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習近平總書記的2022·年度瞬間”之三: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

              來源:新華網  2023-01-01 17:16:05
              A+A-
              分享

                新華網 馬若虎

                設計 程媛媛

                【學習進行時】2022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一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心懷人民、夙夜在公,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踔厲奮發、勇毅前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2022,已經畫上圓滿句號。

                2023,新的一年正在徐徐展開。

                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推出年終系列報道“習近平總書記的2022·年度瞬間”。

                今天播發系列之三: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

               

                2022年10月27日,黨的二十大閉幕不到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赴陜西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重溫革命戰爭時期黨中央在延安的崢嶸歲月,緬懷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宣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賡續紅色血脈、傳承奮斗精神,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向歷史和人民交出新的優異答卷的堅定信念。

                習近平總書記滿懷深情地說,延安革命舊址見證了我們黨在延安時期領導中國革命、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光輝歷程,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

                習近平總書記講的這本“書”,記錄著紅色血脈、鐫刻著紅色基因,蘊含著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密碼,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這本“書”,常讀常新,每次都會給人以豐厚的滋養、深刻的啟示。

                巍巍寶塔山,滾滾延河水。延安是中國革命的圣地、新中國的搖籃。在這片紅色熱土上,黨中央和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生活和戰斗了13年,領導中國革命事業從低潮走向高潮、實現歷史性轉折,扭轉了中國前途命運。

                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每一個歷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種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著我們黨走過的光輝歷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現了我們黨的夢想和追求、情懷和擔當、犧牲和奉獻,匯聚成我們黨的紅色血脈。

                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

                2022年到各地考察,習近平總書記經常叮囑廣大黨員、干部重視紅色資源的保護利用,把學習黨史作為必修課和常修課。

                4月,在海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用好海南瓊崖縱隊紀念場所、紅色娘子軍紀念園等紅色資源,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4月,在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校史資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講好黨創辦人民大學的故事,激勵廣大師生繼承優良傳統,賡續紅色血脈。

                7月,在新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8月,在遼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紅色基因傳承下去,確保紅色江山后繼有人、代代相傳。

                ……

                回首百年黨史,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團結帶領人民攻克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創造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靠的很重要一條,就是紅色血脈傳承不息。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我們回顧歷史,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更不是為了躺在功勞簿上、為回避今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借口,而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用紅色歷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我們更能看清楚過去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怎樣才能繼續成功。

                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是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偉業的必然要求,是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是中國共產黨永葆生機活力的必然要求。

              【編輯:萬昊】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