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看中國式現代化圖景丨中國快車

              來源:央視新聞  2023-03-04 12:08:14
              A+A-
              分享

                老撾,素有“中南半島屋脊”之稱,山地和高原占國土面積的80%,交通極為不便,也是東盟國家里唯一的內陸國。幾年前,老撾僅有一段長約3.5公里的鐵路連接泰國。交通成為制約老撾經濟發展的一大因素。

                2021年12月3日,一條北起中國云南昆明,南至老撾首都萬象,全長1035公里的中老鐵路正式開通。這是第一條采用中國標準、中老合作建設運營,并與中國鐵路網直接連通的境外鐵路。

                “鐵路一通,昆明到萬象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長。”習近平主席在通車儀式上表示,中方愿同老撾等沿線國家一道,加快打造更加緊密的“一帶一路”伙伴關系,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21年12月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同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通倫通過視頻連線共同出席中老鐵路通車儀式。

                發展自身、造福世界,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題中之義。

                “中國人民張開雙臂歡迎各國人民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中國將以自身發展為世界創造更多機遇。

                這基于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反映了各國人民的共同心聲。

                “大家看,‘紅色科莫多’來了!”

                當紅色涂裝列車緩緩駛出德卡魯爾車站,印尼當地居民達丹·南達爾激動地對著手機屏幕大喊。在達丹的直播間里,粉絲們共同慶祝雅萬高鐵成功試運行。

                科莫多龍是印尼特有的、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蜥蜴。雅萬高鐵動車組融合印尼本土文化的紅色和銀色涂裝,搭配科莫多龍的抽象紋理圖案,被網友親切地稱為“紅色科莫多”。

                作為東南亞第一條高鐵,雅萬高鐵引發了印尼民眾的廣泛關注,成為印尼社交媒體上熱度最高的話題之一。很多網友留言:“我很自豪印尼擁有東南亞第一列‘紅色科莫多’高速列車,它是最棒的!”“我迫不及待想乘坐高鐵!”“愿高鐵給印尼人民帶來幸福!”

                △2022年11月9日,在印度尼西亞西爪哇省萬隆市,一列高鐵動車組正在雅萬高鐵試驗段進行熱滑試驗。

                雅萬高鐵全長142公里,設計最高時速350公里,連接首都雅加達和萬隆,是中國高鐵首次全系統、全要素、全產業鏈在海外建設項目。

                2022年7月,習近平主席與訪華的佐科總統會談時表示,雙方要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合作不斷走向深入,結出更多碩果。“力爭如期高質量建成雅萬高鐵”。

                △當地時間2022年11月16日晚,習近平主席在巴厘島同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共同視頻觀摩雅萬高鐵試驗運行。

                2022年11月16日,印尼巴厘島,習近平主席和佐科總統共同下達指令,宣布啟動雅萬高鐵試驗運行。

                △工作人員在印度尼西亞萬隆雅萬高鐵鋪軌施工現場作業(2022年4月20日攝)。

                雅萬高鐵連接首都雅加達和第四大城市萬隆。以往,民眾往來兩地主要靠乘坐火車或者面包車,大約需要3個小時。雅萬高鐵開通后,通行時間將縮短至40分鐘。

                “它不僅速度快,而且環保,因為是由電力驅動的。我們希望兩國之間的合作不要到此為止,希望可以繼續擴展到其他城市,以便每個人都能更快、更高效地通勤。”印尼民眾對雅萬高鐵的開通充滿期待。

                兩千多年前,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建立起連接歐亞的著名商路——絲綢之路,見證了“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絕于途”的輝煌。

                2013年,一項重大倡議讓延續千年的絲路重煥生機——9月和10月,習近平主席訪問哈薩克斯坦、印度尼西亞,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即“一帶一路”倡議。

                △2013年10月3日,習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重要演講,提出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

                在“一帶一路”建設帶動下,中國重慶、成都、西安、鄭州等城市陸續開通中歐班列。奔跑在亞歐大陸上的中歐班列,恰如古絲綢之路上的駝隊,滿載貨物,縱橫山川,實現中歐跨越大陸的“握手”,讓古老商路生機煥發。

                △2018年6月13日,首趟中歐班列汽車整車進口專列抵達陜西西安。

                面對新冠疫情沖擊,中歐班列憑借成本低、時效快和運輸量大的優勢逆勢上揚,把國際社會緊缺的防疫抗疫物資和生產生活用品源源不斷地送達歐洲國家,成為暢通中歐貿易的“穩定器”和“加速器”。

                2021年2月,在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峰會上的主旨講話中,習近平主席指出,繼續支持中歐班列發展,充分挖掘合作潛力。

                在德國杜伊斯堡,中歐班列吸引上百家物流企業落戶,創造出2萬多個就業機會;在波蘭馬拉舍維奇口岸站,中歐班列業務量快速增長,為當地經濟增長和就業作出重要貢獻……

                截至2022年8月,中歐班列已有82條運行線路,通達歐洲24個國家200個城市,逐步“連點成線”“織線成網”,運輸服務網絡覆蓋歐洲全境,運輸貨物品類涉及衣服鞋帽、汽車及配件、糧食、木材等53大門類5萬多種品類。

                △2022年,長三角地區開行中歐(亞)班列5063列,同比增長15.2%,開行總量創歷史新高。

                今年,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我國外貿行業加快復蘇,中歐班列跑出新的“加速度”。

                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期間,一輛輛五彩斑斕的大巴車,滿載球迷穿梭在首都多哈街頭。這些大巴車的很大一部分來自中國。這支中國新能源“綠色車隊”成為保障世界杯交通服務的主力軍。

                

                卡塔爾盛產油氣,在中國新能源客車進入卡塔爾之前,卡塔爾基本上沒有電動車,燃油車處于壟斷地位。

                為了兌現舉辦一屆“碳中和”世界杯的承諾,同時作為經濟結構轉型、多元發展戰略的一部分,卡塔爾近些年積極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在公共交通領域推行綠色出行。

                在新能源客車領域具備領先優勢的中國成為卡塔爾青睞的合作對象。中企由此成為卡塔爾電動公交唯一的供應商。世界杯結束后,從中國進口的這批純電動客車成為卡塔爾公共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服務于當地路網交通。

                △卡塔爾多哈,為世界杯服務的新能源大巴車整裝待發,其中來自中國的宇通新能源客車成為主力。

                2019年7月2日,習近平主席向2019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致賀信時指出,中國堅持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道路,愿同國際社會一道,加速推進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和相關產業發展,為建設清潔美麗世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領先技術,正通過“一帶一路”建設惠及更多發展中國家。

                巴基斯坦可持續發展政策研究所發布的報告稱,新能源交通的發展將為綠色低碳轉型作出貢獻。巴基斯坦拉合爾管理科學大學教授奈維·阿爾沙德說,中國企業技術領先、經驗豐富、解決方案性價比高,成為助力巴基斯坦新能源交通發展的中堅力量。

                據泰國汽車協會的數據,中國品牌占泰國純新能源汽車總銷量比例超過90%。中國新能源車企在當地建設工廠,發展本地生產線,推動泰國的汽車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

                △ 泰國街頭的中國新能源汽車

                今天的中國,是緊密聯系世界的中國。

                伴隨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前進步伐,中國將攜手各國共同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編輯:呂臻】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