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和諧共生,江蘇繪就長江滄桑巨變

              來源:新華日報  2023-02-27 19:08:59
              A+A-
              分享

                【編者按】在今年1月召開的江蘇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全票當選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這體現了全體與會代表的共同意愿,更是8500萬江蘇兒女的莫大榮光。江蘇這片熱土,一直承載著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深切關懷、殷切期望。黨的十八大以來,每逢關鍵時期、重要節點,總書記都親自為江蘇指航定向,三次親臨江蘇考察,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江蘇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強大動力。“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的壯美畫卷,處處浸潤著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發展的科學指引和親切關懷。

                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新華日報·交匯點新聞21日起推出“溫暖的時刻 奮進的足跡”系列報道,回訪總書記視察江蘇直接見證者,重溫總書記殷殷囑托“溫暖的時刻”,展示8500萬江蘇兒女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在各自崗位上以實際行動和過硬成績“扛起新使命、譜寫新篇章”的奮斗足跡,激勵江蘇人民踔厲奮發,在新征程上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努力向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交出一份更加優異的答卷。

                生態環境投入不是無謂投入、無效投入,而是關系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投入。要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發展思路,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相統一,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習近平

                【溫暖時刻】

                南通南部的濱江地區江面寬闊、煙波浩渺,黃泥山、馬鞍山、狼山、劍山、軍山等五山臨江而立、蔥蘢疊翠,沿江岸線14公里是長江南通段重要的生態腹地和城市發展的重要水源地。

                2020年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第一站就來到五山濱江片區,聽取五山及沿江地區生態修復保護、實施長江水域禁捕退捕等情況介紹,對南通構建生態綠色廊道的做法表示肯定??倳浐驼诮呅蓍e散步的市民親切交流,對大家說,40多年前,他曾來過五山地區,對這里壯闊江面的印象特別深刻,這次來,看到經過治理,曾經臟亂差的環境發生了滄桑巨變,成為人們流連忘返的濱江生態公園。

                【深情回顧】

                初春時節,南通濱江青山黛色中一抹“紅暈”如約而至。2月18日,記者走進南通五山腳下的“梅林春曉”景點,綠萼、朱砂、宮粉、玉蝶等10多個品種、500余株春梅競相綻放,暗香浮動,引來萬千游客?! ?/p>

              南通五山地區如今美景如畫。 許叢軍 攝

                南通五山地區如今美景如畫。 許叢軍 攝

                “最近游客越來越多,安全隱患排查工作一定要細之又細。”記者見到南通狼山旅游度假區管理辦公室旅游工作局局長胡志剛時,他正帶領養護公司、督查團隊,沿五山地區濱江片區4公里長游步道,仔細檢查每根護欄、每條木板、每塊地磚,發現破損、松動、老化等跡象,現場標記,馬上整改。

                2020年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第一站就來到南通五山地區濱江片區,點贊南通“好通”、滄桑巨變、生活幸福。五山濱江青山綠水、美景如畫,成為南通最引以為傲的“城市封面”之一,獲評江蘇省最美生態修復案例。

                作為曾經的建設者,胡志剛見證了五山濱江“滄桑巨變”。“我還以為走錯了地方。”胡志剛至今記得2018年5月14日——他第一次到狼山旅游度假區管理辦公室報到那天的景象:單位周邊就像工地,進出道路才兩米寬,兩邊都是老舊破落的廠房、參差不齊的民宅、雜亂無章的菜地。

                也是從那天起,胡志剛成為萬千建設者中的一員,投身五山及沿江地區生態修復保護工程。搬走集裝箱和散貨碼頭,關停并轉“散亂污”企業203家,拆除違建6.5萬平方米,騰出修復岸線12公里,新增超過6平方公里森林綠地,累計投入超過100億元……犬牙交錯的生產岸線,蝶變為自然靈動的生態岸線,南通以壯士斷腕的決心重現“青綠江山圖”!

