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第一觀察丨開局之年第一課,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釋中國式現代化

              來源:新華網  2023-02-08 10:30:29
              A+A-
              分享

                2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深刻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這堂面向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的“開局之年第一課”,為何聚焦中國式現代化?

                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強調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開宗明義:“概括提出并深入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黨的二十大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最新重大成果。”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面對“關鍵少數”的“關鍵一課”,深入闡釋中國式現代化這一重大命題,抓住了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關鍵點,為廣大黨員干部正確理解和大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構建一個理論體系】

                現代化,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孜孜以求的夢想。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擔當起探索中國現代化道路的重任。

                一百多年來,黨團結帶領人民所進行的一切奮斗,就是為了把中國建設成為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全面回顧了不同歷史時期,黨團結帶領人民為現代化而奮斗的光輝歷程和作出的重大貢獻:

                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為實現現代化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為現代化建設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

                歷史的接力,總是一棒接著一棒向前推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在已有基礎上繼續前進,不斷實現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在對中國式現代化的“認識上不斷深化”“戰略上不斷完善”“實踐上不斷豐富”,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中國式現代化是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長期探索和實踐中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重大成果。

                正如總書記所說,我們“初步構建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體系,使中國式現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學、更加可感可行”。

                【走出唯一正確道路】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式現代化的9條本質要求,第一條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這是中國式現代化最鮮明的特征和最突出的優勢。

                開班式上,總書記對此作出進一步深入闡述——

                黨的領導決定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性質;

                黨的領導確保中國式現代化錨定奮斗目標行穩致遠;

                黨的領導激發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勁動力;

                黨的領導凝聚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磅礴力量。

                與此同時,總書記進一步深刻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5個方面的中國特色,即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這5個方面,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既是理論概括,也是實踐要求,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指明了一條康莊大道。

                實踐充分證明,中國式現代化走得通、行得穩,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

                【創造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

                歷史條件的多樣性,決定了各國選擇發展道路的多樣性。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標準。

                長期以來,存在著現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迷思。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在探索中走出的,正是一條顯著區別于西方現代化的道路。這條道路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科學社會主義的先進本質,同時又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

                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現了現代化的另一幅圖景,開辟了一條屬于中國但又具有世界意義的現代化道路,創造了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

                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蘊含的獨特世界觀、價值觀、歷史觀、文明觀、民主觀、生態觀等及其偉大實踐,是對世界現代化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

                【正確處理好六個重大關系】

                總書記曾指出:“在我國這樣一個14億人口的國家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這是多么偉大、多么不易!”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統籌兼顧、系統謀劃、整體推進。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牢牢把握5條重大原則基礎上,總書記此次又從方法論的角度,提出了要正確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戰略與策略、守正與創新、效率與公平、活力與秩序、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等重大關系。

                這些重要論述,充分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為大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指明了正確路徑。

                偉大事業不可能一蹴而就,前進道路也不會一帆風順。面對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艱難險阻,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進行偉大斗爭。

                總書記特別強調:“保持戰略清醒,對各種風險挑戰做到胸中有數;保持戰略自信,增強斗爭的底氣;保持戰略主動,增強斗爭本領。”

                惟其艱巨,所以偉大;惟其艱巨,更顯榮光。

                新時代新征程,惟有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方能不斷戰勝各種挑戰困難,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策劃:霍小光

                主筆:朱基釵、丁小溪

                統籌:吳晶、董峻、王絢

                視覺 | 編輯:楊文榮、唐興

                新華社國內部制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編輯:徐冉】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