又再次被感染的情況。

                研究結論表明,目前流行的新冠病毒奧密克戎(Omicron)變異株(以下簡稱奧密克戎),會導致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后仍有二次感染的可能。

                02

                為什么會出現“二次感染”?

                專家指出,出現二次感染或者重復感染,主要原因來自兩方面。

                自體原因

                比如,距離上一次接種疫苗的時間過長(超過半年甚至一年),身體內的抗體含量持續下降;又或者是上一次感染屬于輕癥或無癥狀,體內產生的抗體含量相對較少;還有一部分人,本身免疫力低下,或者免疫系統有疾病,也容易出現二次感染。

                病毒原因

                目前新冠病毒變異速度很快,以此輪奧密克戎為例,人體對奧密克戎不同亞型難以建立全面的免疫屏障,在感染了奧密克戎某個亞型之后,仍有可能感染奧密克戎的另一種毒株。

                今年四月份就有外媒報道,西班牙一名醫護人員在短短20天內二次感染新冠(不同毒株),這被認為是新冠暴發以來兩次感染時間間隔最短的一次。

                03

                “二次感染”和“復陽”如何區分?

                一些新冠感染者,在病愈核酸轉陰后,再次核酸仍可能是陽性,這類情況到底屬于二次感染還是復陽,有兩個判斷指標:

                看時間

                在感染初期,確診者出現復陽機會較高,一般來說,感染后首3個月的復陽機會最高,大概有1%至2%的可能性。

                看病毒量(病毒量越低,CT值越高)

                就復陽的案例來說,患者的病毒量都比較低,大部分患者的CT值均為35以上。而二次感染的患者,病毒量相對較高,CT值低于35。

                04

                奧密克戎更容易重復感染嗎?

                專家認為,確實有些傳染病感染后,身體會利用之前形成的免疫機制進行自我防護,不會輕易再感染。但新冠病毒不會終身免疫,且不同毒株導致感染多次的能力也有強弱之分。

                今年3月份,威爾康奈爾醫學院(卡塔爾校區)的學者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發表了一項研究,評估了新冠病毒既往感染所帶來的保護力。

                研究發現,在感染270天后,對于預防再次感染不同變異體的保護力分別為:阿爾法毒株90.2%,貝塔毒株85.7%,德爾塔毒株92%,奧密克戎毒株56%。

                顯然,與德爾塔及之前的變異株相比,奧密克戎更容易導致再次感染。不過,盡管如此,奧密克戎的二次感染率仍舊很低,香港衛生防護中心近日表示,在11月份,香港本地社區確診個案中,約4%疑為“二次感染”。

                05

                感染康復后抗體能維持多久?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小湯山方艙醫院醫療專家李侗曾表示,感染新冠病毒后,獲得針對該毒株的免疫力一般可持續半年以上。

                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也表示,國外資料顯示,不管有無癥狀,一旦一個人感染了奧密克戎,有78%的人在相當長時間內不會再重復感染。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引述世界衛生組織資料指出,目前雖然尚未有證據顯示針對奧密克戎變異病毒株感染而衍生免疫的具體時間,但根據先前變異病毒株的情況,免疫時間預計將持續至少90天。

                專家認為,一般人距離上次確診的時間少于3個月,出現二次感染的幾率比較低。但不排除一些年老、體弱、重病患者,均有在3個月內出現二次感染的風險,也不排除在短時間內感染新型變異毒株的情況。

                06

                “二次感染”的癥狀會更嚴重嗎?

                關于二次感染的癥狀,國外有過兩組研究數據:

                一組來自前文提及的《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研究指出,無論新冠病毒如何變異,前一次感染產生的抗體,可以明顯降低后一次感染的住院率和死亡率。

                另一組來自《自然醫學雜志》。研究表明,與僅感染過一次的患者相比,無論疫苗接種情況如何,再次感染的患者出現并發癥的風險更高,包括肺部、心血管、糖尿病、胃腸道和神經系統等并發癥。

                對此,專家認為,二次感染后的情況要根據個人當時的免疫力和病毒的強弱程度來考量。一般而言,二次感染與首次感染的病癥沒有太大分別,如果感染了同一個亞型的病毒,二次感染癥狀是會低于首次感染,而從病毒的發展規律來看,奧密克戎的致病率會越來越低。

                07

                哪些人更容易反復感染?

                有3類人較容易反復感染,包括老年人、有基礎疾病的人群、免疫力較差的人群。

                這幾類人群不僅容易反復感染,還有可能出現重癥風險。

                08

                二次感染后,感染者的傳染性會變弱嗎?

                新冠感染者的傳染性與多重因素相關聯,不會因為是二次感染或者反復感染而導致傳染性變強或是變弱。

                多重因素包括病毒數量、病毒濃度、病毒活性等。通常,新型冠狀病毒的病毒量、病毒濃度和病毒活性與其傳染性成正向相關。

                09

                感染康復后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治愈的新冠確診患者出院、無癥狀感染者解除隔離后,仍然要加強自我防護意識。接種疫苗、佩戴口罩、保持1米的社交距離,以及盡量避免處于擁擠和通風不良的室內空間,仍是防止反復感染的有效方法。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還應增加營養,尤其是增加蛋白質的攝入,堅持鍛煉身體,保證良好的心態,提高機體免疫力。

                再次感染的風險,以及感染后的癥狀取決于多種復雜因素,包括變異體的變化、疫苗接種情況和既往的身體基礎情況等。

                確實有小部分感染者再次感染后風險更高,但對于大多數人而言,不需要太過擔心再次感染后癥狀加劇的情況。

              【編輯:張潔】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