                有幸現場聆聽總書記的講話,令胡志剛久久不能忘懷。“當時的心情非常激動,現在更多的是責任和動力。”胡志剛說,五山濱江生態修復保護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要以更加精益求精的態度、精雕細琢的“筆法”,將“青綠江山圖”繪得更細更好。

                從五山到沿江,從城市到鄉村,一幅更為宏大的“青綠畫卷”在加速鋪展。如今,在南通166公里長江岸線上,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比例已由48∶3.5∶48.5優化為35.1∶4.3∶60.6,到2025年,長江生產岸線占比較“十三五”末將再降20%,南通將與長江全線人民共同“飽蘸筆墨”,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新圖景。

                【奮進足跡】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歷史和全局的高度,將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

                長江是江蘇的母親河,江蘇三分之二的生產生活用水取自長江。江蘇因江而興、因江而盛,長江大保護,江蘇責任重大。南通是長江入海前的最后一站,長江南通段沿岸的“蝶變”,正是江蘇牢牢把握“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戰略總基調、護佑母親河的鮮活縮影?! ?/p>

                432.5公里的長江江蘇段,串聯起南京、鎮江、揚州、泰州、常州、無錫、蘇州、南通8個設區市,如今,總長1169公里岸線上,早已從之前的“化工圍江”變為“一江清水、兩岸蔥綠”。

                “留一江清水、繪兩岸美景”十個字,生動詮釋了江蘇面對長江大保護迎難而上、開拓創新的前行軌跡。

                聚焦長江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十年來,江蘇敢于“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狠抓環境治理,著力破解“重化圍江”。通過制定“17+1”問題整改方案,嚴格落實整改責任制和銷號制,開展化工企業關停、轉移、升級、重組“四個一批”專項行動,累計關停沿江化工企業3505家,壓減沿江1公里范圍內化工生產企業145家,取消25家化工園區的定位,72.6公里生產岸線轉為生活、生態岸線。

                在拆除沿岸非法碼頭、關停污染企業的同時,沿江兩岸積極推進岸線修復,造林面積超過115萬畝。為讓母親河休養生息,2020年7月,江蘇發布長江流域禁漁公告,江蘇7392艘漁船、14887名漁民全部退捕上岸,兩年來,長江江蘇段生物物種資源密度顯著回升,魚類多樣性開始恢復,南京、鎮江再現“江豚涌高浪”的景象。

                為深化“美麗岸線”建設,江蘇高標準打造沿江特色示范段,南通五山、南京幕燕、江陰濱江等20個特色示范段串點成線、連片成帶,帶動了沿江整體環境提升。截至2022年底,作為長江下游的江蘇段,長江干流水質連續4年保持在Ⅱ類,主要入江支流水質優Ⅲ比例達98.3%,全面消除劣Ⅴ類斷面,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發生了轉折性變化。

                探索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之路,不可能一蹴而就。“不搞大開發”不意味著“不發展”。高質量發展,要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推動沿江產業轉型升級。

                2020年1月,總投資約1000億元的中天綠色精品鋼項目簽約落戶南通,江蘇生態環境部門對照鋼鐵行業環評審批原則,從產業政策、產能置換、項目選址、規劃相符性、生態紅線管控、資源利用率、污染治理水平等方面,全方位梳理把握項目落戶、建設的可行性,項目建成投產后,每年可實現營業收入超千億元,帶動約8萬人就業。這也成為江蘇貫徹落實長江大保護戰略,推動鋼鐵產能由沿江向沿海轉移的重點示范項目之一,將為助力江蘇重點產業轉型升級注入強勁動能。

                隨著這樣推動沿江產業轉型升級、沿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項目越來越多,長江沿岸共同唱起一曲山水人城和諧相融、產業生態同頻共振的新時代長江之歌。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賁騰 付奇

              【編輯:馬曉紅】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